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咖啡致癌風波”,對你有影響嗎?
ChristyL
星巴克的“咖啡致癌風波”,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我們來重溫一下:
3月29號,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Starbucks)的咖啡致癌,必須在產品上貼上“可能致癌”的標簽。
對於此事,星巴克并沒有做出回應,爲什麽?難道是心虛了?不回應的原因我們姑且先不講,先來看看爲什麽說星巴克的咖啡會致癌......

之所以說會致癌,是因爲一種叫“丙烯酰胺”(Acrylamide)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是需要把富含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和蛋白質(Protein)的食物原料,經過高溫(>120°C)油炸、燒、烤,才會產生的。
換句話説,平常我們最愛的薯片和燒烤,甚至很多人作爲早餐的麵包和油條,都含有“丙烯酰胺”,而越焦的部分,“丙烯酰胺”含量就越高,想想都可怕!
現在想想,終於知道爲什麽小時候長輩們都不讓我們吃薯片,也不讓我們吃烤焦的“多士”!原來這麽有智慧啊!(不知道“多士”是什麽?看這裏!)
要説咖啡致癌,其實問題是出在咖啡豆烘焙的時候,而任何製作咖啡的咖啡豆,都是需要經過烘豆過程的。所以,無論是哪家的咖啡,深烘或淺烘的咖啡豆,都可能致癌,而不是單單指星巴克的咖啡。
不同的咖啡裏的“丙烯酰胺”含量都不一樣。2013年的一個研究發現,速溶咖啡比新鮮手沖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高出100%,而咖啡代替品,例如我們常見的大麥茶,“丙烯酰胺”含量比新鮮咖啡高出300%。該研究還指出,“丙烯酰胺”的釋放,在咖啡豆烘焙過程的早期是處於最高峰的,之後會慢慢下降,所以,淺度烘培的咖啡,要比深度烘培的咖啡來的更“致癌”。

那麽問題來了,以後還能喝咖啡嗎?答案是:當然啊!
每一杯煮過的咖啡,其“丙烯酰胺”含量大概是13-116微克(μg,microgram,順便一提:1微克=1/10000克),有計算指出,一個50公斤的人,一天要喝超過300杯黑咖啡(black coffee),才會致癌!
說咖啡致癌的,你試試每天喝300杯咖啡我看看!?
所以,星巴克作爲連鎖咖啡店的龍頭,不做回應的原因,不是因爲心虛,而是正正相反,他們認爲:謠言止于智者。

作為一名成年人,我認為我們都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有些人聽到這新聞,會馬上幸災樂禍,或者馬後炮,說星巴克早就應該倒閉,因為星巴克的咖啡,根本不算咖啡,甚至認為連鎖咖啡店只有商業化,沒有專業性,永遠都不及獨立咖啡店的精品咖啡。
其實,這麼多年來,星巴克在競爭這麼激烈的咖啡市場依然屹立不倒,愈開愈多分店,一定有它不可取代的地方;而獨立咖啡店為什麼受人喜愛,也一定是有它們的可取之處。
就像有些人喜歡喝拿鐵(Latte),有些人喜歡喝濃縮咖啡(Espresso),飲食方面,各有各的口味喜好,何必太較真呢?
下一次,我們一起看下各咖啡在香港和普通話裡,叫法有什麼不同~
完整廣東話音頻在這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正走在不喝咖啡的路上 (LordTywin)
- 🥰 (lyt)
- 无题 (sunshine)
- 喝不够 (sunshine)
- 杂七杂八|咖啡师的碎碎念 (psycho mush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