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有老上海感觉的地方,这里有
来自:梁小优(t.sina.com.cn/youngcompanion)
老式的照相机伫立在门口,像是一个坚强挺立的却年迈的战士,抬头那一张张绚丽的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含笑、凝望,恍如真的在你面前摇摆而过。复古的老上海家具,在柔和的昏黄的灯光下,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芒。翻开一页页沾染着历史气息的良友画报,惊讶于当时的良友精湛的摄影艺术,独特的新闻视角,还有它对于都市文化生活推广的循循善诱。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不温不火。 http://www.douban.com/event/12107673/ 有谁告诉我,这是在现代的中国上海么?我分明走过了一趟摇曳的民国上海,那个上海叱咤烟花的日子,那个良友绝代风华的日子。 这就是良友生活记忆馆,一个承载着《良友》画报的地方,一个记载着民国上海各个角落的空间。 背景介绍: 民国的上海的报纸杂志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良友》画报。 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画报,比美国1936年吹嘘《life》是世界第一部综合画报要早10年。 良友画报一个特色就是封面女郎,妖娆多姿的封面女郎是当时的影星、社交名媛。其中第一期封面是18岁的蝴蝶,后来的蝴蝶红遍全国,良友功劳无限。后来的封面女郎有阮玲玉、陆小曼等知名人物。 良友画报致力于大型的、便宜的、大众化的、综合性的画报,对于向大众推广现代新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上海从传统社会过渡转化到现代都市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良友的影响巨大,对于上海至今仍有巨大精神指导的海派文化,良友可谓是其中的重要承载者。大批的优秀作家文人、社会精英都相继选择良友作为新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我们所熟悉的人物有鲁迅、巴金、老舍、施存蛰、宋子文等等。。 要认识老上海,不得不认识良友。 45年良友在大陆停刊,但是它并没有消失。所幸,还有一位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老人,建了一座承载着良友、承载着老上海的记忆空间——良友生活记忆馆。期待大家去发现 附注: 地址:光复路195号四行仓库创意园区 乘车路线:地铁一号线新闸路一号口出口,过乌镇路桥右拐步行两分钟即到。 http://www.douban.com/event/12107673/ 现在良友生活记忆馆7月份主题展正在进行,展现民国时期的上海摩登和都市生活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愿静候缘分之花盛开,与她相遇 (生如夏花)
- 家应当像黑夜里鹅黄的灯光,让你知道心的那头始终有份期盼,... (流沙)
- 男征女,非诚勿入 (落叶不随风)
- 期待最美好的你 (难得珍贵)
- 期待你的出现。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