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的原文摘录

  • 有人从美国回来,看见人家禁酒有了成效,就想摹仿人家,孰不知美国的酒害与中国底酒害很不相同,那里能够把他们底法子全然应用呢! (查看原文)
    runsheng 3赞 2012-04-18 22:32:44
    —— 引自第11页
  • 近几年来,欧洲大战的影响使一部分的西洋人对于近世科学的文化起一种厌倦的反感,所以我们时时听见西洋学者有崇拜东方的精神文明的议论。这种议论,本来只是一时的病态的心理,却正投合东方民族的夸大狂;东方的旧势力就因此增加了不少的气焰。 (查看原文)
    过路人 2赞 2012-02-08 21:35:15
    —— 引自第49页
  • 近代一百六七十年的历史,很清楚的指示我们,凡主张彻底改革的人,在政治上没有一个不走上绝对专制的路,这是很自然的,只有绝对的专制政权可以铲除一切反对党,消灭一切阻力,也只有绝对的专制政治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用最残酷的方法做到他们认为根本改革的目的。他们不承认他们的见解会有错误,他们也不能承认反对的人会有值得考虑的理由,所以他们绝对不能容忍异己,也绝对不能容忍自由的思想与言论。 (查看原文)
    traveller 11赞 2011-02-17 18:58:36
    —— 引自第159页
  • 后来我有一个在广西桂县的学生来了封信,告诉我说,这个话不但你说,从前已经有人说过了。 (查看原文)
    traveller 1赞 2011-02-18 20:08:59
    —— 引自第179页
  • 我们对于原因结果底判断,一定要用逻辑的方法,要合乎逻辑的判断。那事实的真原因,才能够得着。 (查看原文)
    runsheng 2回复 2012-04-18 22:25:04
    —— 引自第9页
  • 以下再说由工具主义的政府观中所得到的益处: 第一,可得到评判的标准。从上面所说的工具主义的政府观中,得着个批评政府的标准。以工具主义的政府观,来批评政府,觉得凡好工具都是应用的,政府完全是谋公共利益及幸福底一种工具;故凡能应公共的需要,谋公共的利益,做到公共的目的,就是好政府,不能为所应为,或为所不应为的,就是坏政府。 第二,可得到民治的原理。政府之为物,不是死板板的工具,是人作的,要防避他的妖怪;《西游记》中的妖怪,加害于唐僧的,如老君的扇子,青牛哪,童子哪,都是工具,只因为主人稍为大意,工具变成了妖怪,就能害人。我们做主人的人民,如果放任政府,不去好好的看守他。这种工具亦必会作怪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可得到民治主义的原理。政府这工具,原为我们大多数人民而设,使不善造善用,则受害者亦即在这些老主人。因为人类有劣根性,不可有无限的权力。有之,即好人亦会变坏。“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免不掉滥用权力以图私利了。所以宜用民治主义去矫正他。虽把权力交给少数人,而老主人不能不常常的监督他,不可不常常的管束他。这是民治主义之浅者,其深义待一涵先生讲之。 第三,可得到革命的原理。刚才说的工具是应用的。不能应用时,便可改换;茶杯漏了换一个,衣服敝了换一件;政府坏了,可改一个好政府——这是浅显的革命原理。所以在工具主义的政府观之下,革命是极平常而且极需要的,并不是稀奇事。 上列三项,就是好政府主义的引伸义。 (查看原文)
    ( TДT) 2013-05-13 21:49:01
    —— 引自第24页
  • 五四运动为一种事实上的表现,证明历史上的一大原则,亦可名之日历史的一个公式。什么公式呢? 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末,于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 这是一个最正确的公式,古今中外,莫能例外。试观中国的历史,东汉末年,宦官跋扈,政治腐败,朝廷上又无代表民意的机关,于是有太学学生三万人,危言正论,不避豪强:其结果,终于造成党锢之祸,牵连被捕死徙废禁的,不下六七百人。又如北宋末年,金人南犯,钦宗引用奸人,罢免李纲以谢金人,政治腐败,达于极点,于是有太学生陈东及都人数万,到阙下请复用李纲,钦宗不得已,只好允许了,又如清未戊我政变”,主动的人,即是青年学生:革命起义,同盟会中人,又皆为年青的学生:此为中国历史上的证据。又观西洋历史,中古时代,政治腐化,至于极点,创议改革者,即为少年学生,1848年,为全欧革命的一年,主动的人皆为一秒年学生,到处抛掷炸弹,开放手枪,有被执者,非道死戮,即被充车,然其结果,仍不能压倒热烈的青年运动,亦惟此种热烈青年运动,革命事业,才有成功之一日。是以西洋的历史,又足证明上面所说的一个公式。 反转来讲,如果在常态的社会与国家内,国家政治,非常清明,且有各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存在着:那末,青年学生,就无需干预政治了,政治的责任,就要落在一班中年人的身上去了。试观英美二国的青年,他们所以发生兴趣,只是足球、篮球、棍球等等,比赛时候,各人兴高采烈,狂呼歌曲:再不然,他们就去寻找几个女朋友,往外面去跳舞,去看戏,享尽少年幸福。若有人和他们谈起政治问题,他们必定不生兴趣,他们所作的,只是少年人的事。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读书,安心过少年幸福者,就因为他们的政治,非常清明,他们的政治,有中年的人去负责任之故。故自反面立论。又足证实上面所讲的历史上的公式。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1:41
    —— 引自章节:五四运动纪念
  • 而且印度人对于历史很不重视,印度向来没有历史,所以印度人向来就没有历史的眼光,缺乏时代的观念:后来西洋人用希腊的材料(如亚力山大东征等事),和中国的材料,才勉强凑成一部印度史。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4:28
    —— 引自章节:中国禅学的发展
