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评语:我尚未有所感触!
评语:死亡是没有任何形式或形状的过渡。所以这种事根本没法表述,不是凭经验就能解决的。就是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或什么都不是,或虚无。......可以说是一种更加抽象的东西,完全不同的事物。甚至都不能说不同,也不能说是另一个,因为另一个意味着同一事物中的另一种形式。”P97
评语:《相约星期二》在台湾的版本。“太多人像是行尸走肉,就算他们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睡半醒,这是因为他们追逐的目标不对。生命若要有意义,就要投入去爱别人,投入去关怀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创造一些让你活得有目的、有意义的事情。”。但愿异化态不是我们的常态!
评语:尊重生命,爱每一个人,哪怕他心中并没有给上帝留出座位。这是这本书的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评语: 这是有一个具有神学背景的哲学家所编辑的囊括了众多思想家在内的关于生死的小册子。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还文风所致,语言有些晦涩。当然,这并不影响交流,作品完成后,它就摆脱了作者的控制,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阅读,所做的就是视域融合。思考死亡,虽然不一定能克服死亡的恐惧,但并不意味着徒劳。“死亡使人能够探询生命的真谛——也就是说,死亡使人超越自身的生命并且赋予人以永恒。”(保尔·蒂利希:P143)“对尚未克服死亡恐惧感的人,是无自由可言的。自由只有一种:与死亡携手,共赴纯净之境。”(加缪:P125)
评语:从死亡的方向回头看看自己。尽可能笔直地朝向死亡,将每一天慢慢折叠起。
评语:平静安详、噪声、脱体经验、黑暗通道、光,雷蒙德·穆迪博士虽然不能确认濒死体验的科学性或者宗教性,但是,起码,让我们知道:死亡——并不是如想象中那么恐惧痛苦。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向死而生这个术语貌似是海德格尔提出来的。
最近友人过世,近距离旁观死亡,让我想起整理这个豆列来舒缓情绪,也更理性的思考,我喜欢用向死而生这个词。 看到同名的豆列已经有了,留个言
向死而生这个术语貌似是海德格尔提出来的。
最近友人过世,近距离旁观死亡,让我想起整理这个豆列来舒缓情绪,也更理性的思考,我喜欢用向死而生这个词。 看到同名的豆列已经有了,留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