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培养出健康的脉轮
来自:北京修思达教育(有很多身心活动在这里发布!)

希望有更美好的未来,就得培养出没有受创和受虐的孩子。童年创伤和受虐经验折磨着许多人,他们努力奋斗,希冀康复。虐待往往出自善意却无知的父母,其中许多的父母不过是从自己未疗愈的创伤来回应孩子。他们从上一代那里承接了这些创伤,很可能是透过家庭和文化传递下来的好几代的创伤。今日的成人历经艰难旅程,需要疗愈创伤,可以理解的是,他们不惜任何代价想要避免让孩子承受类似的艰辛。
今日的孩童需要智慧的引导,支持他们成长以及整合身、心、灵。找到可以适用在孩子身上的灵性典范可不简单,这个典范必须尊重孩童生命的不同发展阶段。学校教育的是心智的拓展,但压抑了身体要跑要玩的自然驱力。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畅销书《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阐明了情绪的成熟先于智能的教育,才是人类应该提倡的。有些孩子长大后完全弃绝宗教,是因为他们被迫坐在教堂硬梆梆的长板椅上,或是被迫阅读超过他们可以理解的书籍,以至于长大后对灵性事物没有丝毫兴趣。有些人长大后完全忽视身体,结果引发了健康问题,有些人则是避开大学及其他需要动脑的职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所需的智力,只因小时候被赋予的任务超过了他们那个年纪的能力。
脉轮系统以体内像轮子一样的七个能量中枢为基础,让我们对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产生深刻洞见。这套系统显示脉轮如何从下到上依序发展,如同孩子从出生到成年逐渐成熟一样。有父母问我:“我的小孩目前就在这个年纪,我要做什么来支持他的发展?”
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避免虐待,而是得投入理想人类的创造活动。实现的路径是支持孩子全方位的经验,包括身体、情绪、心智和灵性各个层面,同时以适合他们当前发展程度的方式来支持他们。
接下来要介绍脉轮和对应的孩童发展阶段,并且提供父母简单的建议,以便支持孩子生命中这些重要领域的开展。
第一脉轮:子宫期到一岁(海底轮)
这个阶段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身体。频繁的接触、拥抱、抱着走、呵护,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而且是再怎么强调都不够的。你的触摸能确立孩子的身体觉知,你的拥抱能教会孩子拥抱自己。跟孩子玩耍,帮助他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玩他的手和脚,提供他可以抓握的玩具,洗澡时跟他玩,这一切都可以刺激他动作的发展。安排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适龄的玩具,将有助于孩子以正向方式和外界连结。
允许依恋和紧密连结以建立信任
孩子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就是透过对主要照护者的依恋。很重要的是,在孩子建立根基的第一年期间,母亲或父亲要尽可能在场陪伴。这表示当孩子哭泣时要将他抱起来,经常抱他跟他说话,保护他避开太强的噪音,免于饥饿、寒冷或不舒服,并要在他饥饿时喂他而不是遵照时间表。有些父母对于形成这样的依恋有困难,因为孩子的自然需求让他们吃不消,但允许这样的依恋会帮助孩子日后变得比较独立。
婴儿时期父母一直在场将有助于化解信任与不信任的两难,因而带来希望和信心。知道父母总是在场会让孩子放松,进入必须经历的发展,而不是变得紧张和过度警戒。
适当的日间照顾
如果母亲在第一年期间需要工作,不能陪伴孩子,她会让孩子陷入不利的情境。不幸的是,经济状况往往使得母亲别无选择。父母能尽力的,就是尽可能提供最健康的育婴环境,不遗余力的确保孩子得到需要的照护。确定孩子能经常且恰当的获得触摸,饿了就有的吃,而且是由合格的大人在适合他年龄的环境中照护他,这几件事是父母在寻找日间托育时可以检验的。待在托儿所直到孩子习惯环境也有帮助。家庭托婴或是请保母到家里来,比较可能提供持续和一贯的照护。
除此之外,母亲需要了解的是,晚上在家时孩子可能需要额外的呵护、触摸和母婴连结,这对于单亲妈妈或职业妇女来说,会觉得特别吃不消,一天下来她们往往已经精疲力竭。不过第一年花时间呵护婴孩终有回报,你的孩子会比较沉静、健康,日后的需索会比较少。
健康的营养素
