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导体系
来自:东方号声
世界自身觉醒就是生命,我是世界觉醒自身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主体。从世界及事物的本来自在(即自在世界及事物的本来),到本来的样子(即自然世界及事物的物质实像),再到本来样子的自我样子(即自我世界及事物的信息虚像),再到本来、本来的样子与本来样子的自我样子的三重复合分解成形的样子(即个相世界及事物的意识象形),再到本来、本来的样子与本来样子的自我样子的三重复合分解成形的样子的共同样子(即共相世界及事物的共识规范),直至本来、本来的样子与本来样子的自我样子的三重复合分解成形的样子的共同样子的标准样子(即真相世界及事物的文化知识),我的生命智能经过层层观照行动对世界及事物产生出标准样子。 文字是表现事物标准的样子,文字语言是表现世界及事物标准的工具。文字的出现,标志人类文明的诞生,世界及事物的标准从此就有了有形表现的工具。那么,用文字语言把世界及事物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及事物的标准样子。世界及事物的标准样子是世界及事物共同样子的样子,而世界及事物的共同样子是共识规范,主要是指宗教习俗、伦理道德及法律制度等知识,因此,世界及事物的标准样子就是用文字语言把世界及事物的共识规范表现出来。以文字语言为主要的表现工具把世界及事物的共识规范表现出来,就形成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就是一定范围的人们认识世界及事物的标准样子,它也就是一定范围人们眼中的真相。文化知识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形式,也是文明流传的精华。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去,世界为什么来去,这是人类认识再认识世界活动一直面对的问题。世界是什么?我们人类并没有认识到位,我们认识到的只是世界的样子,我们回答世界是什么,其实是回答世界是什么样,是描述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样子。世界是怎么来去?我们人类也并没有认识到位,我们认识到的也只是世界是怎么样来去。世界为什么来去?我们人类仍然并没有认识到位,我们认识到的仍然只是世界为什么这样来去。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去,世界为什么来去,是世界的自在,我们认识不到位,那是由生命直接观照,我们认识到的是世界的觉在,世界的样子。如此一来,我们回答三类问题也就有三类相对应的样子,第一类是“世界是什么样”,“我是什么样”,“世界及人类从哪样来,又到哪样去”等;第二类是“世界怎么样”,“我怎么样认识”,“世界及人类怎么样来,又怎么样去”等;第三类是“世界为什么这样”,“我为什么这样认识”,“世界及人类为什么这样来,又为什么那样去”等。 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是什么样,世界是怎么来去与世界是怎么样来去,世界为什么来去与世界为什么这样来去,它们不是等同的问题,世界的样子被人类描述成多种多样,而世界的本身是唯一的。正因为如此,近现代人类对于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的各种各样的描述和解释就有了三种基本态度,一是相信,二是怀疑,三是证明。 文化知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为了教育指导后世人,前世人系统地把世界及事物用文字语言表现出来所形成的文化知识体系,就是文化知识的教导体系,简称文化教导体系。近现代人类的文化教导体系不仅表现世界的样子,还要理解世界的样子,而且还要证明世界的样子,文化知识经过近现代人类的系统整合与分化,形成三大教导体系,即宗教、哲学与科学。宗教、哲学与科学是近现代人类三大文化教导体系,简称“三教”。 宗教源于祖宗的教导,具有神圣性;哲学是从宗教分化出来,具有叛逆性;科学是对哲学的分科,具有实用性。宗教表明了人自信的文化神性,哲学则显示了人自新的文化灵性,而科学充实了人自明的文化理性。文化知识的三大教导体系——宗教、哲学及科学,就是近现代人类三种基本态度(即相信、怀疑与证明)的系统延伸。 宗教、哲学及科学是相对而言的,近代人类的宗教、哲学及科学的边界比较模糊,而现代人类的宗教、哲学及科学的界限相对明确,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有必要把宗教、哲学及科学的文化关系进一步确定下来。 1、宗教。 宗教源于祖宗的教导,具有神圣性。人们基于信奉而形成的文化知识的教导体系就是人类的宗教。 在一定时空范围系统学习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全部历史的过程,人们基于信奉而倡导某种文化教导体系,人们对所信奉的文化教导体系原则上不质疑,也不必实证,而是进行重复,加固,扩充与推广,这就是现代人类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的价值重在继承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一般而言,现代人类的宗教着重回答第一类“什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什么样”,“我是什么样”,“世界及人类从哪样来,又到哪样去”等,为人类提供了确定的生活方向和精神信仰,它主要是在于教导人们确定人生方向。 