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老婆上错床
薩薩蘇
CDMA 发表于 2006-3-15 12:41:00 此剧发生在台北市的一家新开业的五星级酒店--极乐大饭店。主角魏阳晓租了一间套房想与情妇幽会,调情还未达到高潮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偶然的打开窗帘想透透气的结果竟然是发现窗台上有一具死尸--这位老兄分明是从阳台偷爬进来时突被滑落的窗户击中,头颈折断而死。 魏阳晓并非泛泛之辈,而是国民党在立法院里的二把手,故事发生的当时立法院正在为交通部预算案进行激烈的大辩论,在这个紧要的时间里魏阳晓溜出来与情妇私会,已经是够冒险的了,而他的情妇又刚好是民进党党魁的女秘书。如此公众人物加上这等见不得光的丑事,当然不能被任何人知道。情急之下,魏阳晓就打电话把他的心腹助理皮召办找来,想给他也开一个相邻的房间,然后把死尸移动到他的窗台上,然后溜之大吉。 当然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各种人物不断开门进房,戏剧的精妙之处正在于每一个人物每一次进房来都是十分的合情合理的。然而这些合理的举动只能让魏阳晓与皮召办这对活宝要在千钧一发之际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把死尸隐藏遮盖。经常进出的人物包括酒店的经理、服务员、女清洁工,也包括那个身材性感、头脑简单、对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会大惊小怪的情妇。再加上情妇她那拳师型的丈夫,魏阳晓他那权威而又善妒的妻子,还有皮召办他那八十老母的风骚护士,己经够糟的情景自然更不可加收拾。这部戏的笑料,主要在目击我们两位男主角如何应付这群刻划得十分生动的人物,以及如何不使他们发觉房中有具死尸。相比之下,"奸情不能见光"这项剧情原素,虽然仍是"性命交关",此时,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更加有趣的是:上半场结束前,我们发现死尸其实没死--他原来是那位醋味冲天而且有暴力倾向的丈夫雇用的私家侦探。这位侦探早就查到魏阳晓与那个反对党女秘书有染,这次正想会同其丈夫前往酒店捉奸,谁知爬进窗户"卧底"时,竟被滑落的窗户砸昏,而在上半场结束前清醒过来。顺便在此提及,这个经常失效的窗户在剧中滑落不下十几二十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效果与令人捧腹的情境。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谢幕的时候,这个窗户也成了明星。 下半场的戏,由于这位侦探以及魏阳晓他那善妒妻子的加入,更加复杂多趣。魏阳晓及皮召办这对随口扯谎的活宝,在这"偷情偷出一团糟"的窘境里,更难圆谎脱身了。 《谁家老婆上错床》一剧为英国近代喜剧作家Ray Cooney(雷·库尼)的得奖杰作,1990年五月在伦敦首演后,立即哄动剧坛,成为那段时期的长寿走红剧目,更在次年得到1991年度“劳伦斯·奥利微哀奖”“最佳喜剧奖”。这个奖项是纪念当代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微哀勋爵,是英国剧坛最有声誉的年度奖项,深具国际声望。自此之后,此剧在世界各地剧团公演,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演出,效果极佳,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 在台湾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这部话剧,其演员庞大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的表演让这部戏的票房高居不下,碟片的销量也是极好,尤其是主角李立群作为台湾资深的影视剧和舞台剧演员,他的表演真可谓是可圈可点,功力不凡,收放自如,诙谐自然,潇洒之极。把一个做贼心虚,阴险狡诈的政治人物魏阳晓演得活灵活现。恰到好处的几个幽默深刻的讽刺了台湾的政党的黑暗和政治人物的虚伪和狡诈,让人看过之后久久回味,有绕梁三日而不绝之感。当然了,从角色选择的角度来看,这部话剧本身比较适合他本人的表演风格,他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如电影《黑金》,电视剧《半生缘》《故都子民》等)饰演反面角色,对这些政治人物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信手拈来,装谁像谁的程度,所以这部话剧让他来主演,导演真是选对了人。 然后想谈的就是编剧了。这部戏是根据英国著名的剧作家雷。库尼的同名剧本改编。是杨导的杰作。整个剧情连环曲折,笑料不断。上百个场景被精心的的编织得滴水不漏,在翻天的笑声中魏阳晓和皮召办这两个随口扯谎的活宝真是丢尽了脸面,戏剧冲突使得人物刻画都非常的形象生动,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固有的性格和社会角色为前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为自己的利益而奔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看似不可思议而实际上合情又合理的场面出现。杨世彭做为话剧博士,功底自然是让人翘大拇指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话剧的译名和它所产生的效果。英文原名是《Whose wife anyway?》,在台湾译作《谁家老婆上错床》,在大陆,为了不让它产生太多的让人望而生意的想像,就把它改作了《谁家老婆进错房》,这显然是两岸文化的差异,不多涉及。在台版的这部戏中,有很多的场景表达了性的内容,有很多表演和台词直指性器官和性行为,在台湾演出的效果显然是正面的,它舒缓了观众的性张力,让观众对婚外性有了更多思考和理解的空间。 但是看完多遍之后,我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几个疑问,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最后结尾的朗宁和葛护士的两个裸体和经理掉裤子的一幕。是有什么讽刺意义吗?是搞笑的笑料吗?还是想哗众取宠吧?是让这个一听起来就让人浮想联翩的剧名《谁家老婆上错床》不要太让人失望了是不是?我的看法是,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让这部话剧的闹剧成分增加,与大众的娱乐节目(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的形式接轨,让这部戏更有票房而已。是市场的需要。 还有,最后的结局显然是过于仓促了一些。随着经理,男女服务生的下场,戏剧冲突还没有完全解决,而皮召办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让葛护士什么话都不说了,其实葛护士什么都不明白呢,正常的剧情发展下去还应该有一段的。但是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侦探的事情也没有一个说法。当然,这也许正是这个剧本身要带给人们思考的方面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谁家老婆上错床 (薩薩蘇)
- #322YOUNG剧社# 戏剧工作坊招新学员 (桜)
- 公益演出 免费免费免费 (桜)
- #322YOUNG剧社# 招新学员 (桜)
- ~原创舞台剧 剧组招演员~ (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