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叫个啥名呢
来自: 叫个啥名呢 (南京) 2019-11-15 09:52:13创建   2022-02-17 11:12:25更新
来自:豆瓣广播

龟龟的广播: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肉包子的广播:

跟着《|movie:11525673|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几个取景地游览了德国东部小城。电影在最开头有一行字,说灵感源于茨威格的作品。作家笔下时常流露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欧洲的荣光,欧洲的黄金年代,都随着战争一去不返,一个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Lz这阵子都在看这方面的作品,终于可以凑一个片单啦。 我看了有几十部吧,都是休息的时候看的。东欧这边的作品真的是cult动漫的宝藏。整体风格特别后现代,先锋作品往往晦涩难懂,对zz和生活现状具有讽刺性和批判性,故事意识流、叙事跳跃幅度大,人物造型夸张甚至...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搬运自“老表!随便看!不要钱!”小组🤗 原帖链接在下面 大家看完了可以去原帖dd哦 原帖链接在这里 突然发现了无糖小熊软糖的诅咒 哈哈哈救命啊“生日礼物”真的要笑死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鉴于有些人不认识汉字又自以为是——本文所有的背景都是在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前提下书写的。理解不了就拉倒,别觉得我们『独立女性』连戴套都不懂,OK? 昨天去上次体检的私立医院取报告,顺便想解决一下近半年的月经混乱问题,于是又挂了个号,滴,三百没了。(就这还不是主任号,主任号五百)。医生看完我的报告,问我:没怀孕吧? 这一问给我整懵了,因为半个月前体检时主任看完我的阴道镜B超后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子宫内膜有点厚,过了时间还没有下来,还是做个尿检排除一下吧。”谨慎如我,赶紧做了,还好十分钟后尿检显示阴性...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从《杀死伊芙》的专业杀手、《国土安全》的躁郁症间谍,到《傲骨之战》的律师、《西部世界》的机器人等等,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在欧美影视剧中欣赏到复杂且多样的女性角色,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西方女权运动长达数十年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批驳与挑战;是女权主义者们的努力...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美国夫人》在每集剧情开始之前,即以黑底白字提示:本剧基于针对《平等权利修正案》(ERA)展开的政治斗争和争论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出于创作和剧情需要,剧中部分角色、场景和对话均为虚构。剧情先不论,这部剧的演员对真实人物形象尽量还原,基本上做到了形似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信息时代,各类电子资源,浩如烟海。初学者,往往不得门径,易陷入茫茫林海中,乱打乱撞。本指南偏重历史与文学,不求全,只求最精、最实用,主要面向文史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一、中文电子书 1) 读秀/超星: http://www.duxiu.com 。商业数据库,科研单位一般都会订购。镜像类网站,如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http://www.ucdrs.superlib.net ,可提供免费试读,无需注册。 2)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http://cadal.zju.edu.cn/index/home#page1 。其前身为2000年发起的“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免费注册、阅读。目前有266万册中外文图书,以中外文古籍、 民国文献、老照片等为主。 3) 爱如生古籍论坛: http://forum.er07.com 。爱如生公司提供的中国古籍免费论坛,注册后可自由下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博士二年级这一年,最艰难的事情就是要准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ying Exam),也就是通过之后才可以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开始撰写研究论文。如果不通过,对不起,你前几年的课程只能帮你拿一个硕士学位。当然我现在还在准备阶段,还有四个月才考,因此整理了此文也就当是修改论文开题的思路了。 为了帮助大家撰写论文,我们人文社科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每个系都开设有自己的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以帮助研究更好地撰写论文。 我们系负责上这门课程的容老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尼基塔·赫鲁晓夫怀疑计算机是否有助于推动历史走向共产主义。尽管如此,他还是愿意试一试,定制了一台超级计算机,为苏联社会主义提供经济支持。最有才华和训练有素的苏联工程师安装了计算机,完成后请他直接测试机器。赫鲁晓夫仍然没有被说服,他决定提出一个难以想象的复杂问题:“共产主义何时会实现?”盒子嘎嘎作响,一个金属般的声音说:“在17公里。” 赫鲁晓夫笑了,把他的问题重复了一遍,说得很清楚。没有任何延迟,机器回答“在17公里”。现在,这位同志非常生气,打电话给他的工程师,抱怨这台昂贵的机器的愚蠢。技术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同路人”与“革命人”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中的身份政治 刘永明 中外文论,2019(01). 历史的肉身化(日本中野重治)———阶级论基础之上的身份政治或者身份辩证法问题,是20世纪20—3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及左翼文艺运动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同路人”“革命人”为核心,回溯身份政治话语的早期场景,通过对“同路人”理论体系在其策源地的三种张力形态、中国接受的四种主要路径以及中国革命文艺对“同路人”理论多种扬弃方式的讨论,在探索左翼文艺这一运动着的整体内部、各种要素的不同特征及其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建设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双重机能或理论装置功能,对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身份政治与“革命文学”论战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叙事是人的本性 叙事的“人为性” 故事 —— 话语 底本 —— 述本 叙事学的两种取径 所指的叙事学 能指的叙事学 一、普洛普:“叙事功能” 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100篇俄国民间故事 虽然戏剧性的人物(dramatis personae)的名称(还有属性)发生了变化,但其行...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本文节选自活动讲稿,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们正在做的一档播客,音频和文字稿同步,名叫席地而坐。订阅链接: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18148b5bf4bd8ff92ae7d2?s=eyJ1IjoiNWYyMjZjMWM2Y2FhYjI2ODE1NjdjMTNiIn0%3D%0A 公众号名字:宗城的小黑屋。 这次分享,我主要会从三个方面来说,尽我所能,希望给在场的朋友一些帮助。 第一个层面,我会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作为一个新人写作者,怎么能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作者】朱文 发起、整理:朱文 参加者: [吉林] 述平 金仁顺 刘庆 [辽宁] 刁斗 [广西] 东西 海力洪 沈东子 [广东] 杨克 张梅 凌越 [浙江] 王彪 夏季风 [云南] 于坚 李森 [四川] 翟永明 [福州] 吕德安 [湖北] 李修文 葛红兵 [天津] 徐江 [北京] 林白 李冯 邱华栋 金海曙 李大卫 贺奕朱也旷赵凝田柯 侯马 [上海] 张旻 棉棉 赵波 羊羽 夏商 西飏 张新颖郜元宝蒋波 [江苏] 吴晨骏 鲁羊 韩东 刘立杆 赵刚 王大进楚尘陈卫罗望子 黄梵 朱朱 魏微 朱辉 林舟荆歌顾前李小山 问卷与答卷 一、你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或者正在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那些活跃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舯年代文坛的作家中。是否有谁给予你的写作以一种根本的指引? 韩东:当代汉语作家中没有一个人曾对我的写作产生过不可忽略的影响。50、60、70、80年代登上文坛的作...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沈郎 29人喜欢
发表于1996年《新民晚报》“图画大舞台”,共136幅。(同题材姊妹篇《我自民间来》: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1760543/)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铅笔刀客三分部的广播:

