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忧郁的热带》DAY9
阳光不锈
“第五部分 卡都卫欧族”之十七到二十:帕拉那帮、潘塔那勒沼泽地、首府那力客、一个土著社会及其生活风格 穿梭在热带雨林的旅途,路上有着各种惊险和意想不到。森林下的世界是活泼跃动的;生活在这里的人,“紧守自己艰苦的日常作息习惯”,显得格外僵硬,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路过的人、马或者其他代步工具,其内心是惊险和不安的。行走在这个世界,看到了森林深处的土著,尝到了不一样的食物,探索到了不一样的秘密,关于工具、关于婚姻、关于家庭等等。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土著要求以金币换取与之拍照的机会,作者解释道“如果拒绝他们这种行为,或者把这种行为视为贪财或堕落的象征,则是恶劣的人类学田野工作作风。这种行为代表印第安人社会的某些特殊面貌,以一种变形的方式重新兴起。”二是卡都卫欧族各种花纹的分析和探索。“一个社会的种种习惯,整体地加以观察,会具有其个别的风格,这些风格形成不同的体系”“卡都卫欧艺术的目的是什么?……首先,脸部绘画是个人具有人的尊严;他们保证了由自然向文化的过度,由愚蠢的野兽变成文明的人类。其次,由于图案依阶级而有风格与设计的差异,便表达一个复杂的社会里面地位的区别。这就是说这些图案有社会学的功能。”可以说,每一个物什或者符号都浓缩着一种文化,展现着一种风貌,这也是人类学家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新发现的重要线索。艺术“是一个社会的幻觉,一个社会热烈贪心地要找一种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出那个社会可能或许可以拥有的制度,但是由于其利益和迷信的阻碍而无法拥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1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书思考】《忧郁的热带》DAY10 (阳光不锈)
- 【读书思考】《忧郁的热带》DAY9 (阳光不锈)
- 【读书思考】《忧郁的热带》DAY8 (阳光不锈)
- 7.15江城人文日读书社区–社会文化 打卡 (缪子文)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