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刚看了《到现在还没想好》
来自:小E
看了小剧场的《到现在还没想好》,都市喜剧,蛮搞的,比在电影院看贺岁片笑得投入。风格跟《有多少爱可以……》还有《和我的前妻谈恋爱》什么的比较像。Overall Rating给个3.5吧。 - Script里有点火花儿,不过砍1/3会好点,谁都明白的事儿再使劲说,就显得有点矫情且不矜持了不是? - 剧情欠缺张力,(甚至跳出来想想,有的情节前后没太大关系)稍显拖沓,超过两个小时,对保持演员的体力和观众的胃口都比较有挑战性。我觉得这种情景喜剧,安排在100分钟左右,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看完还有力气咂巴咂巴嘴,回味一下。 - 剧中剧的形式近年好像很流行,这次讲一个剧团在排话剧的过程中戏里戏外的故事,但嵌套得有点牵强。剧中制作人和编剧的恋情,前面没有铺垫好,结尾也不咸不淡,而导演的角色就更是鸡肋。比较起来,《有多少爱可以……》中,男女主角在电台节目内外的发展则融洽且丰满得多。 - 演员里最喜欢演娃娃灵魂的那个小女孩,太搞笑了,从表情到语言。而且我相信像谢幕时“笑得一点都不热烈”这种话应该是她临场发挥。演娃娃的那个,中规中矩吧,估计是以前朗诵练多了,或者是喜欢做辩论赛里总结陈述的活儿,重点台词抑扬顿挫得有点点过,跟这种都市喜剧的调子不太搭。(强烈建议她和章子怡中和中和,后者台词永远淡如水。)不过她穿着紧身T恤出场时,偶身边的小朋友赞叹说:哇,身材不错。被偶BS:算了吧,一看就是一A,愣给push up的。极大地打击了小朋友的热情,真是不好意思的说。但该小朋友马上又回味起前几个月某出话剧里女主角的美腿了@_@ 我被打败了。原来男生看话剧跟女生看球,那是异曲同工。 男演员里没什么特别的。 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一下单身潮的社会现状,并狠狠地教育了一把挑三拣四,又不敢敞开心扉的大龄男女青年们(剧中男30,女25-这年纪挑的,打击面儿大了点啊。剧里面说,女人25岁前是被骗的,25岁后是打折的-KAO,那我折几折了我)。搞笑之余,就知心大姐般地教育,比如“有没有对该说对不起的人说对不起,该说我爱你的说我爱你,真来了一个能爱的,你敢爱吗?”“瞅准了就要电话号码,要来了就要及时通知当事人,咱爱上你了,打不通就一直打到通为止”什么的。结束时制作人亲自出场煽动大家爱心,我就琢磨,我要是她,那肯定趁热打铁,身体力行,当即让在场的单身男女都起立呗,瞅准了就赶紧要手机号儿,好歹还有个看话剧的共同爱好。回头再有点Word of Mouth,没准成群结伙地大家就跑去看话剧外加相亲了呢,这附加值还不错HOHOHOHO~~~~~~~~ er………扯远了点-_-b 回头讲讲搞笑的: 剧作家-就是据说是作家 上甘岭-就是上海甘心当白领的 混血儿-就是混着写点儿东西 SARS-那可是菩萨的粉丝 的确不是秃头,一共五根头发,还从这一头跨到了那一头!但您这个头儿,想让大家都瞅不着你头顶,还真有点难。 冷笑话: 一个四岁小男孩吻了一三岁小女孩,小女孩问:你会对我负责任嘛?小男孩答:咱们又不是一两岁的孩子! 一叫乔妮娜的女人跟一叫那伊夫斯的男人发现一星星,后来将此星命名为“瞧你那一副死德性” 有句比较喜欢的: 我有四杯25度的水,以为可以成就一次沸腾。 帮人家做个小预告,据说这个什么都市系列有三部,一直演到明年情人节,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反正我现在看话剧多数也就图一乐儿,有得看就比没得看强,除了偶热盼中的《暗恋桃花源》HOHOHO,流口水ing…… PS:好多人看这出,看哭了。。。我没觉得怎么样啊,虽然我平时看电影话剧挺善感的,难不成已经麻木了?要不然就是大龄女青年当久了,破罐破摔,对这种教育没共鸣啦?奇怪哦。。。或者是哭了的那些人平时压根没想好也没反省过。嗯!nod nod 我还是想好了的,五根头发那种,绝对不要的说!也反省过啦,应该算是一瞅准了就take action的啊,虽然轻易不动心,那是因为不想再找杯25度的水嘛,37度也没用啊。 所以活该落单儿吧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裂隙回响》:光与裂缝的选择 (曾启维)
- 剧本分享:话剧《人面桃花》剧本 (成果)
- 北京戏剧爱好者共享群 (剧中人)
- 话剧组讯 坐标上海 (avenir)
- 五女剧本 (祁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