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烟的书评 (22)

火龙果不耐受者 2008-03-11 21:55:10

冷热的突变

《世事如烟》在手法和风格上可算是余华80 年代的代表作。余华曾坦言: “《世事如烟》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往事, 是我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梦幻迷离的生活, 那时候我相信故事和人生都是不确定的, 它们就像随风飘散的烟一样, 不知道会去何处, 也不知道会在何时再次相遇。迷一样的生活,...  (展开)
AOLA 2008-12-26 00:13:12

每个人都有青涩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青涩的时候,余华也不例外。      书中收录的短片,都完成于80年代。风格很阴郁,那时的余华,还迷恋于叙事本身,迷恋于叙事和文字的作者,是不成熟的。      我们大多是从《活着》开始读余华的作品,这是一个太高太高的起点,以至于在之后的这么多...  (展开)
奇梦 2013-10-30 23:12:34

世事如烟

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就把小说的题目拿来用吧 在雨夜读这样的故事挺应景的 忍着读完第一遍,情节扑朔,不知所云,用数字命名人物是什么情况?余华如果真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实在很牛。但也激起好奇,想要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样的故事。第二遍,拿着笔,记下人物主线,等读完准备...  (展开)
welleschan 2006-04-02 12:31:15

备忘书

错过鸭蛋对鸡蛋的同城德比,买书。 叶辛“华都”,余华“世事如烟”“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孔庆东“口号万岁”,祝子平译“日本畅销小说选”(朱川凑人“花草便当”,林真理子“若能赶上末班机”,野岛伸司“第101次求婚”),王安忆“流逝”。 上课时候,乘...  (展开)
北茴 2019-08-01 08:56:12

无法握住的命运筹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余华很擅长把很细密的体验用通感表达出来,文笔漂亮。结构略显粗糙,但核心写作技法已经得到了天才式的展露。余华的笔非常有“画面感”,更准确地说是“意境感”,是一种只能靠头脑呈现的画面。(羡慕这种有机会浸在浓郁文化环境下的作家啊。) 看得出余华在试图为自己丰富的原...  (展开)
七七 2019-05-09 17:39:09

死亡的延续,宿命的悲剧

——从《世事如烟》看余华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看《世事如烟》这篇小说,我读出了浓浓的宿命色彩,以及这种宿命性死亡的延续,我将从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到死亡的过程,来表述我所看到的余华对于小说人物的生命意识。 小说开篇阴雨绵绵,在故事开始之前直接写到:一个少女死了,他...  (展开)
飞 离 2016-12-30 17:19:48

一场梦聊聊《世事如烟》

我部门有个领导叫余东,挺好的一人。 前些天有一同事问我,“他写过很多小说,你有读过么?” “啥小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我胆小如鼠》等等,都是他写的呢。” “啊!原来他就是那个著名的小说作家啊!我才知道呢!”知道这事儿后,我对他变更加敬重。 这是...  (展开)
夜渡 2018-10-02 23:34:45

世事如烟,现实如寒

一直很喜欢余华的作品,他应该说是严肃文学的代表人物了。他总是能把握住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部分。 第一本读到余华的书是《第七天》,这本书笔触荒诞而落寞,人世间全是残忍和冷酷,唯有死后的世界才能泛出一丝温暖。其实这个时候他的文笔已经变得温柔的多了。 第二本读到的书是...  (展开)
渡谣 2018-07-21 20:57:37

我眼中的先锋余华

时隔多久再一次拿起余华的小说,去感受那些光怪陆离的生活,去看看那些冷血冷漠孤独敏感却又无助的时空。从一开始接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就对他产生了莫名的喜欢,但是时间越来越就这种当时为之大火的先锋派文学,不过都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的新奇出来的宁馨儿。就想...  (展开)
无多 2015-11-14 17:40:11

殊途同归,但愿不枉此生

死亡是生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因为死亡是改变的媒介,促使我们在短暂的生命中做真实的自己,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 死亡将一切重新归零,如果人不能生而平等,那么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这平等不是恩赐,而是生命固有的。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无法逃避死亡。但是,...  (展开)
张铁钉 2014-02-21 22:20:10

那些阴暗潮湿的现实

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看到余华在书的扉页上这都是他最阴暗潮湿的故事。打开后正是如此,似乎每一个故事都笼罩着一层灰色,笼罩一股阴暗,即使是有阳光那也是一瞬之间,转瞬而逝。所有的美好似乎都是为了之后的悲剧铺垫,每个悲剧都在情理之中又都在意料之外。余华好像站...  (展开)
SickBagSong 2008-04-12 11:27:02

没有标题

从没在豆瓣上留过任何痕迹 也从没看过余华别的任何作品 写下这些,只是因为在看时,在看过后有着无法排解胸闷,堵得难受…… 但并没像我的一个朋友有着想哭的感觉,可能因为我已经不会把自己代入书中。 但握着书的手的颜色却出卖了我,像死人一样的惨白  (展开)
夏天的风 2020-05-27 04:58:28

世事如烟

世事如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阴暗的街道上幽幽不止的低沉凄凉的不停歇的声音。很多人说读完很压抑很难受,我却很奇怪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觉得读得饶有兴趣,很想知道所有人的结局。 一开始读不下去,因为数字代替人物名字,并且一整篇有超过十个的人物出现,难免会混乱,不知...  (展开)
ay 2016-08-21 17:03:06

勉强但仍有惊喜

1,“我不是什么小市民,这一点我屋内堆满的书籍可以向你证明”“女孩此刻的心情像一页课文一样单调”“她的思想摇曳地感到自己似乎是父亲手枪里的一颗子弹 ”戛然而止的尴尬和漫长的落寞,梦中不再含情脉脉,终于也不再想起。 2,“在烟整日的强灌下,她们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展开)
短剑青驴 2013-05-17 14:21:05

荒诞的命运——一切终归沉寂

荒诞,灰败,宿命,阴暗,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是戏剧一般的命运的思考?对复杂的人性的讽刺?我觉得可能都不太准确。 3和60岁奶奶的**,3对4埋在眼底的狂热爱恋,奶奶对3的温柔情愫,90岁算命先生对4的猥亵,4的父亲的愚昧与无动于衷,瞎子对4日复一日的等待,7的痊愈,灰衣女...  (展开)
永远幸福在一起 2010-01-27 19:19:01

不知道不知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世事如烟这本书 抑或是不知道如何评论世事如烟这本书里的一篇叫世事如烟的文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小说 我也从来没有看完这样一篇文完全呆滞了好久好久 也没有呆滞后有种人生观濒临崩溃绝望矛盾的复杂感觉 感觉真的不好 因为《活着》而去欣赏余华 也因为《世...  (展开)
在哪里 2010-01-13 10:51:19

备忘

 自序   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奖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车子、萍果)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朋友、死亡)   死亡叙述(卡车、撞下山)   爱情故事(夫妻、厌倦)   命中注定(两个孩子、老宅、被杀)   两个人的历史(邻居男女的不同命运)   难逃劫数(肥胖、...  (展开)
小光明 2007-09-26 21:27:55

宿命

这肯定不是余华最好的一本小说,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几个短篇各有千秋,但共通的是浓重的宿命感。这种宿命感一度令我不可自拔。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世事如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