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李翼
来自: 李翼 (苏州) 2022-09-13 09:44:01创建   2023-01-20 10:41:39更新
魔鬼身材,天使背影……(电脑页面 可点击“香港电影魔鬼辞典”各条目开头的“李翼的广播”链接 进入比较“人性化”的排版:(
4 人关注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省港旗兵:打一个可能不太确切与妥帖的比方,这相当于历史上的偏远族群,经常到中原这边来劫掠,动作迅速,目标明确。中原不堪其扰,但又很难完全解决问题,于是出台一系列怀柔政策,直至“养虎为患”。但不幸中的大幸是,此类族群即便成了气候,统一中原,还是会被后者悠久的文明所“同化”……但要是把这一系列元素,具体到《省港旗兵》的细节处,似乎又很难一一对应。更何况,这一系列拍到后面,是“港味”逐渐升级的过程,如果说麦当雄执导的第一部是以“纪实”的手法,还原最本色的乡土“豪情”的话,那第二部就成了双方合作,还拿出“卧底”这一万灵丹,而到了第三部,演员也从素人,变得越来越职业,最终成了刘德华和莫少聪来主演,不但角色气质上的说服力越来越弱,而且跟通常的港产黑道电影也没有多少区别,再接下去就只能给主角们的身份,加上更敏感的元素,才能继续维系。韩国电影拿一个“南北”问题,跟各种类型结合,可以制作出无数作品,而《省港旗兵》虽然不能简单的强行类比,但本来这么一个生猛的题材,没拍几部就“黔驴技穷”,沦落为通常的港产社团兄弟电影,这只能证明即便是在最有活力与想象力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电影在处理此类系列的时候,还是欠缺整体规划,以及充分的延展性。其实《省港旗兵》莫名让我联想起徐浩(皓)峰来,同样“简单”,本土,并认为是中式动作,或者武侠电影的极少数代表人物。但问题是,就好比“省港旗兵”动手时,一共就那么几招,抢金铺,或者最多是劫运钞车,火力强大,动作迅速,得手之后就迅速北撤……这“三板斧”再简单实用,再生猛有力,拍来拍去就只能是那样,假设《省港旗兵》后面几部还是像第一部那么“纪实”的拍,可能连第三部都拍不出来了!……当然除非是拍这些南下的狠角色,也慢慢被港式犯罪“体系”同化,然后也不再“打游击”,而是开始跟本地帮派抢地盘,不过这么一来,跟通常的港产黑道电影就更没有什么区别,二来黑帮即使始终以一种本地英雄“文化”的面目在港产片中呈现,但想来社团自尊心再强,这种“文化”终究是上不了真正的台面,也经不起太多时间的考验。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吸毒者:1974年姜大卫的导演处男作《吸毒者》,其实依然还是张彻和倪匡的老搭档打底,就连片头也是最常规的舞台“剪影”式拍法,只是把练功的动作,换成了“道友”进行交易,以及吞云吐雾的镜头。似乎很多人对于这片最大的印象,是狄龙在片中换了十四套衣服,对此我倒是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有其中一件黑色的紧身衣,袖口倒是非常宽大,挺夸张拉风,更适合演唱会时穿。跟《门徒》中双雄师徒的关系不同,狄龙的角色是个国术教练,只是之前吸过毒,但戒掉之后,下一个镜头中便又生龙活虎的,这很难不让我联想起《十月围城》里黎明的角色,开始时一直是个街头瘾君子的状态,但后面很快就“觉醒”了,成为仙风道骨式的高手,涉世未深的,可能还会怀疑福寿膏真有提升功力的奇效。倪匡的剧本完全是流水线作业,几十年如一日无“原则”的兄弟情,而《吸毒者》里最“特别”之处,便是一开始便安排王钟的角色帮“狄龙”戒毒,而后者被关在小屋里赤膊痛苦呻吟的模样,与其说是另类的慢镜武打动作,还不如说就是盘肠大战的一个特别翻版。而王钟的角色,倒还真的就是个如假包换的“门徒”,只是遇人不淑,他所隶属的神秘帮会,大佬的操守远不如月笙哥那么义薄云天。虽说杜先生也是劫人家的烟土起家,但《吸毒者》给人的感觉是斗转星移,帮会南下之后,整个“行业”的生态倒真的是五十年不变,依然是老上海特色,还玩歃血为盟,抽生死签那一套……虽然“念旧”,喜欢仪式化不是不可以,但出现在一部名为《吸毒者》的电影中,实在是非常奇怪,还不如改名叫《新八股党》为宜。更别说狄龙的角色,自始至终都“单纯”到了极点,仿佛是从只有五石散传说的古代,直接穿越过来的,但文武戏份又是极为充沛,管饱,从而让饰演缉毒警察的秦沛直接“沦为”了客串。从上述种种迹象来看,至少在那些年,狄龙对于姜大卫而言,几乎可以比作一管毒品,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但在电影“艺术”层面,却实在难以称为缪斯。不过后来因为这样那般的原因,阿尊把Tommy哥给彻底戒掉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门徒:其实这个名词,更为人所知的说法是门生,以及接近介绍信功能的门生帖,它不仅存在于帮会之中,就连科举时代,中第的也自称是那届主考官的门生,可见中国人对于“师承”关系的重视,夸张到何等地步!《门徒》不妨视为1974年姜大卫导演的《吸毒者》的某种延续。监制是陈可辛,好在这边的毒品交易要是出国门的话,一般就是泰国,而不是美国。不然的话,按陈导的电影套路,应该会让刘德华和吴彦祖这对贩毒“师徒”直接杀到美国,向老美的“绝命毒师”宣扬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同时这部电影也延续了尔冬升导演从“处男作”延续至今,对于资料搜集的重视。但至少我个人认为,真实资料的呈现,固然重视,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角色口述层面,则有点初级阶段,也就是说,除非将资料“不着痕迹”的化到剧情本身,才是真正派上了用场。这一点不限于所谓现实主义题材,包括历史,本土功夫电影皆是如此,因为电影毕竟不是纪录片,观众也不都是来上课受教育的。同时《门徒》也跟2000年的《毒品网络 Traffic》不一样,算不上以不同色调和风格,全景展现毒品交易涉及到的正反,各个环节势力的电影,除了张静初和古天乐饰演的“受(施)害者”外,最大的笔墨还是放在刘吴这对“恩师”与“门徒”身上……但一方面,编导并没有将“门徒”的概念扩大化,比如让吴彦祖的角色,同时也成为尔冬升亲自饰演的警界高层的门徒,而另一方面,出于正能量的考虑,卧底这个概念早就被滥用到味同嚼蜡,从而影响到“门徒”这个主概念本身的口味。于是刘吴这一对“忘年交”,与其说是一对师徒,还不如说是港片中无处不在的兄弟。而片中虽然有表现刘德华角色对于吸毒者的看法,认为跟自己贩毒无关,有需求就有买卖,天公地道,这种辩解当然是自欺欺人的。但就跟资料搜集一样,这种人物塑造只停留在口头,假设刘的角色因为某种原因,被安排不得不跟古天乐饰演的吸毒者在一起,刘起初当然刻意掩饰自己真实的身份,而这两人之间“恶与更恶”的互动,想来会比刘跟自己的门徒兼卧底吴一起,更有戏些。当然话说回来,卧底题材虽然有点“烂大街”,但并不意味着就没可能再有新意,比如刘德华的角色想金盆洗手,全身而退,那身为卧底的“吴彦祖”,以及警方高层“尔冬升”,在证据还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刘跑了,会做出什么常规或非常规的举动呢?想来这才是一种最基本的角色抉择,与最起码的戏剧性呈现,而不只是永远的港式卧底“兄弟”情。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边城浪子:这部古龙的小说,主题是武侠故事再常见不过的复仇,不过因为叶开这个“阳光灿烂”到有些“刺眼”的角色,而显得特别。