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之——悠哉游哉看《银河》
来自:Physiscui
一、《银河》这样的电影,是我在突围看到的最个人自由化的一部,导演的悠哉悠哉弥漫,我们也悠哉游哉了。据豆瓣《银河》影评:“事实上,这不过是布努艾尔在获得足够独立性后就一直重复发生的事情:一部获得广泛成功的作品后,接着来一部更个人化也更难消化的作品--布努艾尔似乎是高举双手献出那些匠人之作,那些确保了他的地位的作品,作为救出那些他真正想拍的,神秘而怪诞的电影的赎金。”布努艾尔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已经被接收了,也渐渐熟悉,但是因为对主题的陌生,再加之时空穿插,矛盾斗争不断,作为宗教史的纪录,导致这部电影如开篇时的不规则箭头,不知走向到哪里。 二、剧情理解 1、披黑斗篷的男人。是天主教创世纪的神,来无踪,去无影。预言两位朝圣者到圣地亚哥后,会和妓女生两个孩子:非我子民和没有慈悲。这里是否呼应了强调自由意志(强力意志)的尼采的上帝死了的理论;朝圣者要金钱,神问他们是否自己有,年老的朝圣者回答有,神给他加了点,年轻的朝圣者一点也没有,神也无法给他。说明神是自有的,而非神给你神;神牵着小矮人走了,放飞了鸽子。是留下的信使吧。 2、旅店里的神经病神父。遇到的是旧约里的问题,是无法解释的矛盾。大致意思是精神和肉体的分离,当思考遇到思考本身时,无法面对思考的载体。类似的纠结在布莱松的《扒手》里表现的更充分些。笛卡尔做为冲破中世纪神学统治后的第一位哲学人,首先指出了这个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随着笛卡尔,我们才真正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在这里,我们才可以说到了自己的家园,可以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之后的船夫一样,高呼‘陆地’......”(黑格尔语,翻译的不合我意,意思有了) 3、公路边小男孩。和农舍里是同一人,圣母在马槽里揉面,慈爱的嗔孩子把脸玩脏了。男孩手上有钉痕,左腹有枪眼(似乎应该是右腹),是基督。拦车即停。但年轻朝圣者在车上感谢上帝,却被轰下车。是搭错车。 4、普里西利安的神秘林中仪式。类似于密宗、密修,男女双修,是一个修行分支。 5、马槽里揉得面烤成面包,而酒不够则换成水,是基督的旨意。 6、耶稣会成员与詹森派成员的决斗。卡兰沙大主教被焚尸。修女钉在十字架上。......有一半不明白 三、电影的整体印象:“无论是在宗教,文化,还是政治上,群体创造出一门学说,而成千上万的个体都信仰这门学说,然后就出现了异端者。那些承认宗教所宣扬的绝大部分内容,除了一两点细节之外的人,他们被迫害,从群体中被驱逐,被追捕,接着那些觉得信仰稍有不同的同胞比纯粹的敌人更加可恨的人之间就会展开宗教战争。”(布努埃尔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纯真年代___"我来看看你" (Physiscui)
- 摘录宾虹谈艺录/ 推荐:黄宾虹书画展(2.11-4.26) 浙江美术馆 (薇)
- 桂花诗一组 (薇)
- 【周日】另一种视角:世界女性导演名片展映 part 1 (42G020000)
- “库斯图里卡”专题展映 ——南斯拉夫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诞辰... (42G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