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的背后是一个媚俗的深渊
豆友3885817
近些年来,所谓的国学热大讲特讲和谐,然而很少有人能道出和谐的跟在哪?论语1.12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和谐的根子,一定是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子之爱、兄弟姊妹之爱、一家人共享天伦的和谐气氛中。在现象学的角度看,这也是时间晕圈(hof)中的过去与将来的和谐,是植根于传统家庭的生活经验中的。因此,一切外在的和谐,如钟鼓之和,身心之和、人事之和、调味之和,乃至今天的和谐社会之和,如果不以这孝悌之根上的“礼”来“节之”的话,一切都谈不上真正的和谐。所以,如果连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表示亲情之和的节日都不能立法作为真正的节日,还谈什么和谐呢?现在处处讲和谐,网络上如果说点敏感的也会被轻易和谐之,但这都是在讲什么和谐呢?曰,贫富差距别太大的和谐,各个民族和睦共处的和谐,民众政府齐心合力的和谐等等,不一而足,唯独没抓到点子上,即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之爱的和谐上。想当年于丹等流大讲论语,却惟独看抓不到孝悌上。把论语讲成心灵鸡汤,国学这样子搞,真是媚俗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肯定先断过去的关键之事,然后再断未来。不满意,你公开怼我! (老衲戒色)
- 每日🆓批三人 (豆友281169946)
- 【合集】国学经典系列必读30本,附网盘地址 (消失的旧时光)
- 尽量说明白易懂 (得助)
- 🙏 身弱财旺七杀无制 (iMone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