但问题是,一个身背血海深仇的武侠角色,决定不复仇,不管他的心态为何,都很容易变成一个宗教故事,或者是“不失迂腐”,甚至不近情理的“正能量”物语……因为一般来说,作者要表达这种主题,通常需要描写的是一个执着于复仇的人,最后为何会放弃的转折,而不是将一个人的两面,分割平摊到两个角色的身上。而另一方面,当傅红雪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再回顾之前为了复仇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历练”,这本身确实是有莫大的荒谬在,然后这种人生的荒谬感,只有发生在故事的中段,可能才是有真正的意义和效果的。此类设计,不过是人设,或者所谓的局,都跟《绝代双骄》太过相似,但这样让双胞自相残杀的算计,跨度年份实在太长,会遇到的变数实在也太多,所以即使在一个粗疏的武侠故事里,也同样显得很是刻意,而不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诡计。1993年的电影《边城浪子》,虽然还有一版重剪的《仁者无敌》,但两者之间的区别,更多是在所谓最后的大反派设置上,至于上述说到的问题,似乎从一开始也没有想去解决。叶开与傅红雪这一对双雄角色,从人设本身,甚至可以用《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林平之来套,前者天生一个浪子,不会局限于江湖纷争,成天想着退出,而后者不管是身体,或者内心都有残缺,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背负的也不只是家仇,而是除了自己的心魔外,更被那如同岳不群一般“狡黠”的命运所愚弄……另一方面,狄龙在1977年的《明月刀雪夜歼仇》中就扮演过一样的角色,只是当年可能为了顾及形象,而没有表现得像小马哥一般跛脚,而16年后再度扮演,他和此片编导陈勋奇的搭档,其实倒是让我想起同年另一部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新碧血剑》,同样中年开始发福的李修贤饰演金蛇郎君夏雪宜,元彪扮演同样有点“没心没肺”的“小捕快”袁承志,两人都有血海深仇,只是面对的态度不尽相同,小说中夏雪宜没有正面出场,而在电影中却是实在出现,更是和袁承志成了“忘年交”,但这一对也跟叶开傅红雪有一样的问题,就是港片中太爱渲染兄弟情,比起男女之情还要泛滥,似乎从来都不需要解释,而是跟男人的本能,或者第二本能一般,但为了这一点,常常忽视了角色彼此的个性,也不关心相互间的影响,或者自我的改变,最多是在“情义两难全”的所谓两难时,表现出一种甚至有点假惺惺的痛苦抉择,并且一厢情愿,几十年如一日的以为这种抉择,就是最典型的戏剧冲突本身。电影《边城浪子》是到内地拍摄,展现出两端都是荒原的长街氛围,最后还一通爆破都给毁了,但外景跟内景之间的风格割裂比较严重,包括开场那段雪景决斗,整体感觉甚至会联想起1984年邵氏的《新飞狐外传》,而不像我之前提到《唐朝豪放女》时着重指出的从室内棚景到室外实景的衔接与过渡。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扒手:1986年洪金宝监制,岸西参与编剧,姜大卫导演的《听不到的说话》,聚焦的是一群少年扒手,更特殊的是,其中大多既聋又哑。看起来这片跟同年同母异父的兄弟尔冬升导演的《癫佬正传》,都关心社会边缘人群的,但感觉《听》还是有点跟通常的港式帮派电影类似,甚至有点避重就轻,用聋哑来“博同情”之嫌。片中有22岁就“黑口黑面”的刘青云,14岁青涩无比的樊少皇,以及23岁就开始演团伙小大佬的张耀扬,感觉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就是在重复演同一类角色。而其实本片中除了还有黄斌外,印象让人最为深刻的还是马斯晨所扮演的“小”姐大香鸡……但也恰恰是这个角色,让我觉得此片有点避重就轻。原因在于,可能跟“一楼一凤”类似,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糊口而“失足”的话,当然情有可原,可要是利用别人赚钱的话,那再用传统伦理来粉饰,都不免让人唾弃。而马斯晨是一个很特殊的演员,她的面相很成熟,甚至有点沧桑,但身形又非常小,始终跟个小女孩般。于是片中这个聋哑小团伙,看起来是以她为首,但似乎大家又是很平等的,所以说她理应是大姐大范儿的,但又因为个人的气质特别,显得很小,同时也更容易让人同情,而不是“敬畏”。《听》中虽然还设置了一个拉皮条的,却跟这帮小孩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系,而刘青云的角色之前替人顶罪,出狱后跟马斯晨一帮人不打不相识,甚至后者对他渐生情愫,而刘的角色误信朋友,别人却当他是傻瓜,于是也是港片中再典型不过,让人同情的角色,但问题是,他在影片后半段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恰恰跟那种充当聋哑扒手团伙的“保护伞”,又靠TA们赚钱的家伙,只有人设上刻意的区分,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另外此片监制洪金宝早在1982年就拍过《提防小手》,主角就是他和陈勋奇组成的扒手小搭档,此片延续洪金班动作片的诙谐幽默,再加上有叶德娴饰演的自称警方卧底的角色,似乎很有“改邪归正”的教化意义,不过片中这对搭档还有位上了年纪的师父,这显然是个不易处理,极可能“脸谱化”的角色,而且片尾处也打上了字幕,说明片中角色之后都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如果这换作是新世纪后的合拍片,相信会被习惯性认为是无奈而加上的字幕。而类似的师徒扒手关系,在吴宇森1991年导演的《纵横四海》中也有让人难忘的设计,其中二男一女主角小时候被养父训练在电车上当扒手,当时想偷的还只是钢笔,而不是日后的名画,同时三人还有一个当警察的干爹。但跟《喋血双雄》《辣手神探》这样的代表作相比较,不免有些讽刺,因为曾江朱江所饰演的角色,难道不正是最应该“惺惺相惜”的吗?为什么老成了长辈后,就泾渭分明,势同水火起来?再加上如果说吴宇森作品分为前期的喜剧,和后来的枪战,那《纵横四海》的“类型”显然是夹在其中的,既有那种极为标榜的欧式浪漫,同时又夹杂最平民化,甚至有些粗俗的港式笑料。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李翰祥:李大导演代表作等身,似乎也跟“梅”有缘,不仅是黄梅调电影的一代宗师,也崇尚梅兰竹菊式的传统文人雅趣,同时不管在朝或在野的风花雪月,也是他的心头好,不过风流归风流,一不小心,也有中杨“梅”大疮之虞,比如一再被提及的传闻中的同治爷……所以倘若非得在李大导演的电影里找出一部最典型代表作的话,我个人会选1973年的《北地胭脂》,此处当然不是指后来所谓的北姑,而在这部李导标志性的三段式影片中,是以一家百花楼为叙事“原点”,如果说第一段还是很切题,也套路的逼良为娼的故事,接下来的两段,便开始“神游太虚”,一下子跳到了同治爷和正德帝的风流往事那去了。这还不算,10年后的《皇帝保重》里,李导演又把同治爷那段,添油加醋,重新剪辑成了既《袋中春》《春色无边》后的第三单元。更别说又过了6年后,也就是1989年,李导与内地合作拍摄《一代妖后》,叒把杨“梅”大疮的故事给拍了一遍,如此梅花三弄,也足以见识他的趣味与癖好。