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的书评 (10)

徵舒 2017-11-05 19:31:23

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果要回忆起一句苏东坡的诗词,第一个蹦到我脑海里的不是那句有名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也不是“大江东去”。而是宋神宗驾崩后高太后称制,苏轼被重新起用时写的那句——“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苏东坡一直都是一个豁达的人。不受朝廷重用,一贬再贬,那就自娱...  (展开)
月迷津渡 2017-08-22 22:12:00

苏东坡的微博

苏东坡的大名想必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东坡志林》就是苏轼的博客和微博段子吧!在开篇就看到了《记承天寺夜游》,真是感动。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这首词也在初中学过,看到这首词后面的故事也是蛮有趣的!苏轼在这里表现的旷达洒脱就不必多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估计都了解。...  (展开)
巽离 2016-08-04 16:25:55

天水相接

去年在北京的时候,已经看完这本书了,每天坐地铁,从知春路到西二旗,正好十五分钟,看这类小品文正好合适。 之前有段时间翻译一篇文章 “understanding glibc malloc”,盯着屏幕时间太长,眼睛有点难受,所以就随后翻出这本书来看,第一篇《记过合浦》,当时感觉好喜欢,就专...  (展开)
巽离 2016-09-02 11:26:39

回味

看了好几遍(挑我喜欢的随便看看) 每天晚上睡前,坐在桌边,听一些奇奇怪怪的音乐,看一会儿书 每天早上收拾完,等着七点四十出门,坐在桌面,再看一会儿书 喜欢的几处: 此心飘然已在太行之麓矣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天水相接,星河满天 ...  (展开)
LYTsince1989 2015-02-24 20:32:30

接近白话文的文言文

《东坡志林》的语言轻松,读起来不吃力,除了引经据典的部分个别不懂,有注释可参考。《志林》以门类别,随手一则,或游览之兴,或读书所感,或杂学旁说,可消遣阅读,枕旁相伴,受益匪浅,然而东坡的历史观某种程度确实不敢恭维,竟然罗列司马迁二大罪,言辞过激之程度,...  (展开)
crinx 2013-04-08 19:15:26

《东坡志林》

在当当网订购了一本《东坡志林》,正版,质量还不错,作为闲暇之书。 这是一本相当于“日记”式的记述,写得轻松诙谐,潇洒自如。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个作古的仙人--东坡先生也与现代的常人是一样的,在功名与修隐之间徘徊难安。像他所记述的关于“乐天烧丹”的事迹,“...  (展开)
冯紫虚 2012-01-12 01:28:21

此版本《东坡志林》作者勘校不仔细,多处出现年号与年份的错误

才看到30几页,冯某不才,只观察到多处年号与年份错误。作者写在前面的简介里,标注的苏轼入仕、遭贬等的年份与正文里备注的年份不符,这是不应出现的错误。冯某文史不通,不知其中另有其他常识性错误,但此一处,既已寒心,初购此书,凭中华书局四字而已,至此失望之情不能详述。  (展开)
南八 2008-10-22 22:35:36

不知所云的插图

这本是和中华书局的繁体竖排《东坡志林》买来对照着看的。 此本除了有些我认为和每篇笔记毫无关联的插图外,文字是简体横排的,还有个别冷僻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编者评语。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普及本。虽然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另外一个版本,又薄又精炼,还便宜,才9元。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維夏 2015-11-25 23:17:24

读《东坡志林》有感

近日读《东坡志林》,饶有兴味。尤爱其《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读之忘神。全篇仅计八十三字,简洁得无以复加,却有涤肠荡肺之玲珑通透感,数度迷的我神魂颠倒——文言文就是能这么地风雅与性感。置身于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时代,语言的精度和纯度一贬再贬,在不远的将来或许...  (展开)
关负 2017-10-07 17:10:51

东坡志林札记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谁人念此翁。 阮籍广武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时无刘项。 途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视鼻端白,数出入息。 凡尽心处,胜解卓然。 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 养生难在去欲,苏武冰天雪地依然与胡人有子。 无事以当贵,早寝已当富。安步以...  (展开)

订阅东坡志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