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愈的本能》的原文摘录

  • “等我毕业以后····等我找到另外一份工作以后···等孩子长大以后····等我离开丈夫以后····等我退休以后····”事情就会变得好起来。很不幸,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在新的环境里,相同的问题总有可能再次出现。梦想不远的下一站是人间乐土,结果很快变成再次直通压力的高速公路。可悲的是,我们一直这样下去,至死方休。 (查看原文)
    欢喜心 8赞 2012-04-11 12:15:20
    —— 引自第27页
  • 愈通过运动来轻轻地激发快感的天然机制,这机制本身就变的更敏感。经常定期做运动的人除了会品尝生活的重大快感之外,也会从生活的小事上得到更多的快感:友谊、进餐、嗜好,甚至路旁行人的微笑,他们在根本上变得更容易满足。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12-11-01 19:52:44
    —— 引自第89页
  • 完全放纵情感,并不会令生命完美。情感需要负责认知的脑部提供理性分析来驯化它们,否则我们在如火如荼的行动中鲁莽下决定,很可能会损害人际关系的复杂平衡。如果没有了专注、思虑和筹划的能力,我们会被偶然而来的快感和沮丧弄得左摇右摆。如果我们不能够控制我们的存在状态,生命也失掉意义。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10-30 12:23:50
    —— 引自第8页
  • 非暴力肯定性沟通的第一个原则是用陈述客观事实来取代判断,即取代批评。说:"你表现真差劲",甚至只是说"这报告做得不好",就会立刻使对方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只是保持客观和具体,效果会好得多:"这份报告要传递我们的信息,似乎还要补上三个观点。"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11-03 21:04:39
    —— 引自第108页
  • 持续进行身体运动的其中一个特征,正是中止这滔滔不绝的抑郁杂念,最起码暂时是这样。这类思想在运动时很少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如果真的出现,只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或者脚压在地上的感觉,或者脊椎的感觉,通常已经足够送走它们。大部分进行慢跑或跑步的人都说过经过15或20分钟持续运动后,他们会到达一种状态,思想能自发变得正面和富有创造性。有些人称这种体验为"跑步者的飘飘然境界。"把你引入"流动"状态的,是在你可以承受的极限边缘坚持不懈地运动。 定期运动不仅能治疗抑郁症状,而且也可能有预防效果。在一群正常的接受观察者里,那些在研究开始时定期运动的人,在接下来的25年里患上抑郁的机会要低得多。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2-11-01 19:49:11
    —— 引自第87页
  • 当情感脑失调时,心脏会出现障碍并变得虚弱。可是最令人吃惊的是人们发现这种关系可以反过来相互影响。心脏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大脑。有些心脏病学家和神经病学家甚至认为“心脑系统”是不可分割的。 (查看原文)
    不玩刀剑 2012-07-05 11:46:20
    —— 引自第19页
  • 1、首先,辨别当下的真正状态(是疲倦,而不是饥饿); 2、其次,明白它是如何发展出来的(一种间歇的状态,当体力透支时,它会时不时地出现); 3、接着,用理性思考问题(多吃一个冰激凌只会加重身体的负荷;还有,这样做会令我感到内疚); 4、最后,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身体的状态(学习等候疲倦感消退,或者休息一会,或者打坐冥想,甚至小睡20分钟;我们总能找时间做其中的一种,这远远比再喝一杯咖啡或多吃一排巧克力更能使精神振奋)。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10-30 12:35:03
    —— 引自第10页
  • 最好的办法是先做两下深沉而缓慢的呼吸。这样做可以立即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并且开始轻轻踏下生理的"制动器"。如果想得到最大的效果,你需要专注于呼吸,直到吐尽一口气,然后让呼吸稍微停顿几秒钟,才开始下一轮的自然呼气。重点是要让你的心神随着呼气流动,跟随着它,一直到胸口某处,让心神明亮起来,变得轻柔,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在呼吸稳定以后,专注于心脏的区域10到15秒钟。在这第二阶段,想象你通过心来呼吸(如果你无法直接感受心脏,可以通过胸口的中央位置来感受)。随着你缓慢而深沉地呼吸(但是要毫不费劲),冥想,并且实实在在地感受每一下呼气和吸气都通过身体的这个关键部位。象每一次吸入氧气都滋润你的身体,而每次呼气都排掉没用的废物。想象缓慢而流畅的呼吸令身体充满洁净和抚慰的空气。想象它们帮你的身体从你给予的专注和休息里得到最大的益处。你可以想象你的心是一个小孩在一盆暖水里浸浴,自由自在地嬉戏,兴之所至,没有任何拘束或责任。就像一个被宠爱的孩子在玩耍,你只要她做回自己。你一边不断地供应轻柔包容的空气,一边看着她率性自然、生机勃勃的样子。 第三阶段要尝试感知胸口出现的温暖或扩张的感觉,并且用思想和呼吸来促进鼓励它。开始的时候,这种感觉羞羞答答,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过多年的情感虐待,心往往像一只刚刚从冬眠中苏醒的动物。首先它感到一阵和暖的春风,麻木又茫然,它张开一只眼,然后第二只,只有确定了温煦的天气不是偶然的反常后,才会一跃而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人们经常注意到自己的嘴角会泛起微笑,那好像是从胸怀的光芒中扩散出来。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10-30 18:57:21
    —— 引自第30页
  • 我们通过种种信息渠道知道,有时甚至非常清晰地知道,应怎样思考自己的处境,而且我们知道面对的时候应该抱着什么感觉。可是,问题是我们的感觉还是滞留在过去,被绑在里面,尽管我们的理性(认知)理解已经转变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10-30 21:59:39
    —— 引自第40页
  • 抑郁总是伴随着负面悲观的想法。这些念头暗中践踏自我和他人,它们涌进脑袋,令人一筹莫展:"我永远不会成功,根本不值得尝试。不行的,我很丑,我不够聪明,我真倒霉,总是发生在我身上..."这些念头可能会泛滥而且很具有伤害性。可是它们一旦在抑郁的状态里出现,通常就会变得非常自动化,以至于当事人很难一眼发现,这些念头是不正常的。它们只是心灵疾病的外在表现,而非客观事实。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11-01 19:39:55
    —— 引自第86页
  • 有三种方法能够影响气:通过冥想使其再生;通过食物和草药;以及直接通过针灸。我们通常用针灸来治疗你们所谓的抑郁。如果疗程足够久,疗效会很明显。 (查看原文)
    刘小丢_znn 2020-07-12 04:09:26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气的力量:针灸直接影响情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