其实李导演的这种叙事手法,或者说几乎“闪而不回”的“剪辑”手法,跟历史小说家高阳的“春秋笔法”也是一脉相承,常常是主线写着写着,就提及一个典故,而这个典故可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一条注释可以打发的,而是会越扯越远,最后反认典故为主线,也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小说这么写,倒是无伤大雅,但电影这么拍,只会越来越散,跟聊天一样,聊着聊着,就忘了最初的话题是什么了。李大导演要是偶尔这么拍,“放纵”“放松”一下倒是无妨,但他后来不管什么题材,老这么拍,以他当年在中国香港及台湾影坛的地位,至少在我看来,是树立了一个不太好的典范,之后的港片更加松散碎片,在内容上自我放飞,追根溯源的话,其中肯定是有李大导演的一份功劳和苦劳在的。再举一部同样颇具代表性的,是1977年的《乾隆下江南》,其中真正下江南的戏份,同样只有最后的三分之一长,整个故事就跟一部乾隆简史般,得从雍亲王围场喝鹿血强“宠”李佳氏讲起,然后生下弘历,再讲幼年的他救了被黑熊袭击的康熙,雍亲王从而“父凭子贵”,这还不算,更发散的是,明明后面几部里的君臣斗智,都是以李昆饰演的刘墉为主,却在这之前又硬塞了井淼饰演的纪晓岚妙解“老头子”,纵观李翰祥导演的四部乾隆电影,感觉真正贯穿的反倒不是刘永李昆姜南这样的“古早”“铁三角”,而是新加坡谐星王沙以不同角色与口音,在整个系列中呈现出的“形散神不散”的表演。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潘金莲:潘老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及中国香港电影中的地位,随着时代观念的变迁进步,起初应该是跟猪八戒齐名,然后是能与孙悟空比肩。这前半段当然是因为两位都是在情海欲壑中打滚,是世俗趣味的绝佳代言人,而到了后来,打滚的摇身一变,便成了弄潮儿,潘老师和孙悟空一样成为反抗封建压迫的民族英雄,英雌式的角儿了……我无意挑战这样的历史定位,和是非荣辱,只是觉得此中也不免有很大的偏颇之处。不管是在《水浒传》或《金瓶梅》,潘老师起初都是因为不被大户老爷的正妻所容,后者为了泄愤,将她嫁给了有三寸丁谷树皮之称的武大郎,从而拉开了“被嫌弃的一生”之序幕。这当然是一种很特殊的“包办婚姻”,而且除了矮脚虎王英跟一丈青扈三娘这对外,不易找到异曲同工之悲。也就是说,这样的肇端,似乎是刻意为之后的悲剧作铺垫用的。再加上,通常对于武大郎的印象,都是极为善良纯朴,特别是李翰祥导演的几个版本中,都有被一帮小孩围着唱儿歌嘲笑,但他毫不生气,继续保持着“职业性”的笑容。此类性格的人,如果突然天降“仙妻”,一方面是不敢忤大户妻的意,另一方面也应该明白就算是祖上积德,但眼前的“尤物”也可能是自己此生无福消受的。也就是说,如果设置武大郎是个很有男性基本自尊的角色,就不应该是被孩童嘲笑而无所谓,当然也有那种在外面看起来很和善,关起门来对老婆很凶的男人,但这种所谓的复杂性格,似乎早就是武大的小身板所难以容纳的。说到底,武大郎这一人设,在对老婆跟人通奸这事,不应该反应这么大,而是理应早有思想准备,甚至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再说武松,在后来的一些版本中,他都被认为是辜负了潘老师的一番“美意”,特别是在《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他甚至还有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版本,向组织上举报了这个“破鞋”。但这其实不是关键,问题是武松在这整个事件中出场的时机,起初他因为私斗跑路,于是武大郎迎娶潘金莲的时候,他不在场,之后因为潘有意于他,于是他警告后又离开。也就是说,不管是起初应不应该娶潘,以及之后如何处理通奸的事,需要他给出关键意见的时候,他都“恰好”不在。这其实是比武潘这段“包办婚姻”,还要刻意的笔法。而武松这一角色,之所以让人记住,想来只是因为打虎,但这打虎跟后来的情节有什么关系?除了让他成了都头之外,难不成潘老师是个“母老虎”式的人设吗?之所以有以上这样的“思辨”,只是想说传统小说中很多桥段,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围绕一个核心而服务,从而显得刻意,漏洞百出,而中国香港电影中那么多版潘金莲,包括“摩登”的版本,除了为受压迫的女性叫屈外,真正在让传统故事系统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其实是屈指可数,和极为单薄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英雄本色:之所以要把小马这个角色说成是最标志性的负面例子,因为这么一个一条筋的角色,据说在拍摄过程中一直被加戏,最后成为观众最喜闻乐见,最光彩照人的人物,而张国荣的角色,一个夹杂在职责与亲情之间的人物,本来他应该是个复杂有戏的角色,最后却成了三“兄弟”之间最缺吸引力的那位。这就是说,因为某种原因,华语电影里只钟意那种一门心思的简单角色,而排斥那种内省,痛苦,但又有戏剧光辉的稍显复杂立体的人物。这可能是这边的电影除了缺乏系统思维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而导致故事内容常常大而无当,或者幼稚成性。关于小马的角色,还有很多不太合理之处,比如为了帮豪哥报仇,于是去枫林阁大开杀戒,这当然是最华丽的一场戏,但问题是,豪哥没有死,只是被关了起来,这些台湾人只是出卖了豪哥,因为这样级别的仇恨把整帮人都斩尽杀绝,是不是有点“报仇过当”?另外虽然他中枪瘸了腿,但因此他就得落魄,替人洗车吗?小马难道没听说过江湖上还有一位身残志坚,名唤跛豪的大哥吗? 为了解决上述人设方面,以及整体逻辑,情感表达的问题,特为把《英雄本色》的故事修改如下:弟弟阿杰早就怀疑豪哥是黑道,豪哥也知道弟弟在怀疑他,但表面上兄弟俩都不点破。豪哥一方面想早日金盆洗手全身而退,另一方面还得防备弟弟,在这之前被他揭穿自己的黑道身份。小马不再一出场就是豪哥的生死兄弟,而是老大派过来盯着豪哥,甚至命他在不得已让豪哥的黑道身份暴露在警察弟弟面前,以此断了他洗白的妄想。小马表面荒诞不经,但做事绝不鲁莽,他羡慕,甚至有点妒忌阿杰有这样一个大哥。一次帮派火并,宿醉的小马不慎被对方打瘸一条腿。豪哥想跟老大说小马负伤是为了救自己,小马拒绝做这样的假英雄。瘸子在帮派里受到歧视,毕竟他只是个没有做老大野心的小弟,他自己想脱离帮派,老大也不想再要这个瘸子,但小马反倒借此洗了白,此时换成豪哥羡慕他,甚至开玩笑说,早知道自己也应该打断一条腿。同时,阿杰在线人的帮助下掌握了帮派的内情,豪哥看来这次无处可逃。洗白的小马本来可以置身事外,但意外得知消息后,他义无反顾的重返帮派,掩护豪哥离开。两人的行踪被老大发现后,小马甚至为了豪哥,开枪把老大干掉,最后以“跛豪”的身份被阿杰逮捕,而豪哥的黑道身份依然没有被揭穿。最后亲兄弟俩见面,氛围依然和谐,尽管内心各有各的焦灼。豪哥面临戏剧性的两难选择,到底是应该袒露自己的身份,还是不要辜负小马的良苦用心...最后他选择对阿杰坦白自己一直是黑道,但阿杰只是回应一笑,似乎以为大哥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跟自己开玩笑,说冷笑话,大哥身份之外的一副逗逼本色。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英雄无泪:1983年拍完的此片,因为吴宇森导演跟嘉禾的矛盾,而一直被雪藏,直到《英雄本色》成为“黑马”之后,才被当成他的另一部“英雄片”上映,不过票房依然很不堪。只是不知道,如果当年《英雄本色》原名为《流氓大亨》的话,那么此类电影会不会被归纳成“流氓片”?