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8 9月7日 古巴 :the extremes (上)
古巴游记很多,写的最好的还是我偶像,没有之一 http://fz0512.com/archives/891 古巴那短短的10天,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心中,被那几个人,那几件事所温暖,回过头来,也许坏的都将慢慢被过滤,只剩回忆轻轻酿的甜。总觉得无从下笔,不过还是决定要提笔简单写几句,给大家一个我眼里的,充满矛盾与困惑的古巴。 贵与便宜 古巴是我此次中美之行最贵的地方又是最便宜的地方, 而原因就在于它的双币种制度创造的两个世界。外币CUC - peso convertibly,一CUC相当于一美金的样子,所有的住宿和外国人大巴以及大多数酒吧都必须以CUC结算。于是,我“光荣”地迎来了我此次旅行住宿最贵的10天,哈瓦那住六人间11CUC,其他几个城市都没有多人间,住当地人家里开设的casa particulares,每晚15CUC。10天的住宿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想想都肉痛。 巴士也贵,哈瓦那到vinales三小时就要12CUC,vinales到trinidad更是要可耻的37CUC。哈瓦那机场到市区20CUC,打车到viazul巴士站要可耻的5CUC. 而最卑鄙的,就是原来不要的20刀入境费,今年政策改了,中国因私护照都要,但是香港人不需要(古巴的入境官员嘴上说的,没有确认过)。而离境的时候,要付一笔25cuc的机场税,实在是鄙视古巴的这一操作。 还有什么贵?一切舶来品,比如海飞丝的洗发香波要9刀;一切游客可能去的地方,比如夜总会,入场费从免费到10cuc不等,一杯酒3cuc左右,一厅啤酒2cuc。。。 但是古巴便宜吗?是的,真心便宜,即使是大家一致抱怨的住和行,也是有可能便宜的,如果你时间多且会说西语,而且恰好长得不是特别外国人(比如棕头发什么的),有可能找到黑casa,那就便宜了,当然人家也担上了责任,一旦查出就要被罚很多钱。至于交通,虽然不是古巴常驻居民或留学生不能 买便宜大巴astro,但是当地有些叫common类的车,便宜的不行,七转八转可以到你要去的地方,方法也只有当地人知道。 而最便宜的可能还是吃了,当然,前提是,你躲开游客吃饭的地方,找到当地人吃饭的cafeteria。当地货币1 cuban peso (又叫money nacional)有多便宜呢?1CUC = 24 cuban peso,也就是说,1元当地比索相当于美金4分。路边的cafeteria一般价格是:一小杯浓缩咖啡1peso ,一杯橙汁1peso,一杯天然果汁比如我的最爱tamarindo或者芒果汁柠檬汁,2peso,面包加奶酪 2peso,面包加火腿肠5peso,肉夹馍5peso,还有我的最爱各种disco(类似toast但是外形是小飞碟)6-8peso.至于冷饮呢,便宜到我每天吃到想吐,路边有卖boc de helado冷饮夹在面包里,三角形的,只要5peso。各种私人小店的球一般2-3peso一个,国营冷饮店coppelia的 话trinidad我吃到的是2peso一个球加饼干(很难吃),cienfuego更是便宜到0.5peso一个球(灰常好吃),每个人都吃起码6个球起,哈瓦那的coppelia国营冷饮店是5peso5个球,老哈瓦那中心是3peso一个球。 市内交通的话,只要你想,也能省钱。比如恶心的市区到机场,其实市区有公交车到一个离机场3公里的地方,这个公交只要1peso,然后,就慢慢徒步到机场吧。还有各种shared taxi (collectivo)还有巴士,都跟不要钱一样。这就是古巴,一个可以纸醉金迷,消费不低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国家;而同样是古巴,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开销降到印度的水平。 富与贫 这么一个两极世界自然创造了两极的贫富差距,要知道,普通古巴人月薪差不多是20-25CUC(400-600cup),当配额券上的配额用掉了,那么就要花更多的钱去买鸡蛋粮食。至于可乐、洗发香波、化妆品、电器等舶来品本来都是用CUC定价,价格不菲,我真的很好奇按照平均工资,古巴人是怎么过日子的? 答案就是旅游业和美国亲戚。 比如我住的哈瓦那青年旅社老板rolando,真的赚疯了!全古巴第一家宿舍就是他开的,他现在有一个backpackers,一个正常的casa,还在装修一栋房子,新装修的大房子里面有3个多人间,2个双人间。他的计划是在古巴不同的城市都开设rolando's backpackers.住在他的多人间,每个人是12cuc(我讨价还价到11),我住的六人间基本每天住满,旁边的5人间也基本住满,真是赚的朋满钵满。当然,开casa也是要交不小的税的,而税是按照房间数量算的,两个房间的话交300cuc的税,三个房间的话每月交375cuc的税。