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 ‖ 阅读笔记」
阅读工具:纸书,Kindle,IPad & Iphone(网易蜗牛阅读、多看阅读、微信阅读)
阅读喜好:随笔,文学评论,艺术鉴赏,人文历史,推理..
阅读历史:
2017年 全年204本:
https://www.douban.c om/doulist/46027159/
2018年 全年104本:
https://www.douban.c om/doulist/46404319/
2019年 全年120本:
https://www.douban.c om/doulist/111327550 /
2020年 全年110本:
https://www.douban.c om/doulist/122077581 /
阅读喜好:随笔,文学评论,艺术鉴赏,人文历史,推理..
阅读历史:
2017年 全年204本:
https://www.douban.c
2018年 全年104本:
https://www.douban.c
2019年 全年120本:
https://www.douban.c
2020年 全年110本:
https://www.douban.c
2
评语:【中国】【小说】在书店第一眼就被《秋园》的装帧所吸引,不过看完这本书则是在手机上,有些遗憾。无论书的写的如何,一个短小精悍的回忆式作品是由外婆、妈妈、女儿三人合力完成的,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动了,更何况这本书写的真好,虽是普通的故事但真实的人生所带来的震撼是无穷尽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女人的《活着》,其实是千万千万个你的奶奶,我的外婆,或者Ta的母亲的《活着》,漂浮的一生因为世事的动荡饱尝着酸甜苦辣,这个家庭似乎从始至终是外婆和妈妈支撑起来的,父亲、兄弟在书中虽然篇幅也不算少但说实话也没让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不过这本身就是一本讲述女人的故事,女人的坚韧在这个故事中体现的多么充沛。我想只要你身为女性,在读这本书时,哪怕她生于1914,她生于1937,我生于1990,都能够感受到相同的悲欢与心境。另外,作者奶奶在退休后才尝试文学创作,这本回忆自己母亲的作品是她八十岁时边照顾阿尔兹海默症的丈夫,边在四平米大小的厨房用笔写完的,我觉得真的太厉害了,不能说完全是生活造就了作品,这位奶奶本身的文学天赋和文学自觉应该也是超强的,写的实在太好了!
3
评语:【英国】【美食】中国有四川了不起!扶霞女士也真了不起!何宇珈女士也真了不起!(PS:这本书的定价也真了不起哈哈)这本书是扶霞在《鱼翅与花椒》更早之前的川菜菜谱的再版,很不可思议,我一个非四川人看一个英国人写的四川菜菜谱也津津有味,扶霞的对川菜的深沉热爱真的力透纸背,让一本“菜谱”也格外的动人(特别喜欢短评中的一句话-扶霞写出了一种“情人将至的急切与耐心”),这一道道菜都是扶霞自己实验出来的,而且还是做了一些改良(主要是在食材方面,比如在悉尼用袋鼠肉代替鸡肉啥的,我觉得还是尊重本味的)我尤其喜欢这本书非菜谱的部分,扶霞很真切地的写出了她在四川邂逅每一道菜肴的故事和感受,在大街小巷探访美食的那种急切,吃下一口别有风味的食物时的惊为天人,太动人了,仿佛自己也在感受那种悸动!(PS:这本书的图片真的拍的很赞!)
4
评语:【中国】【小说】按照电视剧-原著-电影的顺序看了一遍,感觉电视剧和原著在我心里难分伯仲,后者在剧情上多了些不确定性更加刺激,前者因篇幅拓展了人设和内容但难免有些画蛇添足之处,电影载誉颇多,我倒是最不喜欢哈。说回原著,要是我先看《解密》,我估计我都懒得来看《风声》了,因为《解密》写的太烂了,我以为我在看故事会和琼瑶呢。说回《风声》我倒是第一次看这样写法的小说,第二篇章采访顾先生的时候,我都糊涂了,这到底是真实的采访还是作者伪造的纪实氛围啊,在后记的对谈中,麦家自己也谈到他喜欢“对一个故事颠三倒四的去写”,“一个好故事值得我们反复的写”,所以经过一个巧妙的场景设计,《风声》就是这样仿佛在看360°的投影,各种角度搬出来让你自己去琢磨,凡事在深度上不写透,但是在广度上写全,对于读者来说有点意思。
7
评语:【中国】【小说】 你可以解开敌人的密码,却难以解开人心的密码。这本在我看来明显不如《风声》啊。尤其是第二本黄依依的故事,满篇都是歇斯底里的爱啊狠啊,感觉解密都不是什么正事了,虽然故事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但在我也不赞同把人物写的如此疯癫然后用一个“压抑时代下的人性”一笔带过,黄依依如此天才的能力却没有了爱情就不行了,甚至最后因为爱情稀里糊涂的失去了生命,诸多选择、诸多言语都令人费解。麦家肯定不是不会写女人,李宁玉不就还行嘛,怎么到了黄依依身上就直男到不行,是魂穿安在天了吗?好看的故事尚可以忽略那唠唠叨叨、自言自语的文字风格,混乱的故事搭上罗里吧嗦的文字则将其阅读感受降低到不行。看完《风声》我还不觉得,看完这本我倒真觉得原来电视剧编剧水平可以高过原著水平也不是不可能,哪怕原著是拿了茅盾文学奖的嘛。
9
12
评语:【中国】【悬疑】陈渐《西游八十一案》系列之一。意外发现的宝藏系列,期初还真以为作者要苦心写上八十一本呢,哈哈XD这系列虽然是写玄奘用佛法参透人性,但本质上还是围绕着情、围绕着欲来展开故事,玄奘法师真乃佛门千里驹(《大唐敦煌变》里的博学更是时不时把李淳风震惊到无语,这是作者故意的嘛哈哈),推理探案、破解谜题、洞察人心,命悬一线时刻还有足够的武力值可以保命。故事营造的氛围感还是很强的,可是还是觉得有点扯,虽然古代的建造工艺和古人智慧不容小看,但是这么大的通天遁地工程,还要仿造出泥犁域的真实效果,走失了那么多的平头百姓,居然朝廷除了钱花太多之外没有别的怀疑,着实有点说不过去。另外崔钰这个男人和郭宰相比真的没啥人格魅力,就完完全全是个疯子嘛!!