作为平面设计师的迅哥儿(1)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小五(养生版)的广播:

集体无意识,乃是死者的国度、祖先灵魂之所。这一点至关重要 威廉•福克纳到底讲了什么?南方的衰落是因为种族歧视吗?毫无疑问。但这并不是解答的关键。南方的问题,根本上是活人与死人的问题——新出生的年轻一代人们,他们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本质上却被死人的力量牢牢支配。他们自己做不了决定,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死人在借他\她们的嘴讲话 昆丁•康普森就是这么自杀的,他的哈佛大学室友施里夫就是那面镜子,昆丁从镜子里面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后那一群模糊不清、鬼魅般的身影(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非小说情节)他从始至终没能逃离鬼魂的掌控,因为南方,正如我以前所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在内心之中。死人之国并不在地表以下,而隐藏在心灵的深层结构之中 那么,为什么死人要抓着活人不放?因为死人们从来没有得到合适的安葬,死人之所以归来,因为他们并没有“安息”(这一点也是隐喻意义上的)死去的托马斯•萨德本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变成了一种无意识形式,请注意,这种无意识形式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投射对象,即没有“安息”,因此它便会找寻各种机会进行投射,南方的年轻人便一再感受到那种莫名存在的古老力量 所以,至关重要的就是让死人“安息”,但可惜的是,现有的各类权力组织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极端唯物主义的观念让掌权者忽视任何有关心灵的因素。但是人的傲慢又何以了解并主宰自然和心灵世界? 那些没有得到合适安葬的死人终究会回来,但并不是以三流电影中那种幼稚的形式,而将以一种更强烈毁灭形式呈现,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面临最艰难的考验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倪湛舸的广播:

有个想法:网文这种动辄百万千万字的体量,到底怎么做文本分析。看到有人分析Rick Riordan的那几个神话重写系列,上来就说情节太复杂我没法summarize。我深有同感,想要分析网文,光把情节交代清楚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交代完了就没精力做分析了。要去讨论人物吧,人家文本本身就没走性格塑造精神构建的路线,至于语言层面的磨练和实验就跟不用说了,缘木求鱼的明证。想来想去只有世界观分析相对可行,要不就狠下心整理叙事结构,把超长篇的脉络真正摸清楚,然后讨论各种叙事策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临素光的广播:

关于家务中的“精神负荷”:当一个男性期望伴侣来提醒他做事时,他其实是把她看作管理家务的项目经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主讲人:陈绫琪教授(Lingchei Lettey Chen) 主持人:陶东风教授 讲座时间:2019.5.11 15:30-17:30 讲座地点:广州大学行政东前座638会议室 讲座思路:先讲解史书美“华语语系”理论的相关观点,再进行观点辩驳和个人 陈述。 引言 在华盛顿圣易路斯大学教中国现代文学。该不该把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算进去呢?由于台湾情感,算了进去。 一、“华语语系”概念的由来 1、张错, 2001年提出“华语语系文学” “以华语作为母语各区域的华文文学”。 在英语母语Angloph...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网飞的《后翼弃兵》(曾翻译为《女王的棋局》)上线以来,评分已经达到9.2分,该剧从名字到剧情走向都和国际象棋密不可分,所以打算从国际象棋的角度尽自己所能地把女主贝茨哈蒙最后怎么赢的讲清楚。 我还原了剧中比较明显提及的10盘女主下的对局,发现很多盘棋不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杭州河畔书屋的广播:

有丧友再画几个悲催结尾吗 我可以提供剧情素材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Everglow 915的广播:

无敌救星 《信条》内核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叫个啥名呢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