依照时间表来喂奶虽然对父母而言很方便,却无法让孩子建立自己的节奏,也不能让他明白世界会响应他的需求。亲自哺乳已经被证明对情绪和身体都比较健康,因为母奶包含了重要抗体,而且透过身体的亲密接触,促进了母婴的连结。不过研究也显示,母亲喂奶时的情绪状态比奶来自乳房或奶瓶更重要。给予满怀爱意的奶瓶胜过给予充满怨恨的乳房。哺乳时要避免摄取有害物质,例如要避免毒品和酒精流进母奶里。当孩子开始吃主食时,摄取健康的营养素也很重要,如此才能打造婴儿健康的身体。如果你成功的应付了这个阶段,就能带给孩子健康的根基,以此为基础来面对人生将会出现的种种挑战。孩子将会拥有对身体的觉知和活着的感觉,也会抱持希望和乐观态度,知道世界能够而且将会满足其需求。
第二脉轮:六到十八个月(创造轮)
允许分离和依恋
孩子现在处于“孵化”阶段,开始跟父母分离,因为他的身体发展允许他有愈来愈多的行动。可是他也会害怕,因此会来来回回的,离开又回头看看是否一切无恙。在某些方面,他可能看起来更加依恋,但这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同时支持这两种行动;提供安全的探索机会以鼓励分离,当孩子需要安心的保证时也要能给予温暖和爱。
提供丰富感官经验的环境
孩子是透过感官来探索世界的,这是他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经验模式。重要的是提供色彩、声音、有趣的玩具、玩耍时的触摸和欢愉,以及任由孩子探索的安全环境。你的声音和关注也是孩子感官经验的重要部分。
支持孩子透过行动来探索
孩子现在想要四处活动了。这不是关在游戏栏里面玩耍的年龄,如果你必须使用围栏,最好只用一小段时间。你可以找到让他到处安全爬行和走路的地方,由他在公园里跑动,在庭院里打滚,在新发现的行动的喜悦中,学习使用他的身体
映照孩子的情绪
孩子正在学习他的情绪语言。如果你想要教导情绪表达能力,重要的是要像镜子一样反映他的情绪,响应他的哭泣以及他的愤怒、恐惧、需求或困惑,不要否定或处罚他的情绪,因为他无法强制自己应该有什么感受。用语言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你现在看起来好悲伤”、“害怕吗?要不要妈妈牵你的手?”尽管他还不是很会说话,也是透过聆听让他开始了解字词的意义,这样他就会明白他的感受有个名称,而且即使不用语言,也能够和别人沟通他需要或想要什么。
父母要觉察自己的情绪需求和状态,以及家里的「情绪场」,因为孩子会接收我们的愤怒、恐惧、焦虑和喜悦,所以要尽可能照顾自己的需求,创造出正向的环境,这样你尚未解决的情绪才不会投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第三脉轮:十八个月到三岁(太阳轮)
支持孩子自主和坚持意志
当你的孩子开始脱离你的时候,要欢庆他的独立。试着支持孩子坚持自己的意志,这或许很困难,但尽可能提供他选择的机会。不要问“你想要圈圈饼吗?”“不要!”“你想要玉米片?”“不要!”“你要燕麦片吗?”“不要!”结果只会让自己大动肝火。你不妨说: “玉米片或燕麦片?”或者你可以挑出两套合适的服装,让他有选择的机会。给孩子机会,让他感觉自己坚持的意志是安全而且适当的
鼓励自我尊重
由于自我认同会在这个阶段形成,所以务必要欣喜孩子的成就,让他感觉获得你的欣赏。支持他的独立而不要拒绝他。如果你给孩子任务而他成功的完成了,他就会培养出信心。合适他年龄的拼图和玩具;家里的小小工作,例如把玩具放到盒子里,或是收拾动物玩偶,都有助于培养基本的自信。如果他坚持要做超乎能力的工作,例如绑鞋带,那就帮助他完成。不管什么状况,绝对要避免批评,或是因为他笨拙的尝试简单的事情而觉得受挫。要有耐心,一切最终一定会有回报。
成功的大小便训练
孩子会让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准备好进行大小便训练。他会表现出对马桶及大人在浴室里的活动感兴趣;他可能告诉你他尿湿了,或者抗拒穿尿布;他可以保持尿布干燥长一点时间。孩子一岁半到两岁才有能力控制括约肌,或许不需要等到三岁,他就能一整夜不用穿尿布。如果你能等到正确时机再来训练他,那么他对于新学到的大人行为往往会感觉光荣,而不是陷入徒劳无功的意志战斗。奖励成功行为比惩罚错误更能让你达成训练目标,因为惩罚只会
生出羞耻感。
除了搂抱、鼓掌和赞美,请找出其他可以增强效果的对待方法。
适当的纪律
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和意志的同时,显然你还不能放掉所有的控制权,而且必须有适当的限制和坚定的执行力。孩子无法了解复杂的推理,却听得懂简单的因果陈述,例如“小狗会咬人,不要去摸!”严苛的惩罚会教出侵略行为,培育羞耻感。收回爱则会使得第三和第四脉轮不协调,激发孩子的不安全感,同时渴求认可。
