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城市|重庆(多图 记录春夏秋冬)
来自:4687
2020 10 5


2020 10 04

(番外/想借助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的故事)
这是我在今年6月27日是留下的一段记录,今日阅读受到老师的启发,想法需要分享与讨论。也是关于城市的一些想法。仅此一次例外,希望大家谅解。
————————————————

正文
今天休息,又看了一遍了《昨天》,脑袋里面很自然地又产生了一些想法,在趁没有忘记之前记录下来。这部电影我一直觉得可以有一个别名叫做“理想主义者之死”,但是我今天想讨论的,与电影本身本没有太大的关联。 最初知道这部自传电影是去年在冻绿房的时候森森哥哥告诉我的,男主角贾宏声让我产生了兴趣。他是60年代生的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最后自杀而亡,也是小时候看过的苏州河里的马达。我认为他是父辈们的同龄人,和父辈们里的许多人一样,是一名极致的理想主义者。从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就非常地喜欢。我之前一直以为的原因是,这讲述的是父亲母亲们那一代人的故事,也是我最想弄清楚、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六七十年代到千禧年的中国。但当我今天再看这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才猛然发现,这或许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 我向来对精神分析那套过度阐释世界的方法不是很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人童年青年时代的成长环境,会给他的人生留下难以消散、终生相伴的痕迹。我成长于小镇,出生于90年代末期,长于千禧年。可是某种程度上,八九十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对城市的描述,或者影视文学作品中对八九十年代小镇的描绘,对于我来讲,并不是虚构的时代,而是童年成长的现实,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比起日新月异的城市,小镇的时间更像是凝固了。在整个小学期间,整座城市没有超过7层高的楼房,城里唯一一条“商业街”正街——是由传统木结构建筑和八九十年代的公房构成的。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以前,从县城到雅安市区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的山路要开车两三个小时,而在某些堵车的成家常便饭的时间里,这一段路程是要走上五六个小时的。我小时候第一次有记忆去雅安市是6岁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去了肯德基,老汉给我买了两块紫薯蛋挞;同样,第一次去成都市8岁还是9岁的时候,去了春熙路,买了一瓶5块钱的天价的矿泉水。后来10岁去了绵阳念书,第一次和同学去了“现代化”的电影院——因为我县城在零几年就拆了变成停车场的电影院,放的几乎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老电影,我一共只看过两场电影和一场“演唱会”,一部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另一部是一部禁毒教育电影,以及疯狂摇头歌唱“我的心在等待”摇滚青年。梳理完了这些,我也才骤然意识到,对于城乡问题的执着,更多地源于自我成长始终是“中间人”的身份,小时候处于农村和城镇中间,随着求学的路程,自己又更多地夹在了城镇和城市。 这几年我有很大的转变,大一的时候读《纳粹医生》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现代科学都是建立森森白骨之上,这难以避免,但无知能成为辩白一切的理由吗?人之所以为人,我想是道德羞愧区别了与野兽的界限。越发觉得,比起麻木无知,更可怕的是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第三帝国的热血青年们奋力创造他们眼中所谓的天堂,却在此过程中亲手炮制了无尽的人间地狱。坏人作恶并不稀奇,那些能将所有正面描述加之于身的人犯罪,才是最让人战栗的。”而现在对于理想主义者们有了更多的理解与肯定。前两天和贾哥在讨论6070这一代的时候,他讲了一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他说“他们是从黑暗里走过来的人,他们看到一束光,朝着光走去,也很容易把这束光当成世界的全部,所以容易偏执,但是纯粹”。我讲求客观的个性和实用主义的追求,以及懒惰、对生活俗世的热爱,这辈子也不能变成一个纯粹的“理想人”,但是我却能理解并欣赏他们了。贾宏声,坚持住。胥喵喵,也坚持住。 ——————————————————
2020 8 24

2020 6 28

2020 5 29
楼主毕业啦~


2020 5 20
散步偶得,想想一个有文化的文案,在挣扎三分钟之后彻底放弃了~那就祝大家都有所爱和被爱,不止爱情~祝大家节日快乐🤘🏼

2019 12 6
和镜子姐姐的一期一会,本来要去看电影的两人误打误撞上了高架来到神仙地方~ p1 复旦大学旧址登辉楼 p2 复旦大学旧址,大礼堂,打开天窗 蕨类野蛮生长 p3 奶奶给我们讲原来自己在乡下的时候,一直以为别人说的复旦大学是西师。后来有黑五类下乡改造,讲给她听才知道原来自己住的蚕科院的公房就是原来复旦师生的教室。另一个老爷爷轻车熟路的问我们“你们是在砍菜的、还是抄水表抄气表的?” 不到百年的时间,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这里顽强扎根生长。生之美,想要记录,不忍她离去后,悄无声息。









