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节俭悖论

Hans

Hans(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2005-11-28 08:45:1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ones

    ones 2005-12-24 21:58:00

    从长期来看,任何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储蓄。但是短期而言,在凯恩斯那里是不利的,因为消费减少了GDP。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5-12-25 01:03:38

    “从长期来看,任何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储蓄。”——

    我认为这样的增长违背人性。

    消费——或者说对物欲的追求——是增长最原始的动力,考察这个问题的时间尺度越大,越能够感觉到这一点。

  • 晓松

    晓松 2005-12-30 11:40:29

    但无钱投资,又如何增长呢?

  • 卡卡同学『弗洛Y德』

    卡卡同学『弗洛Y德』 2006-01-02 20:26:29

    从长期来看,任何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储蓄——这个单指个体来看 而消费对于GDP的作用应该考虑到整体

  • 保罗杨

    保罗杨 2006-01-02 23:57:13

    对经济系统而言,节俭并不能有所促进,因为积累和消费对经济系统都是重要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各自的重要性不同。因此就要结合经济周期来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节俭,即控制不必要的浪费会对整个经济系统有利,这是因为任何实际资源都是有限的,对资源依赖型的增长方式节俭是有用处的。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1-19 04:48:02

    “从长期来看,任何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储蓄。”——

    换一个思考角度:假设上面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就应该将除了维持生命必需之外的所有收入全部投入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储蓄,那样我们就可以预期得到疯狂的增长。想当年毛泽东带领全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民赶英超美,估计依靠的就是这套逻辑。    当然,对于这种增长,中国古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早就有了生动而准确的形容——拔苗助长。

  • ones

    ones 2006-01-19 13:05:13

    厄,不是这样的吧,这是古希腊的狡辩了吧。:) 因为在新古典经济学里,资本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角色,就像马克思那儿的劳动。增长靠资本,但是也会考虑其它因素,比如社会的福利,所以是有一个最优的增长方式的,也就是应把多少比例的收入来储蓄。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1-19 13:13:48

    在我的“古希腊的狡辩”结束之后:) 我要问你一个问题:符合“最优增长方式的”储蓄比例是怎样决定的?

    回到这个帖子的开头,那就是“你表面上是节俭了,也得到了更多的存款,但凭什么逻辑认为存款越多就有好处?”

  • cockcrow

    cockcrow 2006-01-19 13:18:20

    呵呵,“存款越多就有好处”是你自己强加的逻辑吧,当然有些这样的人,但他们不具代表性。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1-19 13:55:47

    嘿嘿!

    看来你也不赞同“存款越多就有好处”这种说法,其实你应该能够看出来我和你一样,对此持保留看法。

    我的问题:

    1)你觉得更“具代表性”的人持怎样的观点?

    2)什么地方表明我将“存款越多就有好处”这样的逻辑“强加”于人?

    3)就算我的确将这个逻辑“强加”于人,作为一个多少还算有点“理性”的“经济人”,我这样做的收益是什么呢?

  • 豆友1049238

    豆友1049238 2006-02-07 14:57:47

    我的观点反而是消费要占大头,可以用模型来证明;但这种模型在政策太复杂的环境中没有什么实用性

  • 阿倞*海纳百创

    阿倞*海纳百创 (海纳百创) 管理员 2006-02-09 18:50:18

    储蓄,不应特指私人储蓄 节俭,也不只是个人的事情

  • 卡拉是条狗

    卡拉是条狗 2006-02-11 21:45:58

    [内容不可见]

  • MISA

    MISA (微笑淡定,守候幸福花开) 2006-02-13 20:39:58

    学习中~

  • Mr☆Tournesol

    Mr☆Tournesol (真诚.善良.温柔) 2006-02-13 20:47:28

    [内容不可见]

  • 清茶

    清茶 2006-02-16 11:53:00

    好像大家忽略了一个概念: 储蓄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当储蓄的钱用于投资时才是资本金。

  • 誌℃αLīY

    誌℃αLīY 2006-02-16 12:04:03

    认同上面的看法

  • eyes on book

    eyes on book 2006-02-16 20:19:23

    我不认为,从个人、个体的逻辑推理中可以

    自然地上升到宏观的层面来套用,这是经济学中经常犯错误

    的一个基本原则。大家讨论的时候老是在微观和宏观之间

    不自觉地变换,,,,,,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2-19 12:57:53

    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效率的提高,其中主要包含两个因素:技术和制度。

  • eyes on book

    eyes on book 2006-02-19 23:02:11

    呵呵,请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的经济效率在提高了。那么作为主要的2个因素,

    技术是什么?

    制度又是什么?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2-19 23:35:58

    嘿嘿!

    这么大的问题,又没有人肯因此付钱,我才没有兴趣开这样的讲座呢:)

  • eyes on book

    eyes on book 2006-02-22 08:17:58

    呵呵,我记得技术+制度这个说法,还是10多年前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传统的教授都是讲马克思的,当然强调生产力第一,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是“技术”派。

    但是同时国内已经大肆在流行西方来的所谓“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的重要,进而坚持所谓的产权改革,可以说是“制度派”。

    于是左右为难的学生们只好灵机一动,大写经济增长需要“技术+制度”,缺一不可。 其实后来回想,这和马克思所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如出一辙。 充其量也就是这个基本原理的扩大化。理论实质并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但是只有马克思讲到了本质,后来者不过不肯深入到这个核心罢。

  • 丹意

    丹意 2006-02-22 14:55:18

    怎么兜来兜去又兜到马克思?:{      说重点,这是不是对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严重挑战?      其实,抽象地谈论制度与技术并无多大意思,这就象说“人总是要死的”。只有具体到某一社会,某一时期,某一制度,某一种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时,研究才是有针对性和意义。      所以,如胡适所说“少谈主义,多研究问题”,对以经世济用为目标的经济学应是一句良言。

  • 青苔上的时光

    青苔上的时光 (多并不意味着美,简朴也不是缺乏) 2006-02-22 14:57:08

    楼主?节俭就是你想吃5个只吃4个啊,那你的意思浪费就是你平时吃4个,有一回吃了5个,那就是一个浪费了? 你先查汉语词典,节俭是什么意思。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3-01 11:50:47

    你可能漏掉了最前面的四个字,上面写着:    “打个比方...”    在要求别人“先查汉语词典”之前,你能否重温一下汉语书写顺序规则?

  • Hans

    Hans (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楼主 2006-03-05 05:24:06

    “呵呵,请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效率在提高了。那么作为主要的2个因素,      技术是什么?制度又是什么?”——    技术这不是明摆着吗?从国外多多少少也引进了一些,顺带着也加入了世界贸易体系,这不是技术、制度是什么?难道这些也是马克思的理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559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