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O的评论

  • 2

    骨骼框架叙事内容都满分的作品,中泽工把用逻辑系统架构出来的赛博世界观作为器皿,配以各种神话科学哲学meta点子的佐料,煮出一锅能把人吃到胃撑的杂烩。100+h的游戏体验让人直呼过瘾,只能说这是一部游戏本体和受众互相进行筛选的作品,它用逻辑科学去解释了非常抽象的概念、问题,真诚建议每个理工重度宅都来玩一玩I/O

  • 2

    (7.5/10)跟随攻略。“始已终,终则始。”infinity系列的精神续作。场景配图不少,但描线过密、上色生硬、动作夸张、表情对不上语音的畸形人设实在难看;朋克风配乐和音效处理不错。注释套注释、时空对时空、叙事撞叙事、线路藏线路,复杂度远超R11的鲁班锁式世界观解谜结构即是中泽工真正的野心。然而企划导演光顾着兜住这些点子构成的巨型空中楼阁,整个故事的组织安排问题比E17还大:脚本团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人物塑造近无、对话电波跳跃、枪战戏码尴尬;B线网文水平,A线C线相对出色,E线作为构思上不亚于E17可可篇和R11悟篇的最高潮完全盖过了后续剧情,'线补充神棍又冗余。不是密集的信息轰炸就是贫瘠的内容填充,游玩体验一言难尽。反复拼接缝补又支离破碎的核心最后只剩虚无。基本算一场失败的盛大实验作。

  • 11

    此作太厉害,100h的我都不敢说彻底完全吃透,他带来的甚至超过了一般性的文学或专业书籍。这部估计就是中泽工一生最闪光的作品了,浓缩了他的所有,在文字游戏领域令人折服,用文字、系统、逻辑让你真正意义的存在于此。

  • 5

    补标,对infinity系列核心概念有补完,悬念设置不错,中泽工粉丝不可不玩的一作。然而五条线质量参差不齐,差的路线就像扫厕所的大妈代笔,所有战斗情节统统惨不忍睹,是重复游玩的最大障碍,也是造成剧本整体评价低下的最大因素。

  • 2

    但凡故事写“好看”一点,好懂一点,这世界观和构思好低得整个星云赏

  • 3

    看了遍游戏年表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观设定最复杂的avg了 塞的东西太多导致体验糟糕

  • 2

    神作,剧本作为科幻小说也毫不逊色。真正的赛博朋克.jpg 但是叙述方式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最戳我的反而是那段哲学的探讨。logout部分拖了好久再打的,有些忘记了。神话部分的科普和与巴比伦城的结合很强。

  • 2

    这游戏通关完才能懂他震撼的地方,逻辑上很硬,不过说起来他跟remember11核心上并不相同,其实也就时间的变换上有相通之处,并不认为是rem11的另类解密。另外虽然这作是中泽工的主场,但是字里行间也不少透露一股子口三才的味道

  • 1

    越体验越发感觉到e17为什么是真正的天花板了,能让玩家哪怕是快睡着了都能体会到作品的精妙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更别说最终篇那一串神转场。r11则是中泽意义上的精彩,虽然在游戏意义上不会有前者成功。而12riven和io感觉则真的是太考验玩家了,中间哪里一眼花看到结局就只能跟看漫威电影一样嗯嗯嗯点头了。至于这两部制作上的贫穷可以体谅。最后,感谢三十张前辈,感谢汉化组,能让我们体验到精彩的作品。

  • 1

    非常优秀的赛博朋克科幻作品。游戏涉及的科幻要素非常多而且非常有深度,除了太空旅行几乎什么都有了。游戏最大的痛点是碎片化叙事、层层解谜,很容易劝退,但对于坚持到底的玩家来说就是有趣刺激的解谜过程。有的设定我没看懂,需要看设定集,然而我不懂日语,等将来学日语后二刷吧。虽然I/O既难懂又不够讨喜,但作为好作品它会永远绽放光芒。任何想挑战科幻深度、广度的人都应该尝试

  • 1

    游戏整体构架可能很厉害,但人物设定实在没有出彩的地方,而且如教科书般又臭又长,我心中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能把故事情节写得这么无聊……看完B线已经没有欲望再看下去了……最初是看了r11有人推荐这部才去看的,结果怎么说呢,也许还是称之为tips模拟器比较合适。

  • 0

    通关后就懂了,这不是爽不爽的问题。

  • 0

    刷十遍可能都不能完全理解,反正我现在只理解了10%的最表面剧情

  • 0

    🥺

  • 0

    田中罗密欧、中泽工梦幻的合作,天花板的设定,勉强的剧情,神级的构思,混乱的剧情

  • 0

    9/10. 还是需要一定阅读水平和理解力的。

  • 0

    TE

  • 0

    东西挺多的,但是讲得一般。在这种adv里插入大量重复的打斗描写看的是真累人

  • 0

    准备二周目

  • 0

    我就在这里。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9个)
I/O
类别:游戏 / 文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