感觉《英雄无泪》,跟《喋血街头》,甚至是后来的《风语者》一样,才是吴导最喜欢拍的电影,当然三部片子还有个更大的共通点,就是票房滑铁卢,还都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前两部与其说是所谓的枪战片,还不如说跟《风》一样都是战争电影,而且除了《喋》的开头之外,都跟香港没有关系。特别是《英雄无泪》,更像是张彻电影那种去小山坡拍的场景,怎么野路子怎么来……有评论说此片中的父子人设借鉴了《带子雄狼》,我个人觉得很牵强,毕竟高雄角色的儿子,并不天真,而是个久经考验,把战场当过家家玩的“小鬼”,当然枪战中的小孩,这也难免会让人联想起吴导在《变脸》中对一场戏的处理,据说他是力排众议,要给小孩带上耳机,这让老外主创都不太能接受。想来也能理解,这种枪战中的耳机桥段,一般都是当成喜剧场景来处理的,而小孩在这种片子里的作用,有时更应该像《杀死比尔》一样对战双方看到小孩闯进来,于是假装休战,避免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而不是像吴导那样,认为只要有了小孩,以及耳机中《绿野仙踪》的音乐,一切都会立马变得浪漫化……当然这种把枪战当战争片来拍的做法,现在依然被继承,甚至发扬光大了,不管是发生在香港的警匪之间,还是在海外的撤侨事件中,甚至能打破吴宇森导演此前一玩此招数,就成票房毒药的历史规律,成为爆款大片,这种能够打破规律的票房,甚至是口碑的“奇迹”,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与揣摩……当然《喋血街头》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高雄的角色之所以当雇佣兵,是为了事成后得到美国的绿卡,至少是给儿子的。虽然这一目的本身,就跟片尾那个美国人的自我牺牲一样,浪漫到都有点不太现实的地步,同时片头讲的金三角毒品问题,在后面的片中几乎就没有再涉及过,完全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药引”,但这样一个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去美国的“理想”,可能就此在剧组中一个21岁的泰国翻译心中留下了种子,此人在本片中还负责统筹,以及编剧。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程刚:程刚1969年导演的《豪侠传》,前半部分颇有《七武士》的端倪,可惜有太多人会把《七武士》拍成《西游记》,特别是那些习惯沉溺于塑造乖戾反派的编导。而《七》《西》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之前强调过多次,《七武士》是“没有”反派的,反派跟群演的地位相当,矛盾都做在“人民”内部。而1970年程刚的《十二金牌》,将原本一个昏君奸臣,与名将的故事,变成了江湖阻截“驿使”的传说。我个人不愿意相信这是倪匡的初始创意,毕竟他给邵氏写了那么多行货,也不意味着“必有一得”。更别说这故事和《十四女英豪》一样,都没有去试图解决庙堂与江湖的双线关系(当然这有一点苛求,毕竟三四十年后的《卧虎藏龙》《龙门飞甲》等片在朝野的处理上,也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别说《十二金牌》意外的有一种高级黑的感觉,特别是结尾对于演义和历史的处理,只会让人觉得江湖中人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当然如果把《十二金牌》和《十月围城》相比,我还是觉得前者要胜过后者至少一个档次,而这样的比较中,毫无半点时代的滤镜作用。另一方面,程刚导演虽然以所谓的社会写实电影扬名影坛,比如剧本被后来麦当雄翻拍的《三狼奇案》“沿用”的《天网》,以及比起日后林岭东的代表作《监狱风云》来也毫不逊色的《八万罪人》,但此类“现实主义题材”留给程刚,以及后来者的空间,极为狭窄,倒不是指片中“男盗女娼”与“道德教化”齐飞共一色的“杂糅”,而在于不管是《八》或《监》,都永远更愿意停留在一时的意气与情绪上,而无法平衡好对于制度的抨击,和个体特例演绎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后来的《监狱风云》则完全抛弃了对制度本身的探讨,只剩下了纯粹人为的善恶冲突。我个人认为程刚导演拍得最好的还是赌片,不仅是由于《赌王大骗局》开创了港式赌片的先河(就算是在《豪侠传》里也给谷峰安排了赌戏),而是他真正将章回式的故事结构,兼容在一部120分钟的电影中,而不会像后来的港片编导那样,面对一部部章回式的小说“巨著”,完全束手无策。而且日后以王晶为代表的港式赌片,和《赌王大骗局》相比,都不应该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而是不入流与登堂入室的区别。就算是日后他在中国台湾拍摄的《扫荡大赌场》,也是用了前面一整部电影的内容,来铺垫最后的局,就算称不上有多么惊艳和反转,至少这份耐心与机巧,是几乎所有港台导演所不具备的……当然也不是说程刚那些常常自编自导的作品,已经趋于完美,或者超越时代,毕竟跟几乎同时代的日本导演相比,不管是古装,或者像《天国与地狱》那样的现代都市“传奇”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也太爱搞人海战术,似乎不如此,就无法彰显当年邵氏的人才济济,从而让剧作也可能沦为“高手又见高手”的陈旧套路。不过对于我来说,程刚导演的作品,就如同李行导演的《秋决》一般,是种难得的惊喜,至少证明在那段时期,还是有电影人在剧作与人设上进行深耕与创新,尽管可能是独木难支的“非主流”,也没准因为山中(一时)无老虎,猴子(永远)称大王,但不管是非成败功过荣辱,曾经的努力和突破,永远不会被轻易消弭与忘记!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李碧华:据说李碧华老师跟赌神高进一样不拍照,对坊间“流落”出来与张国荣的合影也予以否认,这种与电影有关,又跟照片无涉的“公众”人设,惹人遐想,却也不失刻意。她笔下的人物与氛围,都离不开一些关键词,比如:时代,穿越,轮回……这仨关键词看似有所不同,却有高度共通之处。轮回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宗教加遗忘式的穿越,而穿越本身其实在科学上(至少目前来说),也只存在于假设之中,毕竟难以想象,如何才能突破光速的极限……中国的宗教在这一点上,也尽可以说自己其实始终走在了科学的前端,只是后者一时间难以跟上或理解。而不管是穿越或轮回,都意味着时代得像跑马灯一般,让个人目眩神迷,难以自处。不过,归根结底,李碧华老师个人承载的,是港人对于正北方这块“大陆”的那份“想象较记忆更清晰,知识比演绎更迷离”的“情感与理智”,不管是对于时间,或是空间,皆是如此。但老实说,这种将时代的变迁放在前景,把穿越与轮回当作常规手段的做法,与其说是一种后现代拼接的小说笔法,还不如说更接近于中国古典的文人山水画,因为在那种画中,人物是极端渺小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同时几乎从来不会有山水画家是专门在外写生的,而大都是游山玩水之后,回到一个“海拔”平坦的“舒适圈”,依据想象与拼贴的技法,画出自己头脑中的山水,从而顺理成章的达到一种“画山不(还)是山,画水还(不)是水”的“迷幻”境界,而李碧华老师的小说,至少在我看来,至少在意象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霸王别姬:其实《霸王别姬》的故事,尽情尽性的把一切责任,和义务都推给了时代,看起来双“雄”主角都是台上唱戏的,但实际上,一直站在台上的是“时代”本身,而主角们只是台下的观众,最多时不时被起哄着,上台票个戏过把瘾。