刘苏里 :拣尽寒枝不肯栖?——记读小枫
来自:linjun
拣尽寒枝不肯栖? ——记读小枫 近年,小枫和丁丁的书越来越难读了,但不能不买,不能不读。今天只说小枫。 前几年,小枫不幸患眼疾,在国外做了手术,还算成功。医嘱回国后还要再行手术,方能“彻底”治愈。知道他回国的消息,致电广州问候。电话那头的小枫,听不出患病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跟我说,只是一只眼不能看书,要别人给读,再次手术要一两个月后。我为小枫的遭遇深感痛切,因为他的眼,如同钢琴家的手,虽然他还有脑,但小枫的眼跟脑一样重要,全因他不止靠脑思考,还要靠眼写作和实施繁重的学术组织活动。次年春,小枫相隔两年多来京——此前是每年必来一两次的,我们照例相见。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迅即判断他的眼疾给他身心留下怎样的“后患”,虽然他自己不肯承认这一点。照例,我们吃饭,喝小酒,海阔天空,主要是我问,小枫答,间或作神秘状地告诉我一些“小道”消息(评论)。往往这时,是小枫露出狐狸一面的,狡黠而童稚。每时,我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偶尔反问——其实是委婉表示不同意见。小枫当然听得出来,于是作更神秘状来转移话题。我当然也装傻,乐得看他发挥。走前,他跟我说,要完成两种或许是三种著作,比如重新翻译、注疏柏拉图的《理想国》,而他称为“王制”的;比如注疏《论语》,等等。约好下次见,喝酒,神秘告别。 望他笨重、多少有些蹒跚的背影,我唏嘘——上次还是活蹦乱跳的——哪里是岁月不饶人,分明是思考不饶人,“营生”不饶人呵。 一别两年。小枫或许来过北京,相约的见面、喝酒,是他失约,因为我不相信他忙到没时间到万圣,与我喝酒的程度。而我宁可相信他真没来过。 去年底,有机会去广东,在惠阳忙完后回深圳的路上开始跟他联系,所有的电话都打遍了,还请中大的朋友找到所里的电话,还是没人接听。我猜他外出讲学。跟小枫就这样错失广州面晤。我悻悻然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前前后后,只听楼梯响(出书),不见人下来(错失见面)。他组织的排炮般的稿件在华夏、北京三联、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集束炸弹一样地轰鸣作响。最要紧的是“刘小枫集”十五种,落户华夏,将陆续出版。我见第一种《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出来,简洁而不失庄重的中绿封面,还以为看错了,拿起来又放下。原来该作第一版是北京三联出的,小(条)32开本,收在“读书文丛”。怎么就转到华夏了呢。直到《拣尽寒枝》(增订本)到货,第一时间买下,翻开看,才知道“刘小枫集”和“编修”的两种“语文读本”(古希腊和古典拉丁)被华夏一举兜在网中。乖乖,我叹,华夏够狠,主持编辑陈希米够狠。其实也不奇怪,此前小枫“搞”的两套“经典与解释”就是在华夏开的第一枪,其中“西方思想家:经典与解释”出到现在,不时还有新品种上市(上月底到货的就有《血气与政治》和《索福克勒斯与雅典启蒙》)。甚至原计划在华东师大出的尼采等人的注疏集,我看也多半转移到了华夏。加上新近在北京三联开篇的“西学源流”,已有三种问世——去年的《从黑格尔到尼采》和刚刚出炉的《论马克安:陌生上帝的福音》、《洛克<政府论>导论》,小枫野心之大,抱负之宏富,企图心之勇毅,分明已显出学术思想界超级亿万富翁的格局。 一边翻着《拣尽寒枝》,一边想着赶紧把《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买到手。说 “翻着《拣尽寒枝》”,倒不如说是把玩,把玩“拣尽寒枝”四个字。两天时间“翻”了四遍,读了若干篇,还在体会“拣尽寒枝”。为什么小枫非用这四个字?什么使得他觉得“幽人”独往来,“寒枝”不肯栖?可他首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的个体学术”,多像宣言,让人听得见倔强而铿锵的咬牙声?看样子他很想选择“寂寞沙洲冷”的日子过活,又如何“有恨无人省”了?东坡当年遭贬谪,栖居黄州定惠院,为无奈也者;小枫“移驾”岭南,全然主动所为。再仔细想,似有所悟。这些年,南北两地学界常有人“攻击”小枫的做法,无外两点:一是小枫打着解释经典的幌子,随意解释经典,且指责别人瞎解释经典,一是引进的一些“经典”根本算不上经典,“刘氏经典”而已。我们用不着检视两种说法是真是假,在多大程度上击中小枫阿里什么之踵,只当是对小枫提的醒儿好啦。可我与小枫有些私谊,每听到有人当面跟我这么讲,总免不了“替”小枫护“长”护“短”。我想,小枫不是听不到关于他工作种种说法的。他的“拣尽寒枝”,也多少是冲着那些议论来的吧。 不管坊间如何议论小枫的治学和工作,我觉得,他仍然是中国当今最重要的也许只那么六七八几位称得上思想家中的一位,而且应该排在前三的,运气好,或能排在首位。不信,请告诉我中生代学者(思想家)中,有谁可编辑出版15卷本的著述,且涉及主题从美学、神学直到社会思想、政治哲学乃至学不堪言的古希腊、古典拉丁语文课本?没有了。 我以为,小枫一定该把许多议论当作善意批评的,即使有不那么善意的声音,也当作对自己有不小激励作用的“恶作剧”,不一定非得用“拣尽寒枝”的办法回应吧。小枫不自己也说“无论新文旧文,都满纸陈旧感。”你们一代的历史感觉,“就像怀里揣着的一张纸色已然发黄的老照片”? 2007年4月2日 注:《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29.00 元 《拣尽寒枝》(增订本)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7年3月第一次印刷 29.00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新刊发布|《古典学研究》2025年夏季号 (郭北山青)
- 刘小枫|美国行为的根源 (郭北山青)
- 热烈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荣获表彰! (诚之)
- 刘小枫|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问中的世界历史 (郭北山青)
- 刘小枫|略谈古籍与古典之别 (郭北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