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琴师——赵耶利
来自:挥策青崖(人亦有言 日月于征)
赵耶利(公元 560 年 — 公元 636 年),甘肃天水人,南北朝晚期、隋及初唐时期大琴家。 因其琴艺绝伦,世人尊称他为“赵师”,并称他的琴学可以与司马相如和蔡邕相提并论。
《乐纂》曰:赵耶利居士,唐初天水人也。以琴道见重子海内,帝王贤贵,靡不钦风。旧错谬十五馀弄皆削,凡归雅无一徵玷不合於古。述《执法象》及《胡笳五弄》谱两卷。弟子达者三人,并当代翘楚。贞观十年,终於曹,寿七十六。弟子宋孝臻、公孙常,数百年内常传於马氏。
《唐书·乐志》曰:赵师字耶利,天水人也。在隋为知音,至唐贞观初,独步上京,遽入琴苑。畴之嵇氏,累代居曹。遂令曹郡琴者,所修五弄,具列於曹,妙传濮州司马氏,琴道不坠於地也。师云:吴声清宛,若长江广流,绵绵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击浪奔雷,亦一时俊决也。
赵耶利“所正错谬五十余弄,削俗归雅,传之谱录”,这五十余弄其中就包括《蔡氏五弄》、《胡笳五弄》,用当时的文字谱记录,现存于唐代手录的《幽兰》卷子中。
《唐志》中列有他所撰的《琴叙谱》九卷、《弹琴手势图谱》一卷,《宋志》中又有他的《弹琴右手法》一卷,今均已佚。谱序中称他“弱年颖悟,艺业多通。束发自修,行无二遇。清虚自处,非道不行。笔妙穷乎钟、张,琴道方乎马、蔡”。
赵耶利对当时的琴派艺术有深刻的认识,他曾总结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这些话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在演奏技法上,赵耶利认为若仅用指甲,则“其音伤惨”,仅用指肉则“其音伤钝”,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这种技法为后世广为采用。
对于减字记谱法,在清程允基《诚一堂琴谱》中记有:唐曹柔有“减字指法,赵耶利修之”,即赵耶利创造了比较繁琐的减字谱,而曹柔在他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修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盛唐琴师——曹柔 (挥策青崖)
- 盛唐琴师——董庭兰 (挥策青崖)
- 盛唐琴师——薛易简 (挥策青崖)
- 隋唐时期琴师——赵耶利 (挥策青崖)
- 乐瑛演奏版《列子御风》琴谱 (挥策青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