张国荣所演的程蝶衣,与其简单的说是个戏子,还不如说演的是“一代宗师”,就是类似霍元甲,黄飞鸿,叶问那一类“师父电影”。从这一点来说,段小楼与其说是他师哥,还不如说更像他不懂事的“大弟子”。一代宗师之所以能屹立不倒,还不会面临道德上的两难,并不是因为自己道德修为上的出类拔萃,可能更是因为“晚出手”,那些“脏活累活”都让徒弟去做了。而一个几乎从来不为选择所困,以不变应万变的角色,与其说是理想化的,还不如说不可信,也难以长久的,特别是当《霸王别姬》中的时代变迁,不是只有一两回,而是走马灯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身处其中的程蝶衣始终以戏为大,丝毫不作改变,那与其说是“折磨”自己,还不如说是在折腾身边的角色……于是《霸王别姬》跳脱不了一般的“师父电影”模式,为尊者“讳”,于是动用片中一切人力,物力,甚至是时代的洪荒之力,来塑造一个不为时势所变的道德完人,这样子做,表面看是编导一种理想化的艺术追求,但实际上跟特定时代党国树立模范个人的做法,是殊途同归的。详细评述见下方三链接: (《霸王别姬》可能不想,也终究跳脱不出“师父电影”的窠臼 https://douc.cc/2hKbAj) (一条筋和兄弟情的复古与过时https://douc.cc/1jPbJt) (小说与电影版本的《犬之力》,及与《霸王别姬》的精准对比 https://douc.cc/4wxIW5)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跟风:这似乎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大鲜明特色,开一代风气之先确实不易,但要把所谓的风向搞乱搞臭,可能倒也不难。正好比有人养活了一个盆景,就马上有人把可以移植的都塞到那个花盆里,直到里面的所有绿色植物把肥力都消耗光,再“同归于尽”。但这种情况在美国影坛似乎就不太成“气候”,很少听到有人把恐龙拍红了,然后所有人都去拍恐龙,终结者变形金刚火了,所有同行都去拍机器人,甚至都像大炼钢铁般去搞“科幻”。这一方面当然跟严谨系统的版权意识与“制度”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制片人,和编导都明白一个简单相素的道理,就算是某一个类型,子类型,甚至只是一个关键词“红”了,接下来就算是要“跟风”,也得做出差异化来,就是你拍这个题材,跟别人已经拍过的得有具体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必须是极为鲜明,而不是含糊的,也就是真正的“一句话”高概念。但这个本应是最基本的行业常识,不但在眼下所谓的内地电影界,是个无人关心的领域,而且在当年中国香港影坛最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候,也同样不被人理解,更别说有人去践行。究其原因,还是种“盗版”式的“创作”理念在作祟,就是最单纯的火啥,就盗版啥……而不会去真正关心做“差异化”。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热点,本身也是非常含糊的,没有自己真正的特色,比如说黄飞鸿,这个被演绎出来的所谓宗师,就像泥塑的菩萨一般,除了手里的法器,或者所摆的姿势不同外,彼此间没什么本质区别。同样的道理,以黄飞鸿为代表的所谓宗师,不管是霍元甲,叶问……其实就跟劳动模范一般,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再一窝蜂的拍,就算是恶搞式的拍,也很快会拍到让观众评论界,甚至主创自己都“恶心”至极。林青霞的男装打扮,或者是聊斋式的土法特效,就更是如此,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编导或者观众,曾几何时,真的有去关心过林青霞男装打扮,或者是小倩式的角色,内心具体在想些什么吗?那些似乎更接近于杂志封面的照片,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打扮造型与姿势,才有一种独特和“潮”的感觉……而且更要命的是,这已经不单是跟风者的问题,而是连所谓的开风气之先者身上,也存在莫大的问题,更习惯于去埋头开发一个“热点”,然后离开去寻找下一个,最多是当看到海量跟风者在“抢食”吃,于是拨冗拍一部“正版”出来,本意是想名正言顺,“拨乱反正”,但往往结果是号称“正版”的也一门心思的往“邪路”上走,还一去不回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热点本身就很浮皮潦草,本身就缺乏不断往深层次挖的耐性魄力,与真正的灵感和智慧,于是引领香港电影的所谓“弄潮儿”,看起来好象是在带着同行一起挖石油,但很可能只是在埋地雷,直到所有人忘了在“寸土寸金”的地界里,地雷具体都埋在哪儿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梅艳芳:梅姐当然和哥哥一样,都是力求突破性别界限,兼祧两“性”的主儿,而且紧跟西洋东洋的潮流,造型百变,是舞台及灯光的绝对中心,不过像这样的“弄潮儿”,一旦变舞台为镜头,就会无形中“我执”过重,不容易抛开自己,全身心投入另一具皮囊与心性之中。张国荣虽然更有幸遇到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角色,但更多还是在演自己,梅姐在这一点上似乎也不可免俗,在银幕上同样“造型百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能真正被记住的,更多还是梅艳芳自己,不管是阴阳永隔的如花……或者是在《新仙鹤神针》《钟无艳》,甚至《川岛芳子》中的反串,皆是如此。不过据说《阮玲玉》女主一角,梅姐是得而复失,其实无论是形象与气质方面,她都比张曼玉要合适得不止一星半点,特别是那份哀怨,张的演技就算再“超常发挥”,也是弥补不过来的,毕竟她一向“阳光”得就如同王丹妮般。同时,我个人特别喜欢区丁平的那部《何日君再来》,认为这样的上海孤岛时期谍战或江湖题材,应该都少有港片能真正胜过这部,包括梅姐在其中的演出。 《梅艳芳》:好比瑞恩·墨菲 Ryan Murphy编导的七集限定剧《好莱坞》,虽然复古,但极为“激进”,重塑了历史,把当年的有色人种,边缘群体,早早的推到前台,而不受所谓史实的约束……拍摄过往的题材,并不意味全方位的营造当时的氛围,就OK,而是要在复古中,拍出摩登,甚至是超前的时尚来,而不只是停留,甚至沉溺在以前的“流行”中。所以不妨在此片中,重塑历史,而片名只用Anita,或者Anita梅(Mui),即可。 在这部非典型传记片中,这位Anita虽然还是从小就登台唱歌,但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不仅是和姐姐,还包括和母亲,哥哥的关系。她妈特别开明,根本不好赌,事事都替女儿着想,同时也不会给予过份的压力。而成名后的Anita自《胭脂扣》后,再次和关锦鹏导演合作《阮玲玉》,毕竟从身材,以及那份“哀怨感”来说,Anita要比Maggie适合得多。而且凭借本片,Anita也同样得到了国际影后的桂冠。只要处理巧妙,相信就算是Maggie的铁粉也会乐见其成。 之后,她虽然查出有肿瘤,却是良性的。