依据宗教的发展演化的顺序,文化导教把宗教划分为自然神教、人物圣教、社会政教和文化导教等四种历史形态。 2、哲学。 哲学是从宗教分化出来,具有叛逆性。当人类先知认识到神也是人类自己发现的,并自我创造出多种样式,就意味着哲学萌芽了。确切地讲,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决裂的产物。人们基于质疑而形成的文化知识的教导体系就是人类的哲学。 在一定时空范围系统审视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全部历史的过程,人们基于质疑而对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的历史进行反思,批判,开创与立新,这就是现代人类的哲学活动。哲学活动的价值重在创新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在宗教的基础上,现代哲学着重回答第二类“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怎么样”,“我怎么样认识”,“世界及人类怎么样来,又怎么样去”等,为人类提供了适当的认识方式和行实路径,它主要是在于教导人们确定人生道路。 依据主体思维方式的智能进化,文化导教把哲学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哲学绝对论阶段、哲学相对论阶段、哲学进化论阶段、哲学多样论阶段及哲学对象论阶段。 3、科学。 科学是对哲学的分科,具有实用性。人们基于实证而形成的文化知识的教导体系就是人类的科学。 在一定时空范围系统研究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全部历史的过程,人们基于实证而对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进行循环,充实,创造与普及,这就是现代人类的科学活动。科学活动的价值重在确正人类认识思维及其文化知识,在哲学的基础上,现代科学着重回答第三类“为么样”的问题,即“世界为什么这样”,“我为什么这样认识”,“世界及人类为什么这样来,又为什么那样去”等,为人类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方法和逻辑推演理论,它主要是在于教导人们确定人生驾具。 依据主体的生命价值取向,文化导教把真理科学划分为四大门类,即客观真假学、主观美丑学、实观善恶学及合观进退学。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既要知识世界及人类是从哪样来,又到哪样去,以有确定的人生方向和信仰,还要知识世界及人类怎么样来,又怎么样去,以有适当的探索路径和方式,更要知识世界及人类为什么这样来,为什么那样去,以有可靠的行动方法和理论。 相信、怀疑及证明都是人生智识应当具备的,方向、道路及驾具都是人生航行不该欠缺的。对于人类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宗教偏爱唱赞歌,哲学偏爱挑毛病,科学偏爱补缺漏。在不同的条件下,宗教、哲学及科学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科学、哲学与宗教都是人类描述并解释世界的文化认识,科学、哲学与宗教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哲学从宗教中分化出来,科学自哲学分科而产生,宗教、哲学与科学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纵向关系,又有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横向关系,还有相互融合渗透分化对立的文化互动关系。人对宗教的执着信仰,对哲学的执着思索,对科学的执着探究,反映人类需要终极关怀,需要永恒的标准,所谓上帝、真主、佛祖、天尊、神灵、圣人、真谛、真理及真我等,无不是人对世界及事物归结的终极认识。因此,谁发现认识的终极形式与永恒标准,谁就能够统一文化。 宗教、哲学及科学,作为人类三大文化教导体系,就整体来说,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分,更无善恶之分,它们只是人类前代为后代服务的经验知识,优劣善恶在于运用的人,是人有优劣善恶之举而已。宗教、哲学及科学对立统合于近现代人类文化知识体系,它们有着共同且唯一的文化目标——真理,无限认知那知不到的世界。 宗教、哲学及科学是近现代人类三大文化教导体系,它们各自是近现代一定范围的人们眼中比较全面的真相。文化教导体系是系统化的文化知识体系,系统化的文化知识就是理论方法,因此,理论方法是文化知识的升级版,文化教导体系也就是理论方法的体系。理论方法经过长期反复检验,其中,符合实际而为当代人们广泛公认的理论方法,就是当代人们眼中的真理。 总而言之,对于人类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要相信要怀疑要证明,我们既要有宗教精神,信奉孝敬,还要有哲学精神,敢于质疑开创,更要有科学精神,致力于实证明确。如此辨证循环,全面深入上升下去,无限趋向那真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最近在读《商君书》 聊一下我的心得 (陈瑜)
- 生生之意 (是美在呼唤)
- 通过定义感觉来定义我 (吴先生)
- 如果你听不懂一个学哲学的人在说什么... (推苹果树)
- wx哲学群 (Al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