取代的方法是,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比较适当的事情上。试着把遥控器从他的嘴里拿出来,当他大哭时不要去吼他,而是给他别的东西抓握,把他从危险的情境移开。在短时间内坚定且一致的给予限制,例如暂停一下,让他一个人待在房间几分钟,比大发脾气或不理孩子有效多了。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对父母的认可非常敏感。在必要的时候,不认可他的行为而非他本身。
第四脉轮:四到七岁(心轮)
留意建立的关系典范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透过认同和模仿学习社会角色。认同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跟他们在一起,即使父母不在现场,这表示孩子会内化你的行为举止成为他的一部分。如果你愤怒和咄咄逼人的样子,他就会在关系中表现出愤怒和咄咄逼人。当他逐渐能觉知到周遭的关系时,你要提供他平衡与亲爱的关系典范来进行观察,并且成为其中一份子。
模塑同理心和道德行为
认同你是父母同时,也给了他道德行为的基准。向他解释为什么你做这些事而不做那些事。“我们要拿饼干去给史太太,因为她孤孤单单一个人,这会让她开心。”“看宝宝有多喜欢你跟她笑。”单单一个人,这会让她开心。“看宝宝有多喜欢你跟她笑。”“我们晚餐前不吃糖果,因为这样就没有肚子留给长骨头和肌肉的食物了。”
再者,要觉察自己正在模塑性别行为。对于男人和女人的举止,小心不要支持过度的性别歧视或狭隘的诠释。一视同仁的对待你的儿子和女儿,给予相同的情感、责任和尊重,让孩子认清行为可以被接受的限度到哪里。让女儿看见女强人的典范,让儿子知道展现较软弱的感受无损英雄气概。
解释关系
你的孩子正在试图理解,怎么他所发现的每件事都与其他事情连在一起。你能把这些关系解释得愈清楚,他就会感觉愈安全。“把拼图收好,才不会搞丢其中几片。”“帮汽车加满油,车子就会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就好像食物给我们能量,让我们到处跑一样。”“妈
妈必须工作,才能有钱买食物。”
固定的生活作息很重要,如果固定作息受到干扰,就要解释原因。 “今天不能去公园,因为玛丽阿姨要来我们家。”
支持同侪关系
孩子现在可以跟同龄的孩子交朋友,但是你得看着他。如果他还没有上学,想办法让他可以和别的孩子相处;如果他上学了,问问看他跟哪些孩子来往。找机会培养学校以外的友谊。
第五脉轮:七到十二岁(喉轮)
支持沟通
孩子现在能稳稳掌握语言了 。帮助他使用语言。跟他长时间讨论世界的本质,鼓励他发问,同时花时间回答问题。询问他能够谈论的,关于他自己、他的感受,以及他朋友的状况。做个专注的倾听者。
在这个时期,认知上的学习量非常庞大,学校是学习和培养信心的主要场域,因此要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兴趣,要帮助他的家庭作业, 要问问题、补充信息、分享你的知识,要投入学校计划,要模塑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奖赏好的表现。
激励创造力
成功是培养才能的最佳推动力。提供孩子发挥创意及付出心力的表达机会:供应美术媒材、乐器、手工艺、舞蹈课等。鼓励孩子寻找做事的新方法,以模塑创意思考的过程,即使只是摆餐桌这类琐事。教孩子使用工具。以书籍、电影、音乐会和戏剧表演来激励创造力。
当孩子向你展现她创造出来的成品时,务必要欣赏赞美他,即使那看起来像是一团可笑的污渍。这样能让他知道他的创作是有价值的,同时支持他认同自己的创造力。向别人展示他的画作;把画贴在冰箱门上;邀请奶奶去看学校里的表演。
接触更大的世界
带你的孩子到新的地方去。造访博物馆、市集和动物园;去度假旅行;到山区露营。带着孩子接触不同的生活方式,并鼓励他拓展视野。
第六脉轮:青少年(眉心轮)
支持孩子巩固自我认同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在寻求自我认同。这时可不是要让你去掌控那些不会造成直接伤害的小节,例如头发、服装或听音乐之类的无害行为。尊重他表达个体性,鼓励他独立思考,问他问题而不是给他答案。不要跟他说你在他的年纪做了什么,而是询问他,如果他是父母,会跟儿子说什么。
他尝试的角色可能会改变很多次,知道他巩固了自己对成年的认同为止。不要担心那些你不喜欢的尝试,强烈的反对可能让他坚持得更久。
支持独立
允许孩子拥有更多自己的生活。鼓励他自己赚钱,承担更多生活面相的责任,例如买衣服、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寿备活动。让他犯一些个人错误。如果他觉得你信任他,就更有可能负责任行事。
设定清楚界线!!
