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 菲利普·K·迪克生平
E3F058(We can't live without cosmos.)
说明:菲利·K·普迪克一生潦倒,网络上关于他的资料寥寥,无奈之下只得自行整理出一篇生平,内容不能保证绝对可靠。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1928年12月1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82年3月2日病逝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安纳市,美国科幻文学作家,生前共出版44部长片小说和121部短篇小说,早期的小说探索社会和政治议题,后期的作品则是在讨论毒品和神学。其中,《高城堡里的人》获1963年雨果奖,《流吧!我的眼泪》获1975年年坎贝尔最佳长篇小说奖。
菲利普·迪克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加利福尼亚州度过。他的双胞胎妹妹简·C·迪克(Jane C. Dick)出生后由于照料不周而夭折。四岁时父母离异,迪克随母亲搬至华盛顿,后又辗转搬回加州。高中时被诊断为患有幽闭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194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短暂学习哲学,不久后退学,在唱片店工作。
50年代初,菲利普·迪克开始在科学小说界崭露头角。1951年,菲利普·迪克卖出第一部短篇小说,大约从那时起开始全职写作,为科学小说杂志撰稿。1955年,迪克的第一部长片小说《太阳系大乐透》(Solar Lottery)出版。这部小说的主要描写了地球上的民主制被抽彩制代替后,人们抽彩决定自己社会地位的情形。该小说表现出的政治色彩以及对统治阶层的怀疑和批判,成为他以后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
60年代,菲利普·迪克放弃创作主流文学长篇,转而专注于科幻长篇的创作。1963年,他凭借《高城堡里的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获当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该书创造出一种新的科幻作品类型——架空历史,在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日法西斯的胜利告终,美国被日本和德国分区占领。1968年,出版《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该书后于1982年改编为电影《银翼杀手》。1969年,出版《尤比克》(Ubik)。1974年出版《流吧!我的眼泪》(Flow My Tears, The Policeman Said),获当年坎贝尔奖最佳长篇小说。
菲利普·迪克虽曾获得雨果奖,但并不为主流文学界所赏识,因此他的书只能由廉价的科幻出版社出版,即便他在后面几年经常性的出版小说,但经济状况依旧窘迫。他的私人生活也并不如意,五段婚姻均以失败告终,精神疾病和药物依赖令他神经错乱。1982年3月,菲利普·迪克中风后昏迷不醒,随后在医院病逝。
参考资料:
[2]菲利普·迪克长篇创作年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书摘|每日一小摘 (清心)
- 读书是持久做感觉很舒心的事 (笑看恩仇)
- 笔记|五月开始了 (_-Gabriel_-)
- 打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Yemi)
- 想法|女性的形容词,必须带刺 (松梅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