你肯定也看出来了,精明如rolando先是开了古巴人一般很难想到的多人间旅馆,而又钻了按照房间收税的空子。当然也不是每个开casa的家庭都赚钱,比如cienfuego,小小一个城市有300多个casa,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游客?于是税交不出的只能再关闭casa。这里我要指出一点,老傅写到需要有关系才能开casa,经过我的再三确认,不需要通关系,只要你的装修和手续都符合条件,casa随便开,只要你交得起税。 除此以外,那些taxi司机,载客到机场或者车站,拼车在不同城市间往返,一天赚的钱就是普通工人一个月赚的钱,他们穿着polo衫adidas球鞋,用着触摸屏手机,打扮和西方发达国家人无异;还有针对游客的餐厅、酒吧的服务员,挣得都是CUC的小费,他们自然也是古巴社会的有钱人了。 我遇到的每一个古巴人-我真的没有夸张,每一个人-都有海外亲戚,有的爸爸在美国,每月给他寄钱;有的叔叔在美国,每月叔叔给奶奶寄钱他顺便也要上点;有的人孩子在美国工作,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外汇。听了这些,让我默默地决定,以后如果在美国碰到古巴人,一定多给点小费,因为也许我的某个古巴朋友,就是靠这些钱在过活。 可是如果既不在旅游业工作,又真的没有美国亲戚,他们怎么办呢,我问。答案是,they are pretty much fucked up!!也正因此,我才会遇到无数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有好几次,迎面走来一个大叔或大妈,跟我打招呼,然后掏出兜里孙女的照片,说是孙女生日,问我要礼物(这个生日实在太频繁了,每天都碰到无数寿星的奶奶或者爷爷);还有问我讨要肥皂的路人,老傅写这是因为肥皂贵,但根据我的实地调查,真的是实地啊,我去凭券消费的国营店侦查过了,肥皂相当便宜,他们讨要肥皂就是为了要卖钱,事实上,你不给肥皂给其他任何东西,特别是旧衣服旧鞋子,他们会更高兴,因为那个可以卖给二手商店拿更多的钱。 欢笑与泪水 想到月平均工资是20刀,那么看到那些衣衫褴褛捡破烂的老人,还有修一个打火机挣1个古巴本土比索的大叔,我就会心里充满了内疚感:我吃一顿饭就是他们一天的收入啊,打个车就是他们一周的收入啊,住个宿就是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啊。。。 这种内疚感简直要把我逼到绝境,但是,和我们想的相反,大部分古巴人虽然不富裕,有些还极其贫穷,我并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或者感受到那种在印度或者在危地马拉山区感受到的贫穷带来的绝望和悲哀,我想,这也许是因为乐观的古巴人脸上永远挂着的微笑,那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感和舞蹈天赋! 在墨西哥,我觉得我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民皆舞的国度,爸爸教未成年的女儿跳舞,女儿长大了再教自己的儿子跳舞,只要音乐响起,全场的人就开始扭动屁股,挥舞手臂。在危地马拉,虽然广场音乐会上的群众和墨西哥人相比要羞涩许多,但是随便抓住一个男人,他马上可以给你来一段惊艳的salsa, bachata或merengue.比如危地马拉九寨沟的住宿el portal,我非常不喜欢我们探险团的向导,老催促我们快点快点,还长着一张我欠他钱的脸。但是一到晚上,音乐响起,开始跳舞,他露出了这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笑容,在看到他跳舞并带我跳后,我真心的承认他不应该当向导,他应该开个dance studio啊! 到了古巴,这种感觉更强烈了,不管是民宿的大叔,还是路边的小孩,更别提骑马的向导和酒吧的服务员了,只要他们一开嗓,就能技惊四座,只要一开跳,就能掀翻屋顶。不过我要慎重庄严地指出,女孩们,如果你不确定可以接受大尺度贴身舞的话,还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邀请跳古巴盛行的reggaeton。哦my lady gaga,我尝试过了bachata和merengue后,对自己学习舞蹈的能力有了十足的信心,因此我也没打听reggaeton到底是什么,就直接跳了,二分钟后,娇羞得立马退出,我奶奶的,那可是直接下半身贴着跳啊!害羞害羞! 各种欢乐的音乐和舞蹈在古巴到处皆有,即使不是每个人都上得起酒吧,但是每个人都会超级投入的跳舞唱歌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和擅长,和古巴的人种,历史文化,地理气候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反过来,这些艺术形式,又直接间接地影响了国民性格,让大多数古巴人都显得欢乐乐观。 