2019 11 14
想象秋意


2019 11 6
南天门的守将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得赏两瓶琼浆玉液。得赏的二将受宠若惊,打算将此好好珍藏,于是在天门柱子后面挖了三天三夜终于挖了个三尺厚的云坑,刚把琼浆玉液往里边儿一放,就不巧赶上雷公电母在蟠桃宴上的助兴表演,扎实的云丝转瞬变成雨滴,琼浆玉液正巧向下掉落砸中在八重天过路的弼马温。 猴子一看,刚好俺老孙口渴得慌,小小的两瓶咕噜咕噜的就见低了。酒劲太足,猴头把瓶子一扔就倒地呼呼大睡了。 瓶子里还有一滴酒去哪了?呐,你没看见吗,掉进了今天的云里面,所以云朵也喝醉了。而山峦树木鸟兽与我,也沉浸在今天的这片晚霞里,醉了~ (奈何手机拍摄出的效果不及实际的十分之一)

2019 10 26
窗外

2019 10 27
原来曾经的江北嘴也是一片芦苇荡

2019 9 22
嘉陵江边太阳好,大头大头______不愁不愁🤪

2019 9 16
出门洗桃子 一回头看见此刻的天色 矗立在对面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通信塔 脑袋里出现了 在莽苍荒原上残破的巴别塔 天似穹庐 洗桃子的时候新漆味却钻到鼻孔里 一抬头才发现两扇崭新的红漆木门 镜子也擦的锃亮了 可是 再过一段时间是不是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桃子了


2019 9 9
the last summer day
another beginning

2019 8 2
深海万里
送你






2019 7 26
满载一船星辉


2019 7 22
暴雨后
黄花园大桥头可看海


2019 7 19
送给你们/小森里的盛夏🌇
穿蓝色衣服的气象员说七时有雨; 挎红色背包的消防员在太阳焖煮的城市里,像菲迪皮茨一样奔走告知; 他流出的汗汇集成苔藓们的小溪; 冲走了只是普通路过的小象皮里; 水獭趁机在他身旁吹奏小号滴滴滴; 树上多了只迷路的章鱼…… 而我只是静静地坐着,静静等待大雨的来临。








2019 7 15 我们都只是一座雕塑/ 将雨未雨,空气里是苔藓味/ 好朋友, 若你明日来看我,我今日就会开始高兴/


2019 7 10
跳跃阳光,是绿色留声机

2019 7 10
时光碎片



2019 6 22
幻夜




2019 6 15
一颗子弹


2019 6 1
人间街巷最可爱




2019 5月下旬
一个晴天





2019五月初
遗落在记忆角落的








2018 4 23
半岸清山半夕阳

2019 4 18
在南岸
近在咫尺的距离,却成了城市的局外人




2019 4 4
收拾东西正准备离开图书馆 阳光突然就蹦出来了 脑袋里听到了莫西子诗的那首月光白得很 “月亮在深夜 照出了一切骨头” 走到门口看见两旁开满了这种开不出科属种的菊花 我好像看见奥菲利亚漂浮的一汪春水旁 开满了这样的花


2019 3 31
—嘿,你真好看!


2019 3 8
来自洋河路花鸟市场的小朋友们






2019 3 3
“我们的菜市都是地下三层的(手动滑稽)”




2018 12 16
在盆地第n个因为有阳光的日子打卡~ 暖醺醺后困蒙蒙 如果pm2.5指数再低一些 就真是一个好时节了


---------------------------------------------------------------------
2018 11 25
又是一个艳阳天~盆地人民果断大大方方的选择罢工晒太阳,然后就成了樟树林里最认认真真和这份阳光独处的人
重庆的秋天隐藏的很深,不过还是被我抓住了小尾巴👀你猜三叶㭜每秒下落的速度是多少?




