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爱看这些

Bollo
来自: Bollo (Madrid) 2023-10-27 08:42:43创建   2025-02-01 23:32:57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帖子,网友抱怨国内商品房的户型设计不合理,不论房子面积大小,厨房都太小,储藏空间不够,餐厅没用等等。获得了广泛网友的认同。 这个帖子被另一个网友转载,该网友尤其对厨房太小这点感同身受,并很敏锐地点出了厨房面积小而客厅面积过大,这种设计倾向背后的观念上的原因:对家务劳动者(一般情况下是女人)的不尊重。顺带也提出橱柜高度太矮的问题,一般为80公分,这默认了家里的家务劳动者是身高155-160左右的女性。同样,该帖的点赞和回复都达到了上千。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回复...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为什么我说厨房的设计是一个政治问题。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说“我”不说“我”,要说“我这边”。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宇春在一个选秀节目上说(大意):不好意思,我这边真的没法把这张晋级卡给到你。而且给你就给你,给到你又是什么鬼啦!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我在巴塞罗那租的第一个房子。二房东是一对上海夫妇。住了三个月我就搬走了,押金也没退。这件事给我的教训之一就是做决定或者与人交往要相信早期的一些信号和直觉。 在我看完房,交了定金,还没搬过去的某天,突然收到夫妇里的女方发给我一条消息,提醒我上厕所要冲马桶。语气倒还算好,但是我还没有搬进去啊,怎么去你家拉💩啊? 后来她道歉说是她老公没冲。这个事说明,一旦家里出现任何问题,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的问题,而不是他们俩。哪怕是在你还没搬进去的时候。 但是当时觉得找房不容易,定金都交了,还是搬进去了。于是度过了极为难熬的三个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李敖写《老年人与棒子》的时候26岁,与今年的我同岁。中间隔着60年的跨度,时空转换,老年人依旧傲慢而自恋,只是“接棒”论成了“后浪”论。距我初读这篇文章已经10年过去了,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他当年的恶心与不屑。 “后浪”的话题出现后,群岛组织了一个“后浪时代的建筑师”的线上讨论。找了几个所谓的老中青三代建筑师代表,来讨论当今青年建筑师的问题。然而会议是被老年人主持的。且老年人意欲强势主导话题。从讨论开始前的介绍环节中,就强行为所有人戴上代际标签,通过反问大家:你觉得你是哪一代?试图让嘉宾服从自己的叙事逻辑。在大家提出不分代或不愿意将自己分代之后。主持人依旧不依不挠,甚至粗暴打断,认为这是在用“话语”给自己找借口。继而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叹今朝青年萎靡不振。总之是一句话,今天的年轻人真呀么真垃圾。 其实所谓老年并不一定是年龄大。特别是对于建筑师而言,五六十岁算是壮年。在场嘉宾就有老而不觉老,也就...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这位大姐上来连招呼都不打,我就没理她。结果她说我是因为怕跟她产生爱情所以显得拘谨……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以前语言学校的老师,她说她特别喜欢黄色。看看她有多少件单品是黄色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还可以这样,排序的时候标价一百多万,点进去一千多。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当代中国人贴春联的尴尬。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太奢侈了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毕业很多年了。其实回想在同济的时光,觉得遇到的好老师还是大多数。由于自己资质平平,所以一直也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比较大牌的老师,不管是实验班还是参数化。但是远远地围观,通过身边同学的了解,受到他们的影响是肯定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而且真正受教的还是那些温和朴实的,讲话比较具体的老师。像毕设的强老师和泳老师,就一直很感念他们。其余的像章明老师,庄宇老师,许凯老师等等,都是认真看方案跟你讨论帮你改图的。醒了老师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恶心的老师也有,共同特点是,不做具体指导,以骂人摧毁学生的自尊心来体现自己的高明。 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一种钝感,说得直白点就是比较笨。非常高明的老师说的东西我领悟不到,然后非常低级的辱骂我本能地排斥。所以遇到这样的老师,最后设计都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自我安慰就是所有的教育其实最终都是自我教育吧! 自我教育比较难的一个点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所受到影响。好的老师,稳定有效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欧盟本周通过一项决议,规定招聘者必须在第一次面试之前明确告知求职者该职位的薪水范畴,且不得询问应聘人上一份工作的薪资水平。 看到这个新闻才感觉到“薪资面谈”其实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韩国海印寺。第一次对韩国建筑产生兴趣。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1年年末,我和天宇回国。结束隔离后的一段时间,我们窝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 当时恰逢小姨的新房交付,准备装修。家里的大人说,学了这么多年设计,就帮家里设计设计吧,反正也没事干。 本来大家是不大信得过我们两个小孩子的。在他们眼里我俩都还是除了读书啥也不会的好学生。但他们自己也不懂,我们又是免费的,还是决定让我们试一试。 业主小姨一家的情况是这样的: 小姨是公务员,虽然已是中年,但性格还跟小女孩一样活泼。天宇妈妈说小姨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也爱打扮。这些都遗传给了她的宝贝女儿,表妹二十出头,跟妈妈年...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今天去西扎博物馆之前先去了旁边的 修道院,现在是Museo do Pobo Galego。展览没怎么看,被这个三螺旋楼梯震惊到了。三个独立的楼梯,通向不同的楼层,相互缠绕。楼梯很薄,每一个踏步都是一个独立的长条石头。走下来腿有点软。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说!你的衣服是不是店里偷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餐桌上垫的纸成了老板自恋的舞台。老男人比鸭子还油。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菜单上的名字叫“会飞的面”。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Bollo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