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白人续一秒 - 《逃出绝命镇》| 影评
久酱爱电影(爱电影,爱生活。)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49082/
“ 《逃出绝命镇》,豆瓣上类型定位:悬疑 / 惊悚 / 恐怖,但我更愿意把他当作一部黑人片。影片并没有着重渲染恐怖气氛,反转设置上更多的也是为了宣泄受众的情绪。
黄皮肤我们,或许没有那么强的代入感。但是,如果把白人想成日本人,我们或许也可以体会到手撕鬼子抗日神剧带来的快感。”
电影在北美上映后,话题热度就飚得非常高。这部乔丹·皮尔导演的处女作,以区区450万美元的成本,取得了全球2.543亿美元的票房, 其中北美1.755亿。上映仅一天就已然回本。
电影不仅票房给力,自从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IMDb评分也不俗,取得了7.9分。这对演员乔丹·皮尔来讲,是对他转型成为电影导演的一次充分肯定
01
一点剧透
电影从黑人小伙子克里斯被白人女友露丝带回家见家长讲起。但黑人小哥哥下意识里感到害怕,这不单纯是第一次拜见岳父母的紧张,更是作为黑人单独造访白人社区的害怕。

但白人女友表示自己家里人对黑人很友好,而且她的父亲很支持奥巴马。最终男主还是听从了女友,驱车前往她父母的住宅,更糟糕的是,途中他们撞死了一头鹿,开车的是女友,白人警察却要查看他的驾照。影片就在车祸的惊魂未定和警察略带歧视黑人的不安背景下缓缓展开。

露丝的家远离都市,仿佛世外桃花源,离这里最近的房子也隔着一条河。她的父亲是神经科医生,母亲是心理专家,他们坚定地投奥巴马的票,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泰格·伍兹,对可能的未来女婿不仅没有一丝一毫不喜欢,反而喜爱有加。
但是克里斯总觉得气氛诡异,尤其是见到露丝家中行为怪异的两个黑人帮佣。

一个能对着窗户都能照半天镜子的女仆。

一个大半夜在花园里练习快跑,超级喜欢体力活的园丁。

有时还会表情怪异,说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

更让克里斯感到不安的是,他觉得露丝的母亲对自己进行了催眠,但是他却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
而此时,露丝的家人请来了一群白人亲戚举行party。

这些亲戚对克里斯也很友好,没有任何种族偏见,甚至说“Black is the new fashion“,他们毫不吝啬的赞赏着克里斯的基因优势,是的,这里的白人喜欢克里斯,不是因为他的职业、才干、性格、长相,而是因为他是黑人。他们认为黑人在某些方面是很厉害的。
当克里斯终于看到了救星的时候——一位黑人小伙,却发现他的行为很怪异。克里斯偷拍他时,因为闪光灯照射,黑人小伙突然暴怒,大打出手,对克里斯大喊“get out!”。