  • 所以他那“触类是道,任心为修”的方法,是不靠语言文字来解说来传授的,只用许多奇特古怪的动作。例如:有一个和尚问他如何是西来意,他便打;问他为什么要 打,他说:“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又如法会问如何是西来意,他说,“低声,近前来!”于是就给他一个耳光。此外如扬眉、动睛以及竖拂、喝、踢,种种没有理性的举动,都是他的教学方法。这种举动,也并不是叫对方知道是什么意思,连作的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这样给你一个谜中谜,叫你去渐修而顿悟,或顿悟而渐修。马祖以后,方法更多了,如把鼻,吐舌,大笑掀床,画圈(圆相),拍手,竖指,举拳,翘足,作卧势,敲柱,棒打,推倒等等花样,都是“禅机”;此外来一两句似通非通的话,就是“话头”。总之,以不说法为说法,走上不用语言文字的道路,这就是他们的方法。 马祖是江西派,其方法在八世纪到九世纪初传遍了全国。本来禅学到了唐朝,已走上语言文字之途,楞伽宗也从事于繁琐的注疏;但是那顿悟派依然顿悟,不用语言文字,教人去想,以求彻悟。马祖以下又用了这些方法,打一下,咳一声,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种发疯,正是方法,但既无语言文字作根据,其末流就有些是假的,有些是捏造的,而大部分是骗人的。 马祖不靠语言文字说法,他的方法是对的,是真的;但是后来那些模仿的,就有些要算作末流了。这里且讲一个故事:有一书生,衣服褴楼,走到禅寺,老和尚不理他。后来小和尚报告知府大老爷到了,老和尚便穿上袈裟,走出山门,恭敬迎接招待殷勤。书生看了,一声不向,等到知府大老爷走了,书生说:“佛法一切平等,为什么你不睬我,而这样地招待他?”老和尚说:“我们禅家,招待是不招待,不招待便是招待。”书生听了,就给他一个嘴巴。老和尚问他为什么打人?书生答道:“打便是不打,不打便是打。”所以末流模仿这种方式的表示,有一些是靠不住的。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5:16
    —— 引自章节:中国禅学的发展
  • 禅学的方法,可归纳为五种: 一、不说破禅学既是教人知道佛性本自具足,莫向外驰求,意思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己身便是佛,不必向外人问;要人知道无佛可作,无法可求,无涅槃菩提可证这种意思,一经说破,便成了“口头禅”;本来真理是最简单的,故说破不值半文钱。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6:07
    —— 引自章节:中国禅学的发展
  • 我描写日本的现代化是在一个中央集权的控制下实施的,特别是由于一个统治日本封建的军国主义阶级所促成的。从这个阶级产生了几个维新的领袖。他们不但决定要改变什么,决定不改变什么,而且还拥有实现该等决定的政治权力。我又在另一方面指出中国缺少这样的一个统治阶级,而且中国社会组织系完全民主化的,所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只能够走一条又缓慢又费力的路。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7:16
    —— 引自章节:中国禅学的发展
  • 孙中山先生曾引一句外国成语:“社会主义有五十七种,不知那一种是真的”。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8:06
    —— 引自章节:自由主义
  • 比方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陈第先生,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的古音,证明衣服的“服”字古音读“逼”他丛古书里面,举出二十个证据来证明。过了几十年,江苏昆山的一个大思想家,也是大考据家,顾亭林先生,也作同样的考证:他举出一六二个证据来证明“服”字古音“逼”。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6:59:22
    —— 引自章节:治学方法
  • 在这种情形之下,试问是社会的标准重要?还是个人的标准重要?当然是个人的重要!因此选科择业不要太注重社会上的需要,更不要迁就父母兄长爱人的所好。爸爸要你学赚钱的职业,妈妈要你学时髦的职业,爱人要你学社会上有地位的职业,你都不要管他,只问你自己的性情近乎什么?自己的天才力量能做什么?配作什么?要根据这些来决定。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7:00:52
    —— 引自章节: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 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我究竟学什么?都是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到成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因为我没有依社会需要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到现在虽然一无所成,但是我生活得很快乐,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社会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7:02:45
    —— 引自章节: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 到了欲望来的时候,或且想到人生许多快乐的事情,就要靠“智慧”来帮助。譬如说:想到男女爱情的时候,要想到她并不是漂亮的,而是一袭漂亮的衣服中,一块皮包着三百六十根骨头,以许许多多的骨节接连起来的,以及肉和血等;到了死了以后流出了血、脓、蛆。一个漂亮的女人也不过是很难看的一堆骨、血、蛆。这样一想,什么欲望都没有了。这是以“慧”助“定”,来控制“不净观”。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7:04:38
    —— 引自章节: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 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贯连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查看原文)
    瓦塔西瓦塔 2022-03-05 17:05:48
    —— 引自章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