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有助于避免边缘型人格障碍
来自:每天一点新鲜事
边缘型人格障碍(BLPD)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学者Masterson对这一疾病及其病因进行了精神分析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BLPD的诊断越来越具体。Masterson指出童年时期的一些事情,会逐渐发展成为BLPD。“在18到36个月里,儿童在向一个独立的个体成长,变得越来越自主的过程中,害怕得不到母亲应给予的情感支持”,这种母亲的认同对成长为一个健康的自我十分必要。如果得不到,儿童“遭到背叛的感觉(抑郁、愤怒、恐慌、内疚、被动和无助、空虚和虚无)就像第一颗种子萌芽一样”迅速生长起来。
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Psychology》(心理学)上的文章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特鲁马Meridan大学的学者Michael Barclay认为BLPD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就像前面所说,是童年和青春期的创伤带来的抛弃和背叛产生的。学者认为有必要对BLPD综合征进行解构,表示个人的生活具有独特性,对所谓边缘性人格进行治疗需要单独进行,且视为需治疗的问题。母亲角色的退出(maternalwithdrawal),是常见但不是唯一的问题。
学者举了一个名为Dana的病例,她接受治疗是因为离开了爱虐待的配偶,陷入痛苦之中。期间她中断过治疗,再见到她时,她将自己描述成抑郁、焦虑,深受惊恐发作之苦的中年妇女。学者写到,“她说她是个边缘者,希望我能忍受她吐出的恶劣的话”。遭受骚扰和虐待让她变得过于“坚硬”,习惯用硬壳武装自己,掩盖脆弱、悲伤。结婚后却有辱于丈夫,有了外遇。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将自己不堪的遭遇告诉母亲,母亲却认为她是个骗子,让她困惑不已,之后便埋葬记忆,也不再接近别人,怕再次不被母亲相信,名誉扫地。
总而言之,边缘型人格障碍看起来是一系列问题,所有一切都紧密交织在一起。起初,创伤产生的生理效果嵌入到记忆中,“身体标志物”记下情感对创伤的反应,产生Masterson学者所说的影响。因此,临床处理首先要以富有同情心、加以注意的方式处理这些现象。减少那些反应,并产生前额叶皮质的抑制作用。
接下来,需要对焦虑产生的抑郁加以处理,同情心再次成为关键。最后是不同的反应,需要单个的提出具备不同特质的应对方式。某些情况下,辅之以酒精或药物治疗可能是有必要的。
这位Dana如果在向母亲倾述的时候,能够得到母亲的理解,鼓励她走出痛苦的深渊,而不是冷眼相待,自己的面子胜过女儿的健康,也许可以帮助她慢慢恢复正常,也不至于陷入失败的婚姻无法自拔,无法和他人沟通,最终不得不回到施加虐待的配偶身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亲情的“度”到底是什么? (aaa109)
- 这样的家长真的爱孩子吗? (大山野)
- 我妈发的,我感觉的她在不高兴 (momo)
- 微信里面不喜欢的亲戚你们怎么处理 (空白)
- 论一不小心看见父母啪啪啪了怎么办 (雁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