尽管如此,青少年还是必须觉知到清楚和一致的限制。由于他们已经够大能进行复杂推理了,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把他们纳进来思考限制背后的意义,甚至不妨让他们找出替代方法来处理这些限制。举个例子,我儿子高中第一学期的英文成绩不及格。他立刻丧失电视和计算机的权利,直到下一次成绩出来为止。六个星期后(还剩四星期才会发出下一张成绩单)他问我是否能恢复部分权利,因为他能从英文老师那里拿到他目前表现优异的证明。他采取主动,拿回了老师的便条,说明他现在是「甲」等表现。我于是奖赏他的进歩,在试行的基础上恢复他部分权利。
第七脉轮 青年期以及之后(顶轮)
第七脉轮的模塑,事实上发生在整个童年期。等到你的儿子或女儿真的来到第七脉轮的阶段,他们已经独立自主了,那时你的影响力将会微不足道。但是有一些可以预先奉行的法则:
激励提问
提问而非只是说。如果家是提问和讨论价值的安全地方,孩子将学会自己思考。如果他获得的教导是,父母支持他彻底思考自己的问题,而且学习到一个情境可能有许多答案,那么他的心胸就会比较开放。邀他一起进行知性讨论,询问他的意见,会让他感觉值得花心力去思考。
提供多样化的灵性教育
灵性修养不应该强加在孩子身上。最好的奠基方式是模塑有意义的道德行为,同时孩子有兴趣时就尽量分享。除了让孩子接触到你信奉的宗教之外,也可以带他们去接触其他宗教,这样可以让他们的灵性基础更稳固一些。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你们家选择了你信奉的宗教。允许孩子研究其他的文化和崇拜仪式,如果你的宗教最适合他,他会自己回头皈依,而且信仰会更坚定,因为他有过选择的机会。如果他选择了他所发现的更为圆满的其他宗教,那将会是信息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反抗行为。
提供教育机会
学习是喂养第七脉轮并维持我们操作系统不落伍的方式。不管用什么方式,尽力支持学习,无论是上当地的小区大学、周末工作坊,还是到喜玛拉雅山行脚或自学。教孩子从经验中发现教训,询问她从不同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放手
当你的年轻人到了离家的时候,你要支持并欢庆他的独立。巴着他不放或是把他推出门外都没有帮助。当父母撤回控制权和依恋时,年轻人就会自然走向他自己的世界。
结论
孩子通过脉轮成长时,并不会立刻抛掉之前的脉轮的需求。孩子一生都需要透过身体表达情感,不只是在第一和第二脉轮阶段。他们需要持续的认可巩固自尊,他们需要被告知、能够参与,而且被纳入家庭会议和活动中。
父母绝对没有正当理由让孩子承受性行为、身体疼痛或羞辱的批评。如果发生这些状况,应该立刻为自己寻求协助,你可以选择当地的父母支持团体或个人性的治疗师。打破循环,不要让虐待传下去。
孩子需要爱与关注、时间和认可。他们需要受到鼓励,而不是阻拦;他们需要成为大人社会的一份子,而且要以自己的个体性来改革社会,以身、心、灵更为和谐的方式来进行。孩子是未来的神圣存有,他们是人类的希望
关于孩子发展阶段的更多信息,请参照《东方身体和西方心智》 ( Eastern Body , Western Mind) 。
更多灵气reiki相关资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活动预约 | “如是我梦”—梦艺术表达工作坊(广州番禺站)(... (Lucia)
- 因果业力清算 (胡姑娘)
- 免费体验灵气疗愈接受报名 (杨过@宠物灵媒)
- 需要的宝子联系哦 (小面包一个)
- 灵气Reiki疗愈 (Ar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