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浪迹天涯"的梦想以后
落落(天生天杀,沐浴天恩)
在完成了极简和清点后,我走上了浪迹天涯的路,因为极简的初衷是那句话:“当你全部的行李都能装入一个旅行箱,那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2018年7月,我离开了生活了17年的北京。走之前租了个三立方米的临时仓库,把全部家当打包寄存,只带着一个24寸旅行箱上了路。在过去的七个多个月里,走过十个不同的城镇,居住十天以上的有四个城市。10月临时决定在江南过冬后,托在京的朋友(有我仓库钥匙)帮我邮寄了些冬衣冬被和电脑。现阶段没有上班(收入),日常就是休养、读书、旅行、调理心情,寻找生活的本来。

极简体悟
—— 极简的另一面 ——
曾以为一旦退了房,远离带来痛苦的人和事,实现昔日“浪迹天涯”的梦想,没了那些“不自由”和“麻烦”,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会自然来到。却被现实打脸:并不是光做减法就能“虚室生白”,减法的同时,需要做加法。需要能自己创造快乐。
我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当省下时间却尚无想做的事情,生活中有了大量的留白,势必逼着自己去直面内心,是空虚无聊?无价值?困惑?还是自私算计?面对孤独,面对这么多自我感觉不良好,当然很难受,若没有足够幸福的现实或强大的内心支撑,会本能地想逃离这个世界,逃离自己。每个人的逃离方式不同,有的人沉迷手机(豆瓣、淘宝、视频、游戏),也有的沉迷工作、读书、做家务,总之是让自己“忙”起来不必面对自己(失其心矣)。
—— 为什么要极简 ——
东西/事情少并不是最困难或最重要的,极简本身不是目的。
极简,是想要不受物质束缚,不执着于外物的自由,是关于放下的修行。
出发前收拾家当的时候,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我可以放下美食、打扮、华服、藏书、摆设,但自己仍有执著,无法放下我的众多爱好和事业。不过相比极简,做自己和修行是更重要的事,这些就先随缘吧,一旦不需要了就舍弃呗。
随着生活领域基本放下,就慢慢觉得极简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在这个年代,只要有钱,空手出门都可以。物质少了,代价可能是金钱、时间、精力。少了一些工具,你需要花费更多人力去解决生活中的不便。到最后,就只是个权衡:你的规划目标到底是物品、钱、时间、精力,还是空间?你省下的时间精力钱又要用来做什么?
—— 东西越少越自由吗 ——
我曾将减少物品,能轻装上路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从五年前接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开始,我花一整个月(的周末)把整个家整理了一遍,清掉了2/3的衣服、首饰,和各种物品不计其数。还是不满足,又花一年完成了自己的“个人制服”。个人护理等方面也一再简化,寻找高质量可持续生活的最小解。
有很多豆友感兴趣我会不会把北京仓库里的东西进一步简化。其实仓库里两立方米的物品中:除了工作相关、古琴、电暖器,剩下的物品也就不到一半。现阶段,首要目标不再是极简,而是逐渐提高物品心动度,营造更幸福的生活。等自己成长到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能放下更多执念,未来图景变清晰(职业方向、收入和生活方式)那一天,物品的取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我出来一是云游、休息,改进自己,二是转行有时需要去外地学习考察。现在觉得这样有个小仓放东西,出门一个箱子是最方便最自由的。就算回了北京恐怕也会留着仓库放古琴,这样一个人找住处就少很多约束,搬家轻省,等定居的时候也省得重新花钱置办了。不受“极简”的束缚,也是一种自由。
要说自由,不光是物质上省力省心,还有财务自由,肉身自由,对我来说最难的是心灵的自由:不受爱情亲情绑架,不因威压委屈自己,不受别人的评价影响心情,能够释放天性做自己……
经验分享
如果你也有浪迹天涯的梦想,分享一点此行的经验:
一、出门靠朋友
1、寄存物品的自助仓,钥匙交给当地信得过的朋友。这样在外地万一有需要/安定下来的时候,可以托人邮寄物品。不然自己回去取要花大把路费。
2、对自己的物品心里有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例如我用Excel管理自己的所有衣服鞋子,这样,托人寄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列出清单。不然说不清楚的话,别人很可能寄一大堆你用不上的东西。
3、打包装仓库的时候,每个箱子里有什么都在外面写清楚,根据使用频率摆放,这样以后无论自己找东西或者托人取东西都好找。
4、长期居住的落脚点最好找有熟人的地方,朋友们一起玩比较开心,有些事情也可以帮忙。——例如我曾退了房把行李箱放在同学家,只用小包背了十天的物品去附近农村学习考察。等要离开苏州的时候,也打算把新买的电暖器放在同学那里,他日常可以用,以后万一我再来南方过冬也可以请他寄来。被子等不常用的大件也可以先打好包放在他那里,等我到了下一个落脚点安顿下来,再请他寄给我。
5、如果有些换季/确定后面用不上的东西,可以寄回给自助仓当地的朋友那里帮忙存放。
二、自由的代价
常有朋友羡慕我“自由”:可以有时间上课,可以休息不上班,可以四处旅行。我只有笑一笑,因为这自由的代价自己最清楚——
首先是穷,除非你自由职业且不受地点束缚,否则长时间没收入就要靠积蓄了,而且手头这几个钱还要精打细算省着花。一线城市的房子长期不住的话肯定是要退掉,省一大笔房租。到落脚点找房子也要花钱。切身体会到只要活着就每天都要花钱付房租(赤裸裸的生存压力),于是没事的时候会倾向选择生活成本低的地方,然后适当减少搬家频率,因为在同一个地方住得越久越便宜(房租和摊到每天的生活用品)。 我目前觉得在一个地方生活一个月到四个月比较合适。若不确定住多久的话,租房不好讲价,买食物等也不好规划买多少,也不好规划长期的活动。一个地区呆的时间太短的话,网购都没法写地址,更容易有旅行的心态而非度假或生活的心态,就比较累。一般的旅行再累,结束后是可以回家休息养一个月的,当四海为家了,你就没有那个可以退回去不用考虑成本和压力的港湾了。身在异乡,最要照看好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心情,若太累/压力大了,一旦生病就很凄惨了。
其次是一次次找房、搬家的辛劳。到一个新地方,要了解大环境,选地段,上网找民宿或酒店,民宿的话问情况(能不能做饭,煤气灶还是电磁炉,能提供哪些厨具),谈条件(是否提供保洁、是否包水电),讲价格——长住的价格肯定比短住便宜得多,然后交易走民宿网站还是微信私下交易(因为网站会抽成,私下交易能更便宜,但会有违约风险,对方也可能额外要押金)。至于搬家,每次打包拆包,清空冰箱,根据新环境布置……也挺劳力费心的。而且做饭的厨具调料不好解决,每个地方能提供的厨具不一样,有时还需要自己买锅。
关键是可做的事情很受限制。像我喜欢做手工,但装备太占地方不好随身携带,就只好考虑最便携省钱的爱好:读书。不过书背起来也挺沉的,不能带很多。尽量看电子书或者逛书店图书馆,不买实体书,买了就尽快看完尽快扔掉。
物品
饮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区|舍不得扔衣服怎么办,又穿不破 (momo)
- 被朋友说比较寒碜的家,随时跑路的生活 (希瑞)
- 盖楼打卡区|极繁➡️极简 断舍离尝试 (楊上進)
- 盖楼打卡区|只吃不买清食品囤货打卡 (月亮)
- 求助区|怎么开始极简生活?不买行不行? (O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