同时在感情方面,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几任前男友都没有走到最后,但有一天,她突然对外宣布,自己怀孕了,不过自始至终,谁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所以最后那场演唱会,远远没有那么悲情和催泪,而是她挺着孕肚完成的,那只是一场告退演唱会,随时都可以反悔,重出江湖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张彻:张彻导演后来虽然一副正统的老旦模样,但常年拍摄的却是再钢铁不过的“直”男,而李翰祥导演尽管一派标准的花脸底子,导的却净是美人胚子,这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导演”不可斗量。再说张导一向自认是权谋玩家,但大抵还是些办公室政治,一来喜好权谋的人士,看别人也都是一肚子权谋,比如他对刘家良的看法;二来张导的电影里除了盘肠之外,可没有多少“花花肠子”,更谈不上一点一滴的烧脑,而尽是些一条肠子通到底的角色,和情绪。据说张导曾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达到百部,于是到晚年也“力排众议”,还继续拍摄自己代表作的内地版本,可惜百万导演终究没能拍足百部。一般评论认为张彻电影不但在当年屡创票房佳绩,而且更重要的是,给那时的香港电影“变了性”……但给电影“变性”这事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个人觉得张彻导演虽然自认精通权谋,也像社团收门生帖般组建班底,但“邵氏片场,张家天下”这句威势直逼“替天行道”的口号,不管是谁先喊出来的,都不像是一个精通权谋之人,所乐意见到的行业“舆论”,更何况邵老板玩的跟他都是同一套权术,那就是让他和李翰祥,或者方逸华相互“阴阳”制衡,这虽然跟“坐收渔翁之利”一样是个再老不过的“诡计”,但只要还没过历史保质期,便成。而六叔的这一招,效果好不好另说,最直接的结果,便是造成了当时电影的性别“对立”,或者说,至少是河水不犯井水,男归男女归女,桥归桥路归路,如果说到有折衷的话,充其量也不过是李翰祥导演的“小老弟”胡金铨所导的《大醉侠》,片中出了个女扮男妆的金燕子,但说实话,那不过是女角换了套男装,为了“便宜行事”,也就如同黄梅调中的祝英台男装打扮去书院,不过半路上迷了客,于是误进了家有贼人的客栈罢了,女扮男装只是表象,而不触及内在,祝英台或者金燕子也不会为了当时女性的求学或行侠的基本权利,而去鼓与呼!(当然这种局限,也不仅仅是在停留在张彻时代)……同时这一泾渭分明的状态,随着邵氏一连串接近流水线作业的电影推出后,是愈演愈烈,张彻的电影就跟战争一样,让女人走开,而李翰祥重回邵氏后改拍的风月片,则在“消费”女性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跟张彻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不管女男,都不喜欢穿上衣。再说,也正如李导1976年的《瀛台泣血》将慈禧太后更人性化处理,而张导1973年的《大刀王五》当然顺理成章的只侧重于王五与谭嗣同之间的惺惺相惜,虽然即使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恐怕慈禧与王五也不可能有正面对话的可能,但要是在香港,甚至是华语影坛的艺术处理上,也只能“男女授受不亲”,成为某种自以为是的“权谋”牺牲品,那只能够被理解为是习惯性的自我设限,固步自封,而不会是子瞻与柳七的词风区别而已。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王祖贤:其实符合当代审美标准的身材在古装打扮,特别是长裙中是被“埋没”掉的,再加上后来的港片也并不强调戏曲的身段,跟男演员同框时也不可能“高人一等”,整体只能呈现出一种“衣架子”,甚至是一种接近傀儡的状态。至于坊间传闻徐克把《倩女幽魂》中的女鬼,和夜总会的舞小姐联系起来,除了都跟男人有“职业”露水的不解之缘,以及“宰客”的习俗外,主要还是作息时间相同,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基本上可以说,除了旧社会之外,还有电的发明,能将人“逼”成了鬼。至于王祖贤姐姐的长相,我个人觉得,除了较普通的白皙之外,她的脸部肌肉表面,确实好象还“蒙”着一层,当然不是画皮那么超现实,也不是化妆的粉底那般“肤浅”,而是极薄且透明的一层“神秘”,但这一层又如“鬼斧神工”般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你觉得她的脸部有轻微的“浮肿”,也不会因为面部神经传导略有延迟,比如会经历小数点后多少位的秒之后,使人误以为她的脸部其实是麻木的……也就是说,王祖贤的脸部及五官,在若隐若现,似有若无间“游离”,既云山雾罩般令人目眩,又能清爽的好似刚经历了脱胎换骨。 投胎转世:作为一种封建思想的余孽,它当然是值得一代又一代的批判,但要是只把它视为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前死后的“美好”想象,投胎转世的想法,似乎又值得一世又一世的继承下去,而不是戛然而止,尘归尘,土归土。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相关的影视情节,是讲一女的脖子上有天生环形的“伤痕”,然后揭示其实她上辈子是吊死,或者被斩首的,具体的片名早就忘了,但当初那份“恍若隔世”的震惊,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另一个最深的印象,则要属周星驰版的《济公》,老实说这片应该不只是让导演杜琪峰不爽,整体给人的感觉都是很古怪的,充斥着韦家辉式怪诞而暗黑的宿命与轮回感,虽然编剧不是他,而是邵丽琼老师,而且片中吴孟达穿着肚兜演“巨婴”的段落,也实在夸张到让人觉得有些不适,但其中却有一个桥段,应该是所有“投胎转世”戏份中最为形象,也最喜剧的,那便是达叔饰演的伏虎罗汉面对镜头,看起来是在半空中呈游泳状,就像一条发育过快的小蝌蚪般,游向一个女腹,他边游还边大声喊着:我来投胎啦!……虽说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但做“缘定三生”的情侣似乎要更经得起生死轮回的考验,当然黎耀祥版的猪八戒应该是个例外,毕竟“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少林寺:其实当时内地的武打演员,与其抱怨和香港主创之间“同工不同酬”,甚至主演待遇不如“死尸”等“一组两制”的不公平,还不如整体算一下《少林寺》及后续同题材电影,给最初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少林寺带来了多少无形及有形的资产,如果说两地演员的片酬是一笔糊涂账,那无形有形的资产只会更加糊涂到无以复加。影片虽说是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改编,但其中最有戏剧,或喜剧性的元素,其实是对于各种“普世”戒规的“开禁”,或者说是自圆其说,比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武打片中难以避免的“杀戒”。但不难发现,片中角色不管主配,无论是方丈,或者空字辈的师兄弟,对触犯以上的戒条,都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犯可以,不犯也没事儿,甚至男主角对于跟女主角休戚相关的“色戒”,似乎也远没到左右为难,天人交战的地步,而放眼整个少林寺似乎只有一位高僧是例外,那便是由阎涤华老师扮演的僧值,也就是一直在方丈面前打小报告,和主角们过不去的那位老兄。