14
评语:【中国】【悬疑】阅读感受非常割裂,到第四部日记出现为止,前部分觉得尚存新意叙事特别,但是后部分水平生硬的反转一个接着一个,新人物也层出不穷,作者可能要制造出悬念迭出疯狂反转的效果,但是叙事真的太啰嗦看的人顿生乏意,其实没有多么复杂的剧情由于视角疯狂转变在形式上被“装饰”的格外繁复,看到3/4处我宛如僵尸只是麻木的翻页并顺便转悠一下我的眼球,读了啥我都走神不记得了。冗长的篇幅其实可以感受到作者写作时候的真诚,但可能把控能力还是有点不够,或者和真正成熟的作者比较而言显得有些太刻意,这种故事完全不需要洋洋洒洒的424页,去掉那些没必要的剧情反转、没必要的角色刻画、没必要的“文戏”“抒情戏”,质量会更好一些。PS:不知道这位作者其他几部是不是也是这种长篇,有点想看又不敢看XD。
15
评语:【中国】【悬疑】2021年第一本读完的书是老秦的守夜者4,但是不好意思,一开始打了三星写完书评还是改成了二星。四本完结《守夜者》系列,我松了一口气(不是觉得意犹未尽可惜,而是开心可以小鞭子挥动起来催促老秦继续写法医系列)。这四本怎么说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汇聚了我的很多雷点,比如设定中二(大家都要取个外号,听风者,读心者...有名字就叫名字好吗?)、人设不讨喜(绝对男主是成长型,但是成长仅限于第四本的一部分,其他时间都是自大冲动讨人嫌,关键他还是学考古出身,公安机关办理大案要案可以允许非专业人士这么深刻的介入吗?)、剧情邪乎(前几部铺陈的那么宏大,结局看完“就着”,感觉构思上就存在缺陷,当然也夸不出虎头蛇尾四个字,因为这个开头它也不“虎”啊!)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个系列是秦明的一种尝试,但是尝试了四本我觉得他并不适合,他更适合法医系列那种写实小故事,文学性还是欠缺一些的,当然写了我还是会看,怎么说呢,我始终是相信老秦写作的诚意,所以会一直关注他的所有作品。
23
评语:【中国】【小说】蓝云舒《大唐明月》系列之六。豆瓣应该是少收录了第五本,因为娜扎的电视剧版出来我去看了原著,太长的小说就算再怎么精彩,也容易在某一个时刻让我觉得索然无味,所以第六部男女主回到长安的故事我就没再看了(如同当时看后宫甄嬛传看了百分之八十最后一本就没看下去,对大结局也没啥特别的期待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娜扎猴子一样的动态表情和许魏洲僵硬的胖脸让我代入也不是忘记也不是严重干扰到阅读感受hhh。一直以来,唐背景的言情总是让我屡屡尝试,蓝云舒大大想必是对唐历史有着比较深入(相较于一个言情小说作者来说),直接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两个彪悍人物入手写,结合真实历史还是有看头的。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梨落雾山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谁都别想管我胡乱搞产品 - 叶宴发疯版】 (14人关注)
- 「我的观影纪录 - 罪案篇」 (2510人关注)
- 【谁都别想管我胡乱搞产品 · 蛮劭发疯版】 (1人关注)
- 「条·饭」你和我的夏天,风轻轻说着.... (33人关注)
- 「2023年 ‖ 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