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钱瑗的书评 (27)

anywhere 2006-04-08 15:26:26

我的钱媛

看《我们的钱媛》花了较长时间。读读停停读读,总算读完了。 这一场集体的怀念里,“一个优秀的党员”、“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正直不阿”字句俯拾皆是,常使我误以为正在看的是张海迪姐姐的一生,为此也常常要翻到封面看看钱媛儿时的图画,确认她/他们笔下的钱媛并不完全...  (展开)
小烟熏 2005-12-15 14:55:11

幸福的钱瑗

由钱钟书而认识杨绛,由杨绛而认识钱瑗。对这三口之家喜欢得不得了,钱瑗(前缘)这个名字也觉得简单有意境。 看《我们仨》的时候,我这个八卦的女子(因为我觉得钱钟书好帅),看到他的妻子并不如想象中的美丽,他们的女儿也很平凡。 不过,在看了那些深情淳厚的文字之后,越...  (展开)
石头摇篮 2009-02-26 17:02:22

钱瑗,天堂就在她心中

这是一篇写于2006年的旧作,补存于此。那时还没用豆瓣。 以为是杨绛先生的作品,甚为欢喜,买了却发现不是,先生只作序,颇有些失望。 读到中间,发现还有一篇《关于德一——补记黎虎〈“我们仨”里的钱瑗伉丽事略补正〉》先生的,算是意外之喜。先生就是先生,短短一篇,也精...  (展开)
星星灼灼 2007-03-25 08:17:25

需仰视的你

我家住在三里河,所以每每在书中看到这个地点的时候,心中总是一片亲切。这些天读过了《我们仨》和《我们的钱瑗》之后,经过旁边的院子,总是想到这个温暖的三口之家。 也是先看的《我们仨》,再在昨天才跑到清华边上的“光合作用”拿下的这本书。当时觉得《我们仨》里钱瑗的...  (展开)
乱看 2009-06-04 13:30:29

我们仨的补充吧

只能当资料看吧。 出书应该看成是完全个人的纪念,亲朋好友间的。 对当事人是个安慰,就像汶川的那些父母说最希望有人还能提起自己的孩子,孩子被忘却是最大的痛苦。 从这点讲,钱瑗多少算是特殊的,大多数人没有机会被记得。  (展开)
Fleur 2008-06-23 06:41:42

钱瑗的梦想

两年前买的这本书,带到地 球的另一边,今天拿着它,不小心落在车站上,好在看完了,也就算了。 在旅途上新看的这遍,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因为刚刚学了师范,刚刚对主人公明可以上北大,却报考师大,有了理解和共鸣。 书中所述钱瑗治学的细节,更加吸引我,做英语教学游戏卡,本...  (展开)
Olivia Meng 2016-04-08 22:57:23

圆圆

圆圆走得早,她的父母都是高寿,母亲现在依然在世,圆圆生命长度短,但密度大,她的一辈子,超过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她没有被下放,没做过知青,她的时间没有浪费过,生命在前半生集中发光,这一生也够精彩了。 只是爱情这方面,好像一直缺失了。有过两次婚姻,都是为了陪伴。...  (展开)
雪花淡然 2011-08-02 00:25:18

社会主义回忆录

许是期望太高,有《我们仨》在前,总想着这本有着同样的妙趣横生。读完有些失望,毕竟杨绛只写了序;其它的作者不是友便是同事,不说水平差多少,辈分摆在那,能有几分调侃或轻松的口吻怀念逝去的人呢? 从工作的认真,生活的简朴,生活态度的端正……,我仿佛在读一系...  (展开)
林下 2005-10-02 22:53:18

他们的孩子

  那个女孩子,在“我们仨”里见过。没有爸爸的风流,没有妈妈的小资。很朴实。很温厚。      其实书里她也慢慢长到六十岁了。可是由妈妈说来,始终是小女孩模样。      是他们的孩子。所以才这么朴实,这么温厚。一点也不象其父其母。可是正是他们的孩子。保护...  (展开)
偶尔喜欢吃鱼 2019-06-01 21:14:29

《我们的钱媛》读后感

全文最喜欢的一段话: 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人世间留下一个空名,让不相知、不相识的人信口品评,说长道短,有什么意思呢。 -- 杨绛 其他有启发的地方: 1 父母的不言之教,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有四个人提到了这件事) 钱媛的朋友说她最感谢父母的不言...  (展开)
季小童 2019-03-06 00:07:26

尖兵钱瑗——读《我们的钱瑗》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偶然间在微信读书上面看了由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被她与钱钟书以及女儿钱媛之间的亲情所感动。钱钟书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学者,著有《围城》这本书,翻拍成了电视剧,享誉全国。钱锺书的许多事迹并不需要再通过杨绛一一赘述,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在传颂他,而他的女儿钱瑗却是...  (展开)
HeyJude 2009-03-27 16:03:47

我所知道的钱瑗

北师大 博导 骨结核 肺癌 文体学 俄语 英语 读书 喜欢西游记不喜欢红楼梦 钱杨二人前者是“大学者兼小说家”后者是“小说家兼大学者” 黑黄两只皮鞋 大书包 神采奕奕 匆忙 认真 严谨 耿直 讲原则 直率 敬师松 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 王德一 杨伟成 实用英语文体学 英国...  (展开)
greatfog 2008-08-05 13:10:13

她是钱钟书的女儿

  遵编辑的嘱托,为新出版的《我们的钱瑗》写点介绍的文字。   在一个小时里,把这本200页出头的小书匆匆看了一遍,又上网看了一下其他媒体对它的评价。可能因为评论出版日期选在了国庆前,节日里对它的评论并不多。但不出意料,几乎所有的评论都集中于“钱瑗的婚姻与家...  (展开)
alpha 2006-01-07 16:27:29

这样的一个姑娘

是啊,也许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姑娘了。 我对钱媛的印象却一直停留在她的签名上。一个“钱”字加上一个圆圈,或者如本书封面上那样,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就是那样一个聪明机灵,还隐隐带点调皮的小姑娘……  (展开)
2022-12-08 23:56:01

我所认识的钱瑗

与很早就“认识”钱钟书和杨绛不同,我新近才认识了钱瑗,而且是通过《我们的钱瑗》这本书。为了找到它,还颇费了一些周折,所幸我得到了它。这感觉好像是《我们仨》中的一家三口,在古驿道上失散以后,再一次团聚了的新生感。 钱瑗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与爸爸妈妈不同,她...  (展开)
春风吻我像蛋挞 2021-12-23 22:33:04

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与钱瑗的同学同事们共同回忆她,钱瑗的老同学回忆她,写出来一个我觉得非常了不起,见心性的事情。 通常我们知道了,或者意识到了对方读错了或者说错了一个字,一个词,也许出于不希望场面尴尬,我们不会当面指出这个错误。但是总会有意无意地强调正确读法,加以暗示。 但...  (展开)
季小童 2019-03-06 00:11:57

“尖兵”钱瑗——读《我们的钱瑗》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偶然间在微信读书上面看了由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被她与钱钟书以及女儿钱媛之间的亲情所感动。钱钟书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学者,著有《围城》这本书,翻拍成了电视剧,享誉全国。钱锺书的许多事迹并不需要再通过杨绛一一赘述,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在传颂他,而他的女儿钱瑗却是...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我们的钱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