这里散发的诡异使得克里斯感到极其不安,party结束后,他决定带着露丝离开这里,但一切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真相,在这里才慢慢展开。
02
影片之外:
被妖魔化的黑人?被妖魔化的白人?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走在一个静僻的郊区小道上,你会感到害怕么?
把背景移到美国,问题可以变成:如果你走在一个静辟的郊区小道上,迎面碰上两个黑人哥们,你会感到害怕么?
我不知道大家会怎样作答,我是一定会感到害怕的。但如果把问题换一下:一个黑人小哥走在白人街区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他会感到害怕么?
但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意思:一个黑人男人,会不会,或者说该不该在白人的地盘上感到恐惧?
回头看看,黑人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这早已是老生常谈。
在上世纪民权运动之前,美国南方的黑人坐公交、上公共厕所,必须跟白人隔离,不得使用明确标注为白人使用的设施。我们回头审视,这是十分不公道的。
那时美国主流电影观点也颇为偏颇,电影不仅刻意回避黑人的生活状态,甚至刻意的丑化黑人,为种族歧视的理念找寻合理的解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美国拍摄了一部“种族主义”大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导演D·W·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这部电影把黑人描写成盲目的奴隶或者愚昧的罪犯,他们不是野心勃勃,就是纯种的坏蛋,最不济就是安心做奴隶。而白种人的富有教养,爱好和平,渴望“幸福而美满的生活”而不可得。终于,白人忍受不了压迫,奋起抵抗,他们组织起3K党捍卫自己的荣誉。影片里,3K党这个血腥团体,被洗白成了一个“伟大”的组织,白人仇恨黑人的行为也有了一个英雄主义式的正当理由——消除邪恶,净化社会,保护纯洁的白人妇女不受伤害。
在种族主义者构建的世界里,黑人是暴力、犯罪的代言人,人人得而诛之。白人应该仇恨黑人,害怕黑人。
在《逃出绝命镇》里,导演创造了类似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一个真诚的白人,每个白人都包藏祸心。这些人口口声声称,即使有第三次投票,也愿意把票投给奥巴马,但他们希望的却是催眠黑人,让黑人沉到地下面去(Sink into the floor, sink)。导演甚至借配角的嘴说出:Man, they gonna wipe out our brothers!
是的,《逃出绝命镇》是一部妖魔化白人的电影,"get out" 既是片名,同时也像是某种政治性的宣言,他在警告黑人,认清白人,从白人的世界里 "get out"(逃离)。
时光流转,黑人竟与白人易地而处。
从前,白人种族主义者说,get out of (滚出)我的世界;
如今,黑人反抗者说,我们要 get out from(逃出)白人的世界。
终于,他们达成了共识。
“黑人男人,该不该在白人的地盘上感到恐惧?“
这部电影的回答清楚而响亮:"该!"
" 我们就不能学习着在一起生活吗?"
这部电影的回答清楚而响亮:" 不!"
03
影片之外:
一个问题的答案
我相信,黑人作为曾经的受害者,在现在依然存在严重歧视问题的白人社会,很有资格作一部尖锐的讽刺电影,来指出这些恶。
但是,作为一个不正常社会的受害者 / 反抗者,应该怎么办?
就这个问题,影片确实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比如,黑人打招呼的方式跟白人不同,如果黑人抛弃击掌而改用白人的握手,那是不是丧失了黑人的种族特征呢?多数黑人说话有黑人口音,但奥巴马在多数场合的演讲不带黑人口音,你是不是可以说奥巴马为了迎合白人选民,自动放弃了自身的黑人性呢?
在美国大都市的黑人社区,如果哪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特别爱读书,成绩出众,但体育不太行,他会被邻里嘲笑,说他缺乏民族自豪感,不想当黑人,想当白人。
而回想两百年前,有些美国庄园主自愿教自家的黑奴识字,当年也被认为是开明之举,用现今的眼光,或可批为“强迫黑奴变白”。
《逃出绝命镇》那个家庭派对上出现的黑人,之所以让男主角觉得奇怪,是他们丧失了黑人的特性,没有黑人的活力,没有黑人打招呼的方式,甚至连妻子,都是白人。
露丝(Rose)的父亲说“Hey man”是他想变黑,黑人更酷嘛;那个黑人客人不用击掌而用握手,则是他想变白;一切都似乎指向:白人的归白人,黑人的归黑人,最好井水不犯河水,这样,才是正常。
然而影片的后期,《逃出绝命镇》放弃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粗暴而直白的给出了他的答案:来吧!用种族主义者的逻辑反抗种族歧视!
等等,让我们回到五十年前,那时有一部电影的男主角,同样面对了同样的困境——

1967 年的《猜猜谁来吃晚餐》,也讲述了一个黑人青年来到白人女友的家里见家长的故事。
白人家长虽然理性上反对种族歧视,可看到女儿真爱上了一位黑人,却依然摘不下有色眼镜。
电影真实地再现了白人的挣扎,但最终却让爱战胜了恐惧。
黑人男主角对自己父亲说的那句台词,放到现在,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
你一直认为你自己是一个黑人,而我把我自己当作一个人。
(But you think of yourself as a colored man, I think of myself, as a man.)
我相信,这是比《逃出绝命镇》更好的答案。
少数族群在抵抗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时,往往陷入到另一个误区——单一地强调自己所属少数族群的特殊性。 却忽视了,自己也是人类的一分子。
退到自己所属的族群里,看上去的确是最安全的选项。
可如果不把自己首先当作人类的一份子,哪个族群能够真正安全呢?
爱是需要勇气的。
但遗憾的是,我在《逃出绝命镇》里看不到爱的勇气。
结尾昆汀式的大杀戮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恐惧,是勇气丧尽后的穷途末路。不敢面对,那就逃吧,然后杀死挡在路上的一切。
可是没有勇气的世界,哪里才是安全的?每个个体/族群的悲剧,都是人类悲剧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拿出勇气来面对,悲剧,还将继续发生在我们身上。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49082/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iulovemovie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推荐|飙脏话最多的国产片 (反印)
- 求推荐|求推荐一些血浆片cult片 (Asteroid Ade)
- 求推荐|最初喜欢上的是哪部电影? (🍳煎蛋南瓜粥🎃)
- 求推荐ntr电影 (行为艺术家)
- 求推荐|求根据我的top10推荐电影 (张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