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5 我™ 2014-01-27 23:52:48

    在那个礼崩乐坏欲望膨胀的时代,孔老先生会被很多人视为【猴子请来的逗比】吧。但其实孔子真的好萌哒XDDD

  • 202 小驿 2013-06-26 21:56:40

    洋人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印象,多半(if not全部)来自论语。本是断章取义的语录,却被作为中国人“哲学不求甚解缺乏逻辑性”的尾巴,实在是可笑。且不说“微言大义”以及“中国人才思敏捷”之类自矜的话,他们的东西与其说是逻辑缜密,多半也不过是话比较多而已。和夫子同时的自不必说,哪怕是启蒙运动的各位以及弗洛伊德这个老色狼,逻辑也是满嘴跑火车,碰上孟亚圣荀夫子也就是被吊着打的份。当然了,论语这东西毕竟是断章取义,解读的角度不可谓不多,所以往往解论语的书会比论语本身更好看……

  • 325 芦哲峰 2018-10-10 11:20:35

    黑格尔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批评可谓严厉,但事实确实如此,孔子的道德观不过是一种常识罢了,尊尊教诲的都是一些朴素的道理。既没有思想上的独创性,也没有哲学上的思辨精神。除了被后世统治者拿来加强统治以外,没有太大的价值。

  • 101 Josephy 2013-01-05 06:38:17

    以前高中时要求背诵,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简直当做一种负担; 现在而立之年 再通读一遍发现字句玑珠,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 74 再回首1984 2015-08-21 21:06:37

    看完论语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太聪明了,他们那个时候就认识到靠制度治理人们不能让人民心服,所以要用道德感化人民,要用道德治理百姓。但是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他们的思想太超前了,只能先以完善的制度与法律来治理国家,最后再用道德用礼仪来感化大众。否则一味地忽视法律制度的作用,只会涌现出一大批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我们祖先用了两千多年来证明,靠单纯地道德说教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宪政只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人的邪恶与软弱。与其用虚无的道德去约束复杂而脆弱的人性,不如用实实在在的制度来约束君子和小人。

  • 74 抗美慑日镇韩金 2019-04-23 16:49:45

    看了有不少评论都在批评贬低论语,有说克己复礼是蠢,也有说它是道德教条,甚至有人还喊着要打倒孔家店……偏激和自以为是的人依然不少,但他们真的认真读过和思考过论语的智慧吗?怕是人云亦云的多。我们的确不能把论语的每一句奉为圭臬、视为准则,但须知教条主义的错误并不在教条本身而是在将其当做静止的真理的人。世间没有万能钥匙,真理也是相对的。曾经有人拿一把黄金做的钥匙去开一扇带密码锁的门,发现门上没有钥匙孔后,怒而掷之于地,高喊钥匙根本不能开锁,并扬言这把金钥匙是一文不值的废物,弃而走。这个人损失了一把金钥匙的同时还得到了一套一概而论的错误认知,何其不幸啊?

  • 37 滴血诗人 2011-04-25 06:55:02

    高中。虽背诵下了全书,但觉得孔子的见识不过是些常识,认为他靠这样的东西被称为圣人是欺我中华无人。不过有几篇短文篇幅的,还是很痛快。

  • 34 Jorge 2011-04-04 15:32:02

    把整部论语都抄了一遍,耗时一周,兼得习文练字修身养性,不亦乐乎

  • 55 willothewisp 2010-08-29 23:02:12

    打倒孔家店!

  • 32 刘二 2008-10-16 14:48:56

    要把孔子想象成一个稍稍有点装刻板的油滑老头子。

  • 31 Nemooo 2014-09-11 00:04:57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23 徐钧 2010-01-04 17:00:04

    读原文。不要读后世解和现代解。原文意思已经很清晰了,部分后人反而把本来的好意思都曲解了。

  • 21 唐小万 2018-01-06 22:11:13

    孔子的政治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维稳”吧。反正我还是“吾与点也!”儒家思想确实对现在的中国影响至深,但讽刺的是好的没学好,糟粕倒是都继承了。最可爱的是他遇到欣赏的人都会感叹:“我可以和他讨论《诗经》了!”

  • 12 skylark 2010-08-12 10:15:31

    用了两个半多月,终于读完,有些道理,至今受用。 其实经典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建议大家有空都可以读下

  • 12 迷雾之星 2017-04-25 09:55:34

    3歲到100歲。中國有孔子,西方有蘇格拉底。

  • 10 山间的清风 2013-04-27 20:59:53

    这几天把道德经 论语 四书又都看了一遍 随着年纪的增长偏爱也都存在改变 20+的岁数接触的事物来讲 道德经应该是未来最感兴趣的 而论语再次翻阅肯定是我处事 与人出问题了 才得以应用

  • 15 Fal Conde 2011-04-24 21:44:09

    浩然之气!

  • 16 剑已封鞘 2017-04-12 16:55:46

    他生于礼崩乐坏的大争时代,周游列国,传播仁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的确值得学习,论语中有许多哲理,值得用一生去领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