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下关于两部剧的个人看法
GNOHC
如懿传播到14集了, 大致总结一下两部剧吧。 1.道服化 延禧攻略妆容头饰和服装裁剪得当注重细节, 大多比较符合演员的气质。 点翠融花或钿子既符合历史, 又有现代的美感。 道具摆设古色古香, 种类多样堆砌繁多却不失现代审美, 再加上滤镜让人看的很舒服。 不足是可能衣服单件造价太高或演员档期戏份较集中, 好多女演员服装数量有限。 剧组拍摄四个月, 冬装出现也是寥寥无几。 外景较少大规模庆典几乎没有。 如懿传妆容头饰和服装类似甄嬛传, 但是演员的服装更统一了, 主子下人站一起更协调。 服装种类多数量多, 夏装冬装常服吉服不分主仆, 换衣服频率都非常高。 房间道具布局大气, 导演长镜头近景远景外景把握得当, 整个皇宫给人恢弘大气的感觉。 不足是前两集部分演员的妆容, 尊重历史的同时忽略了现代美。 比如周迅大婚的眉毛和邬君梅的眼影。 2.剧情是否尊重历史 延禧攻略优点还原乾隆和富察皇后爱情, 着重介绍继后本姓辉发那拉氏, 弘扬绒花点翠传统工艺等。 但历史一向是胜王败寇, 继后、令妃、纯妃性格都是艺术创作, 不能拿古人究竟是好是坏来判断是否尊重历史, 因为没人见过古人。 上吊、风筝线勒脖子属于剧情创作, 也不能恶意批判这些。 保持理智明白都是虚构的就行了, 毕竟没有人通过电视剧来学习历史。 如懿传后宫规矩压抑的气氛营造的较好, 高低阶层明显, 主子与奴婢的性格命运一目了然。 同理, 继后是否得宠、富察有无心机也属艺术创作, 也不应该作为攻击不尊重历史的理由。 继后姓氏乌拉那拉氏有问题, 但剧情里青樱是宜修亲侄女, 这可能就是即使请了历史顾问, 主创们觉得也无法更改的问题。 其实关于历史本来的样子, 我们本来就知之甚少。 3.剧情 延禧攻略细读会有弘扬女性独立, 讽刺封建男权社会的立意。 魏璎珞独立自尊重感情, 但也因如此, 姐妹情爱情促成了她的悲剧, 失去了真正的爱情和自由。 而其他人物较多是为了帮助或衬托女主性格, 但是有的性格转变的理由略牵强。 全剧看下来非常爽, 常常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 可能这也是剧本剧集泄露的原因。 如懿传主要描述的是兰因絮果, 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婚后经历某些事, 最终分道扬镳。 一方面展现封建帝王家女人的悲剧, 一方面反应真实夫妻会出现的矛盾, 小三、误会都是危机婚姻的真相, 如懿传把它放大化具体化了。 但是两部剧都是只能作为消遣的剧, 一部正能量明显一部正能量隐晦, 但均是负能量高于正能量, 看看可以不鼓励推崇。 4.演员阵容和演技 演技不止是演员的理解, 还得看导演的调教或者剧本台词的风格。 延禧攻略演员阵容比较中规中矩, 都是常年拍电视剧的实力派, 秦岚、聂远、佘诗曼、宋春丽发挥正常, 表现出了他们专业的演技。 王媛可、苏青较惊喜, 很多高爆发能展现演技的戏。 吴谨言、许凯人物个性和台词问题, 表演无较大过失但略显生疏。 70集电视剧拍四个月时间不长, 可供演员们推敲探究剧本的时间过少, 拍一些群戏时有种各演各的的感觉, 并没有感觉到演员互相成全。 如懿传演员阵容强大, 主要是周迅、陈冲、邬君梅。 周迅的演技没有话说, 总在想不到的地方给人惊喜, 导致我看如懿传时一秒也没舍得快进。 霍建华、张钧甯、童瑶、董洁目前发挥正常, 基本都表现出了书里人物的性格, 后续应该有惊喜。 辛芷蕾较注重细节看得出是个很用心的演员。 好多新人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比如惢心、莲心。 不足可能就是与某些宫斗剧情太相似, 导致演员演绎重复, 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5.投资和演员片酬 关于如懿传演员片酬问题讨论较多 延禧攻略据说演员片酬只有2500万, 但是演员拿工资一般是看咖位大小和戏份多少。 延禧攻略拍了四个月, 香港艺人来内地, 说的工资高不是和内地演员相比, 而是和她们在香港做比较。 内地资源不怎么好拿, 所以港台演员来内地一般做不了女一。 佘诗曼只拍半个月片酬几百万也可以了, 聂远很久没拍戏出事后市场价应该会降低, 秦岚之前的咖位和黄奕这种差不多, 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火, 和于正还是熟人, 所以片酬应该也不会很高。 吴谨言、许凯、是于正旗下又是新人, 所以女一男二也省了不少钱。 但是作为爱奇艺视频独家买断的网播剧, 道服化花两亿几千万是不可能的, 这里懂的都懂不需细说。 如懿传据说也投资3亿也有说5亿, 四旦双冰之一的周迅咖位最高, 如果知道如懿传会以网剧的形式播, 周迅应该是拍都不会拍。 与周迅齐名的赵薇、章子怡、李冰冰片酬都是公开的, 有兴趣可以细搜。 作为女一在剧组九个月, 片酬不扣税几千万真不算高。 而霍建华作为男一比周迅戏份还多, 加上霍建华的商业价值, 片酬也不能低。 童瑶、李纯、辛芷蕾片酬肯定没秦岚高, 董洁、胡可片酬也不会高到哪去, 别说还有好多倒贴钱也想进组的女演员了。 更何况从如懿传前十几集来看, 道服化真没有一点省钱的意思。 审美是自己的, 平心静气品一品, 包容心看待一切, 百家争鸣最终受益的还是观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李玉超恶心进忠的 (OKOK)
- 太后对李金桂的态度和甄嬛传不一样 (责)
- 如懿传配上还珠的音乐 (责)
- 高氏初封就是贵妃 (责)
- 金玉妍自己想着世子,却污蔑如懿跟大师私通,要脸吗? (豆友18407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