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派精神分析

Viateur
来自: Viateur (西安) 2016-10-15 14:02:31创建   2017-03-15 11:24:05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法文研讨班: 研讨班I: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1953—54 研讨班II:弗洛伊德理论与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1954—55 研讨班III:精神病,1955—56 研讨班IV:对象关系,1956—57 研讨班V:无意识的形式,1957—58 研讨班VI:欲望及其解释,1958—59 研讨班VII:精神分析的伦理学,1959—60 研讨班VIII:转移,1960—61 研讨班IX:认同,1961—62 研讨班X:焦虑,1962—63 研讨班XI: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1964 研讨班XII:精...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H2O:强迫症中的缝合 Jacques-Alain Miller 译者:李新雨 精神分析的临床并不在于一种纯粹按照症状类型来分类的事实(或病例)收集。更确切地说,它是随着构成精神分析经验的特定主体位置而变化的一种建构装置。此即我们这些分析家与那些主要参考拉康教学的人所达成的一致意见。这种参考超出了简单的引用。由拉康创造的那些符号有着在实在界中的分量,它们决定了现象被登记并秩序化所基于的一个结构。因而,精神分析经验的主体...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拉康派精神分析的技术 作者:安娜•谢恩 译者:李新雨 【摘要】:本文是对一些关于拉康派技术的新书所作的回应,作者介绍了分析家的欲望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技术;分析家的欲望;压抑物的返回 诚如很多人已经发现的那样,学习拉康的理论并不必然地是一个直接乃至明显的逻辑事业。如果人们有着一些值得信任的导师,这可能看似更简单些,但是对于讲英语的人来说,导师并不总是适宜的。因为这种缺乏,许多拉康派精神分析的...
评语:浅显易懂,澄清误区!!!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Viateur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