—————————————————————
2018 11 22

月黑风高夜,嘻

—————————————————————
2018 11 11
“😼站zu!不许动!碰瓷!十根小鱼干才行!”
“好好好,心肝儿都是你的了🤣”







—————————————————————
2018 11 8
假想秋日🍂又是一年银杏叶还未黄就立冬了(拜托再多一些阳光吧😶


—————————————————————
2018 11 6
雨天木叶纪事薄☔️






—————————————————————
2018 11 2
被奇怪噩梦侵扰的夜晚,睁着眼睛不敢入眠,直到看着天空破晓一层一层来临,清洁工阿姨已经开工,一轮弯月还高悬于樟树林尖上,被一餐热气蒸腾的豆浆油条唤醒,才真切地感受到活着。所以我要变成buff 加成手持屠龙宝剑的凯尔特女孩,再有恶魔来扰我就提起我的宝剑削死这些死瘟殇😤


—————————————————————
2018 11 1


—————————————————————
2018 10 31
珍惜日照时间不到10小时的十月里的最后一天~

—————————————————————
2018 10 17
分享一则想法
最近《中国国家地理》提出了一个西南宜居带的概念,大概就是西南地区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汇地带都是有着冬暖夏凉的特点,里面自然而言就有大丽丽江。其实说实话,因为之前看了很多这一地区负面新闻的报道,并且由于本能的对于那种浮在表面,所谓“文艺”的厌恶,所以即便是家离这一地区很近,也一直没有去过。
可是突然觉得,其实哪个奇异冒险世界不都是在险象环生中乐趣横生的?这样的世界有英雄侠客,也有小偷流氓,当然最有可能的是,这两者的角色是经常互换的。所有的赞誉都是它,所有的恶名也都是它,这些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冒险家与梦想家。在这样浮华的尘世之下最易所见的就是人性的真实模样吧。我喜欢的感兴趣的伊斯坦布尔、撒马尔罕、所有的中亚西亚非洲拉美地区城市是这样,东京上海纽约巴黎也是这样。所以丽江、大丽也是。或许,可以抛下成见去看看那里的生活了。
(btw,最近的生活都被考试贯串了,好久没有好好出门看看,希望周末能传一些照片叭(。 ́︿ ̀。))
—————————————————————

2018 10 15 今儿终于出太阳了。待会儿如果有空再继续更一些吧
————————————————
回溯到今年四月份了
-----------------分割线-----------------------
这些是手机里暂时未删除的一些照片






————————分割线————————
先从近期的更吧~
2018 9 26


今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老奶奶,九十岁了,声音洪亮如钟,头发都还没有白完,还一边很骄傲的告诉我她是二八年生的,哥哥和嫂嫂93岁了身体还很好。又有一个奶奶,在跟我们讲她和老伴还有儿子自驾去旅游的事,她说她老头80岁了,翻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一点问题也没有,还给我们看他们在泸沽湖边的照片~新时代的老头老太太真不一样,再看看没有睡醒东倒西歪的我就很汗颜
晚上回来的时候,突然看到在奔月路一家招牌红火,霓虹闪烁的“玲玲江湖鱼”。
突然觉得,如果某年某月某日我也要去开一家“小怡椒麻兔”,招牌也要这样由大大小小霓虹灯泡组成的红火艳丽,开在在桃花路的第三个路口拐进的桂花巷,这里常年寂静,巷口两个桂花树四季枯荣。只有真正的老饕才知道,在城市怀旧电影院凌晨一点一分一秒最后一场《彭彭丁满历险记》放映完毕之后,悄悄从后门溜出来拐进桂花巷里,关于这座城市所有的热辣的气息才会真正扑面而来。那里8012年火锅城里的茶馆,是钢筋森林里的龙门客栈,是红尘,是江湖,是青春岁月,有永远不眠的城市和永不老去的时光。老板娘用巷口两个桂花树的四季变迁独创了一道招牌桂花椒麻兔,春天的顾客独爱菜里的草荇青青泥土芬芳,夏日的顾客眷顾菜里的蝉鸣声声小荷尖尖,秋日的顾客惦念菜里的桂树飘摇满城馥郁,冬日的顾客则喜菜里的二月寒冰,吶,轻轻往冰面一凿,一只河鱼活蹦乱跳地上岸了。对了,这里还永远不间断地提供电气白兰,春宵苦短,少女前进,一直前进。
————————————分割线——————
2018 9 19
今天的天气很好,在585路公交车上路过一附院时,第一次看到山城层层耸立的楼房在正午的阳光下闪耀着梦境般的白金光芒。我匆匆忙忙掏出手机拍照时,公交车已经忙慌不迭的驶进了下一片绿色的林荫。可是那样的图景大概会很久地存留于我的脑海之中,在未来的某时某刻突然记起。
一路上都在用gudak拍照。周内午间,这个小城活动最多的大概就是老人了,行道上的是在太阳光下闪耀的花白银发缓缓移动,公交车内是不再明亮而略带沙哑和沉稳的谈话声,车内扶手上,也多是血管皱纹明显,可见老年斑的手。好像是这个世界一下子变老了,这座惊风火扯的城市也终于慢吞吞了起来,变得温润可爱。车辆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斑马线在阳光下和沥青路黑白分明,街对面的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长成了穹窿状,深绿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亮的可爱,两旁四五层层高的白色楼房,更似一群大大小小结结实实的小胖墩。那一瞬间,我恍惚看到的是郑弘敬《台北无聊风景》里的照片。
以前不是很懂胶片傻瓜机的乐趣,总是觉得又不方便也不实用,今天却突然明白了,大概是不经意发现,随手拍下,怀着忐忑不安甚至成功与否的心情,焦急等待,却发现什么也为记录下的一片漆黑的失落;抑或是到了近乎快要忘记的时刻,清理回顾时才会发现“啊,原来当时时那样啊!”的惊喜。这种不确定性是只有自己知道的一次次小小冒险,秘密花园。
回到寝室又翻箱倒柜的找出了这台大概比我还大个三四十岁的老伙计。当时崽儿从柏林的跳蚤市场给我淘回来的时候并不是很感冒,总是觉得,这个还需要手动拨片的老伙计还能做个啥呢。现在却在无比期待能用它来记录一些人和事,它所呈现的到底是怎样的图景呢?它写的故事到底是属于五十年前,还是现在?
最近天气冷暖不确定,大家要照顾好自己,北方估计树的叶儿都红了即将裸奔,南方经历台风的盆友也要多加注意,至于和我一样盆地里的盆友就悄咪咪的等待下一次的明媚阳光叭~祝好!
今晚好多星星,我把星星都捉进了你们的梦里~晚安