除了音乐舞蹈之外,古巴人的房屋和屋内的电器也让人降低了贫穷可能带来的悲哀感。casa主人不必说了,高级家电一应俱全,毕竟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拨。而普通人的家里,我也有幸参观了,电视机冰箱什么的都有,想想凭借他们的收入应该买不起,于是问之,答曰,卡斯特罗爷爷以前常有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比如今年搞个电视机折价卖,明年搞个冰箱低价卖,后年搞个空调低价卖,只要家里两口子都有工作,基本还是买得起。再加上,古巴人文化教育素质高,家里再穷,也贴着一些装饰画或者照片,陈列着书籍报刊,屋里整理地井井有条,让人常有书香门第之感。而在印度,那种贫穷,是硬生生直白白的穷,是那种一眼望去,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机会的穷,是那种死亡可能不远、呼吸已是奢侈的绝望。 生与死 我在古巴短短十天,哈瓦那之后,来到了峡谷区Vinales,这也是一个很touristy的地方,到处都是casa,来这里的人除了爬山,去附近的海边,就是骑马奔驰在峡谷里。峡谷里处处充满“生”机,这边厢大黄牛耕着地,农民祈祷收成良好,那边厢两匹马在交配,一只公鸡追着母鸡预谋不轨。这一切让人感叹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伟大。 而就在我感叹这儿充满“生”机后,连续两天,都不得不面临死亡。 我从Vinales坐车来到殖民城市特立尼达Trinidad。到达的当天下午,出去晃悠吗,想借着夕阳斜下的光线,拍点美图。走着走着,看到一只黑色腊肠躺在路边,眼睛半睁半闭,一个阿姨在问别人狗狗怎么了。我马上凑过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这只腊肠2个小时前被车撞了,半死不活的躺在臭水塘里,一个好心人把她从臭水塘里捞出来放在纸板箱上,满身的苍蝇,而狗狗明显已经不行了,大小便失禁,还尿血。我实在是个看不得狗狗受苦之人,当场情绪失控,大叫着mucho sufrio (我有限的西语词汇实在不能应付这种场面,只能以词汇代替句子), necessito muerte, yo pago: 她太痛苦了,还是安乐死吧,我来付钱。那个阿姨也很好,说陪我一起去兽医那里。我们叫了路边的三轮车,飞驰到了兽医那里。兽医生意很好,等了5分钟才有空,这时的我,发现狗狗肚子很大,明显是有身孕,一尸多命让我难以自持,在医生打入安乐死药时,不断抚摸着和我家拉拉长得极像的黑腊肠,哭泣着告诉她那个世界很美好,她可以在那里和子女相会。 虽然很难过,但是第二天已经调整好情绪,参加了骑马半日游(好吧,我也知道,这次我骑了很多的马)。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到一个餐馆享用甘蔗鸡尾酒(甘蔗加柠檬加朗姆),在那里,我坐定休息,突然坐在我对面的向导跳了起来,我一看,地上有蛇。蛇动作飞快啊,一下子串到厨房不见了踪影。这时,厨房里的老板老婆和女儿,老板弟弟都吓疯了,拿着一根棍子到处找蛇。我倒是看着好笑,心想蛇又不会轻易袭击人,那么怕干嘛。他们找了好一会儿的蛇,还把老板叫来。这么折腾了足足有10分钟,突然,厨房的门被一脚踢开,一个耄耋老人神勇地空降大地,手里抓着那条蛇。这实在是经典喜剧的桥段,大家伙儿忙着抓蛇,各种那工具,各种找,最后,还是老法师,轻而易举地抓到了!我以为他们抓到蛇就扔掉外面,没想到,老法师就这么突然把手死死地卡住蛇的喉咙,我问,为什么不给他条生路呢,这是一条小青蛇啊,应该不咬人。老板说,会吃他们的鸡,好吧,不是我的事情,他们说的也有理,我就这么看着老法师掐到蛇不动弹,又抡起蛇往地上死命摔了几回,然后扔出了花园。 又一条生命,只是要存活,却因为触犯了人类的行为法则,而掉了小命。我前天还惊呼生命的顽强,此刻却悲叹死亡的突然。但世间轮回也许本该如此,生死之间,时间的轮轴向前转动,你与我,终究只是小小一尘土,来过,活过,走过,看过,就该随海漂走,随风而去。。。 安乐死的黑腊肠

大妈与国旗

毛驴与大爷

生机盎然的vinales峡谷

死掉的青蛇

修理一个打火机只要1个本地比索

少有的路人落寞的眼神

老人家落寞地走在街头,不知道他的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我真心地预告大家,欲看更多故事和感想,敬请期待下篇
猪蹄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终于在欧洲找到了大理-巴尔干半岛18日总结篇 (12人喜欢)
- 不抄底,又哪能了 (15人喜欢)
- 萨拉冷窝 (9人喜欢)
- 抛夫弃子单身游的喜与悲 (20人喜欢)
- 在海拔3200米的奥地利冰川滑雪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