但有一点应该不容否认,整个少林寺(不管有没有打书名号),这位最不讨喜的僧值,恰恰就是最把戒规当回事,最后还“痛苦”的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终于“顿悟”出超度“恶人”去西天极乐世界,才是“正解”。虽然这么一部香港左派电影人主导的作品,也不需要在宗教理念上太过苛求,但在电影角色的塑造,特别是内心由于价值观等原因,最起码该有的挣扎和戏剧冲突方面,《少林寺》同样犯了港片自始至终所存在(至今也不想改)的缺陷与短板。 新少林寺:本来《少林寺》一片为嵩山少林“贴了金”,后者应该加以感恩,并且应该取之于“影”,用之于“影”,而不是穿上了崭新的袈裟后,就真的自命为武学正宗,拥有绝对的“专利”和最终解释权,从而将少林寺真的认作私产,不许黎民黔首,甚至武侠名家“妄加非议”。想来孙悟空就是缺一所别无分号的大圣庙,不然的话,“六学”便能像少林寺的洗髓与易经一般,登堂入室,成为无上的经典,而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亵渎。《新少林寺》的主题还是一脉相承,或者说是毫无新意的,只是将故事的背景延后到了军阀割据的民国时期,主角不再是为父报仇的少林小子,而成了一个回头是岸的军阀。但显然这个故事走得还不够远,或者说在宗教理念的阐述上还远远不够大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想顺着《新少林寺》刘德华的角色,来重新“解读”老版,以前者的思路“回溯”到后者,那老版就应该是以唐王,更准确的说是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或者干脆就是原来的反派王仁则,作为佛法“改造”的对象,少林寺里的高僧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惜一切代价,使出浑身解数,要让李世民,或者王仁则回头是岸,皈依佛门,这才是一部宗教电影,包括宗教武打片最应该有的“模样”,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正邪分明,以及以暴制暴,又或者同样是以玄武门之变为背景,却是在僧俗,男女方面都反其道而为之的《诱僧》。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上海滩:准确的说是港片中呈现的旧上海,特别是孤岛时期。华洋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充斥着各种帮派党派,以及各方的间谍特务势力,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北非谍影Casablanca》中的卡萨布兰卡。但两者之间似乎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卡萨布兰卡》中几乎人人都想得到一张通行证,借此逃离这块是非之地,但在上海滩,特别是港片中的上海滩,却很少有人真正想离开,除非是实在混不下去,被几帮人追杀,不得不跑路,通常还是南下香港。但那不过是暂时避风头,而且仇家也不会就此罢休,于是避无可避,忍无可忍之后,还是会重新回到上海滩,报仇雪恨之余,也是证明自己,在上海滩的哪条马路上摔倒,就一定得在那里重新站起来!当然这肯定不是一碗简单的毒鸡汤故事,也不只是老外嘴里象征性的冒险家乐园,在港片营造的“上海滩”,不只是对于冒险家,而几乎对于所有想在上海“扎根”的人,都提供一张接近永久有效的主题公园门票,而且进去之后,就很难出来,或者说压根就不想出来。里面有各种游艺项目和景点,不只是夜总会,赌场,鸦片馆,电影院……还有棚户区,水果摊,别看后者脏乱不堪,很不起眼,但跟前面这些光鲜亮丽,纸醉金迷的场所一样,都极有可能成为帮派纷争,甚至党派斗争的“温床”,在刺激指数方面,这些“游艺点”是不分贫富贵贱,完全旗鼓相当的。而且港片中的上海滩,最迷人的不只是它的危险,以及极有可能跟帮派大佬女儿之间的艳遇,又或者是快意恩仇的刺激与回报,最重要的是,在这块地界上活跃着的人士,都能轻松拥有多种人格与“面貌”,既可以看上去知书达理,没准还喝过洋墨水,是个性情中人,风流倜傥(或者至少是会附庸风雅),可以称得上情圣,还很会“吃面”,同时又能是一代枭雄,跟最危险的地痞流氓称兄道弟,或者大开杀戒,也不妨碍成为爱国人士,只要TA能守住一条底线就成:那便是不和日本人合作……以上这些通常是极分裂的人格与面貌,在港片的上海滩上,却能够游刃有余,天衣无缝的聚集在一个,或数个标志性的角色身上,而不需要担心有任何人格与精神分裂的危险。 九龙城寨:可以说是“上海滩”的一个小翻版,同样是由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三不管”,同时这种极为混乱,毫无规则的犯罪与地下组织温床,不仅是港片最钟意的题材氛围,与气息,也充分说明国人对于“无规则的自由”是钟意到了匪夷所思,甚至是病态变态的程度。更让人咋舌的是,在周星驰通常被视为其集大成之作《功夫》中,他将这块儿时耳濡目染的地界,如愚公移山般“乾坤大挪移”到了上海郊区,甚至将之理想化成了一块连黑帮都不感兴趣的“桃花源”,似乎除了需要排队取水,包租公较色,包租婆较凶外,几乎就没有什么社会问题,是难得的一派和谐景象,直到周星驰所演角色放鞭炮把斧头帮引来为止……南橘北枳,本来是上海滩翻版的九龙城寨,“北上”归“海”后,竟然差一点就成了乌托邦般的存在,不管如此处理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灵感内因或“不可抗”外力,都是《功夫》一片中最为,甚至是少有的黑色幽默。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吴君如:与其按通常的说法,把她称为女版周星驰,还不如说是女版曾志伟来得更为确切。特别是她1996年时自资拍摄的那部《四面夏娃》,其实远比曾志伟的UFO电影更文艺,更“先锋”。片如其名,由四个短片组成,而吴君如利用自己出品人的职务之便,一口气在四片中分饰四个“女主角”,每一段都可以说是她职业生涯的一大标签,第一个是风尘,第二是扮丑,特别是那种“黄脸婆”式的,第三是男装中性打扮,而第四是帮派意像,综艺风格,也可以被认为是电台主持风格的文艺“拼接”……可能是深受父亲夏春秋的影响,吴君如对于电台主持情有独钟,甚至在电影方面,都喜欢跟电台领域的同事合作。但问题是,平日里的逞口舌之快,搬到银幕上就未必还会有那份无所顾忌的“畅快”,毕竟电影不是广播剧。这也可能是她,还包括曾志伟,跟周星驰最大的区别,周虽然在银幕上表现得牙尖嘴利,但越到后期,面对镜头与话筒,通常都是呈噤若寒蝉,退避三舍状。另外一点就是,虽然星爷在片中也常会出现搞怪造型,甚至包括异装打扮,但那通常都是惊鸿一瞥,他的标准出场造型还是很素雅,甚至是简朴的,比如T恤或白衬衫,而且虽然他在片中的角色,未必有那么高的志向,比如成为特首,或者香江第一美男等等,但观众还是很容易会感受到角色的一种上进心,或者最起码是跟身旁的“歪瓜裂枣”相区分的一种“洁癖”,但这种可能有的上进心,或者出“歪瓜裂枣”而不染的精神洁癖,在吴君如,包括“男版吴君如”伟哥身上,都是不容易看到的。当然话说回来,三姑,还有伟哥的这一特质,也可以解读为是情商高,会做人。 十三妹:并非那位满清忠良之后,据说她是因为父亲被陷害,于是勇闯法场,连杀十三刀斧手,江湖人称十三妹,而是洪兴十二分堂中唯一的女堂主,也是据说她出生当晚,其父在赌场连续赢了十三次,于是得此花名。但这个本来应该是“十”绿丛中一点“红”的角色,也像是刷了绿漆一般,中性得紧,但除此之外,这位十三妹身上的特质,与别的中性角色,比如《上海滩赌圣》中黄韵诗所演的川岛芳子相比,似乎也没有更多更出彩的地方,更不用说吴君如之后在《12金鸭》中更邪门的反串。