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灌输正面信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来自:步予淮笙
一个本来智力正常的孩子, 如果你整天对他说 “你个笨蛋”“你反应迟钝”“这孩子就是粗心”,时间长了, 这孩子就真的会表现得比较笨, 反应迟钝, 而且做事粗心大意。 你信不信? 笨,可能是学来的。 那么,当孩子表现不好时, 应该如何引导呢? 1 就事论事, 不要急着给孩子打标签 很多时候,当孩子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缺点时,家长很容易把这个缺点扩大化,然后以偏概全地给孩子贴个标签。 比如,小孩子见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我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怎么这么害羞呢,没点礼貌,见人也不打招呼!” 在这个平常的例子中,“害羞”“没礼貌”就是我们随手给孩子打上的标签,这对孩子的内心还是有打击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社交范围本来就很小,怕见陌生人是很正常的表现。孩子并不是真的“害羞”“没礼貌”,只是家长没有正确引导而已。 我之前接触过一位妈妈,她在面对不爱打招呼的女儿时,从来不会强迫。每次见到熟人,妈妈都会模仿小孩子的声音,语气欢快、细声细气地喊一句“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然后,孩子就很开心地跟着喊。 2多说“应该怎么做”, 少说“不要做什么”。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虽然有时候话说的有点重,但也是恨铁不成钢。不过,教育孩子时的用语也是有讲究的,同一句话,换个说法,效果往往截然不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的批评埋怨,换成正面的鼓励、暗示。 比如:大冷天的,孩子不想穿外套,与其说“不穿冻死你”,不如说“穿的暖暖活活,才能跟小朋友好好玩呀”; 孩子用过玩具、绘本后不收拾,与其指责孩子“邋遢”,不如说“现在把玩具整理好,下次找的时候才方便”; 其实,家长要想给孩子时刻传达正面暗示,自己首先就得做个积极正能量的人,遇事多些冷静的思考,多些耐心,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问题,这样时间长了,你就能更好地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而不是动不动就发火。 毕竟,如果能和颜悦色解决问题的话,谁愿意大动肝火呢。

更多教育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查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高考退步最快的几个方式,千万别碰! (浙大妈妈爱分享)
- 家长访谈(要求远程养育背景) (之解之后)
- 985在读,接线上辅导 (豆友U9x1_i5BhA)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高清版本,可以打印!做好小学数学题! (安安妈妈)
- 需要大学生家教的家长可以联系我! (泅泳的小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