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讲义
文化狗狗
孔夫子与《论语》 一、孔子其人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夫子圣人乎? “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也,柳下惠圣之和也,孔子圣之时也。” ——《孟子·万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夫子好学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张 》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yùn,收藏)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bì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子罕》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论语·泰伯》 夫子的功利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夫子与他的学生们 子贡守墓两个三年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论语》可能是有子(有若 ),曾子(曾参)的学生编纂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長》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材施教)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言偃)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P) 乐 参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孔子心爱的学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没有),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语之(颜渊)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嫉妒)不 求, 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 孔子晚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 》) 孔子的思想及主要范畴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行善避恶的条件 社会规范 信仰宗教 良心驱使 良心是对善的要求,要真诚。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章》 ) 孔子的孤独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硁(kēng)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於东阶,周人於西阶,殷 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吗还? (Muse Believer)
- 缪斯信徒 (文化狗狗)
- 后来这小组就没后来了? (不迟到的班机)
- 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文化狗狗)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导演系09级《外国文学作品赏析》考试范围 (文化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