————————分割线———————
2018 6 18








山上修筑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很多
里约热内卢是,墨西哥城也是
可是一个完完全全从各种山包山坳里硬生生长出来的城市,我想重庆是绝无仅有的
黄桷树在石灰岩里扎根发芽
重庆在石头缝里长出城市森林
一岛,两江,群山环抱
造物主用看似最简单的笔触勾勒出这个城市的格局
殊不知他悄然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埋下了伏笔
上坡下坎,越过山丘仍是山丘;君不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巴人长吁
“——啷个又是个坡坡!”
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硬是从这山坳群山上长了出来
他抓住了一切可以供养分,见缝插针地在每一寸土地上深深扎根,顽强生长
外来者很容易被这座城市的坡坡坎坎,密集的建筑群,长久的阴天以及高楼间糟糕的采光率所打败,悻悻而去
只有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土著”才会知道,这才是在这座城市的生存之道
“娃儿勒,叻是山城的嘛!”
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都是爽快火爆的
每天把大量的体力消耗在了上坡下坎上,哪里还有心思跟你拐弯抹角情意绵绵
什么?你说你有车?
重庆人会告诉你——
“格老子,踩刹车轰油门jio都踩ru了嘛”
这座城市生活的人又是坚韧包容的
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人们拥有坚毅宽厚的性格
看看棒棒粗壮的脚肚、脖子上的青筋和汗你就知道了
同样,这样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人格外务实,他们对异质文化更加包容
这里的人们谙熟生活的不易,明白个人都有个人的苦衷,生活嘛,本来就是痛并快乐着的
所以他们说——
“袍哥人家哪兴拉稀摆带!”
于是乎,在这座城里
一栋楼就是传奇
一座桥就是格局
一条江就是江湖
所有的新与旧、破与立、传统与未来,在小到目视之处就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叻是雾都!
(ps,好久没有跨着相机出去瞎逛了,简直太开心了,特别是在这种一个月都在写作业写作业写作业没有出过门的情况下囧rz 所以如果你萌昨儿在朝天门大桥看见一个上蹿下跳的二傻子,不用怀疑,那就是我了)
图片摄于:朝天门大桥/法国水师兵营/南滨路/慈云寺
----------------------------分割线----------------------------------------------------------------
2018 4 19


Moments in Chongqing/“这是我们星球的日落与暮霭”(被豆瓣吃画质了....(;′⌒`))
----------------------------分割线---------------------------
2018 4 1
戴月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川西自驾找队友拼车5.8出发 (江祀)
- 捕捉夏天|清晨瞬间 (亦虫的理想)
- 认领城市|250429-城市碎片🧩 (周鹿鸣avian)
- 我的世外桃源。 (丝路花雨)
- 捕捉夏天|又开花了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