其实如果三姑也能自带一个“宇宙”的话,我个人更愿意看到十三妹与《金鸡》中的阿金能萍水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那可能无声胜有声的一刻,没准才是真正考验她演技的,比起十三妹面对杨恭如,尹扬明或者方中信的角色时,或许能流露更多真情实意。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金鸡:《金鸡》系列以非同寻常的大女主视角,来回望香港世纪之交的那些年,换个直接的说法,就是那些年,阿金曾睡过的男人们……像这样结构的片子,有名的如《阿甘正传》,以及麦兜系列应该也属此列。阿金虽然智商肯定比阿甘要高很多,但以她的人脉与交际圈,似乎不太方便安排她与香港众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有邂逅,或者更进一步的关系,于是她那些年睡过的男人们,大多是一些普通人,幸亏扮演他们的都是些香港影坛明星,不然辨识度还真是会大打折扣……讲风尘女子的故事,要讲得高大上,还有格调,有趣,难道真的只有《金鸡》系列这么一种方式吗?难道就必须得往历史时事,怀旧金曲的路子上靠吗?难道就不能有通过内地电影审查的可能性,同时又符合系统叙事的大原则吗? 应该可以。比如说:还是那个阿金,她初入风尘时,对这一行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靠自己的年轻和醉拳,就能吃香喝辣。男主角只有一位,而不是群星云集,他叫阿辛,是警方扫黄组的,不管是香港的阿Sir或内地的队长都可以,可能因为在扫黄组做事,阿辛见惯了残花败柳,庸脂俗粉,对于女人几乎丧失了信心与兴趣,直到他遇上阿金。而阿金这时急着把自己的第一次卖个好价钱,还要卖给对的人,为此她花了好多的心思,做了无数准备,但这一番心血都付之东流。因为不知为何,每当她找到适合的买主,一番讨价还价,准备交货时,阿辛总是能在最适合,也是最尴尬的时候神兵天降,阻止她交货,中止整个交易。于是阿金没有因为醉拳而扬名整个风月江湖,而是因为“不坏金身”而出名,绝技是金钟罩,是唯一一个入行快半年,依然是处女的风尘女子。甚至有好事者扬言,嫖客江湖上,如果谁能破了阿金的不坏金身,所有此道中人都会尊他为嫖王之王。江湖中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这个嫖王之王的称号,始终没人能够染指。 当然大家知道是因为阿辛的缘故,阿金才始终是处女,情有可原,没有赶她出这行,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阿金没生意,就没收入,阿辛是警官,也不可能劫嫖济鸡,这不符合法制精神。于是接下来,阿金虽然继续保持干净之身,但为了生活,她竟然抢劫了一个过路的嫖客,这回阿辛没来得及阻止,于是阿金锒铛入狱。从某种角度来说,此事阿辛也有责任,于是他申请调动到女子监狱,当然就是关押阿金的那一家,阿金因为年轻不懂事,脾气又倔,在牢里被人欺负,阿辛帮她出头,但阿金怎么可能领他的情,因为她认定自己会落到这步田地,都是阿辛害的,他是她的克星。阿金接着被迫和同一间牢房的狱友一起越狱,又被阿辛抓了回来,狱友们诬陷她是主谋,阿辛又帮她辩解,还她清白,但她自然还是不会领他的情,因为如果他不抓她回来,她已经逃出生天了。 接下来阿辛劝她表现好一点,争取早日出狱,阿金虽然抵触,但还是听了他的建议,提前出狱,而阿辛还在继续当狱警,就像坐牢一样,毕竟要调回扫黄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出狱之后,阿金听了阿辛的建议,盘下一家养鸡场,渐渐变得吃苦耐劳,而不是贪图享受,也开始赚了一些钱。但好景不长,禽流感大爆发,养鸡场倒闭了,之前赚的钱全都打了水漂,还欠了钱,阿金又恨起阿辛来,她觉得自己不是干正行的料,又想做回老本行,找到合适的恩客来破了自己的身,一切好象又回到了故事的起点,阿金万事俱备,只欠高潮,但在临门一脚前,阿辛又神兵天降,搅了局,而这时他也没有回扫黄组,还辞了狱警的工作,就是普通老百姓,此举最多算是见义勇为,还不一定评得上。别人根本就不会怕他,于是卖淫集团的人开始追杀阿辛和阿金,而阿金还不愿意跟他走。之前阿辛从未表露过自己的感情与心事,只是像神经病一样阻止阿金被破身,但这时他说出了心里话,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只是不想别的男人碰她,他爱她……阿金在集团的人追杀过来前,相信了阿辛的话,而最后警察从天而降,解救了这对意乱情迷的恋人。影片结尾当然是阿金和阿辛在一起,而两人准备真正在一起前,心里不免也有阴影,毕竟之前有太多次神兵天降,希望这回能一切顺利,一针见血,一帆风顺……https://douc.cc/2oNDK2如何讓《金雞2》變成一個能過內地電影審查,充滿人性關懷的愛情故事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裙里腿:也可以被看作是无影脚的非威亚女装版本,“原理”当然是相通的,区别不过是民国时期男穿长衫女穿裙罢了,而成龙更是在《师弟出马》中“触类旁通”,把男版“裙里腿”,舞得跟斗牛耍红布一般,这是他早期作品中并不多见的“国际化”思维。老实说,裙里腿的确是尽得中国传统审美“个中三昧”的一套动作设计,而且是极少见的不需要威亚配合,来加强效果的招数,因为威亚加裙里腿的话,那很可能会沦为一处大型走光社死现场。而且这套腿法也很适合输出海外,比如在1978年的《中华丈夫》中通过跨国文化,输出到东洋。至于西洋这边,虽然具体的师承关系还待考,但想来很少有人可以否认,莎朗·斯通(史东)Sharon Stone在1992年的《本能 Basic Instinct》所展示的,同样也是正宗,且原汁原味的裙里腿,当然她依据自己的着装品味,及当时室内环境的气温及温度等诸多元素,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良,特别是在源自于丹田的,以大小周天运转的内力加持下,基本可以达到无需直接的肢体对抗,就能让对方沦为“裙下之臣”的惊人气场效果。 蝎子功:虽然名为蝎子功,但最突出的招式并不体现在一对“螯”上,也就是拳法,而是放在了有毒刺的尾巴上,便是腿法。特别是极为“象形”的“起脚式”,身体匍匐着“蠢蠢欲动”,同时以一条同样微颤的腿,来比拟有毒刺的尾巴,像弹簧般伺机弹出……其实这个招式与身段,跟所谓的螳螂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相对于手势而言,那如同响尾蛇般抖动的脚,而且还高高“悬”起,随时准备出击,蝎子功在视觉上要比螳螂拳邪门,也够劲的多。特别是在《蝎子战士》中由韩国出生的元振(韩国名金韩元)演来,那一股子邪气,就跟脚气一般,一旦沾上,便会让人“心”痒难耐,欲罢不能。据说此片原名《漫画神拳》,但因为元振在片中的蝎子腿法太过出彩,于是上映前改名。同时,也类似裙里腿跟无影脚之间的“不解之缘”,在《蝎子战士》中担当武术顾问的刘家良,更是出演和《醉拳2》中类似的“退隐”前辈角色,在本片中还特意展现“正宗”的无影脚,以区别于徐克,李连杰版本《黄飞鸿》中连踢七次的威亚“无影脚”。不过可惜之处在于,时势造英雄,就算本片中的无影脚再正宗,蝎子腿功再精彩,鳝鱼功再“接地气”,相比较《黄飞鸿》系列来说,《蝎子战士》还是显得有点太过怪异,偏门,而且“历史人文”格局较小。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邹兆龙(倪星):其实单以眼神的“杀气”而论,即使是在“凶神恶煞”的香港影坛,邹兆龙都能轻松挤进前三,而且长相可以称得上俊美,身材也修长匀称,但这些本应该是加分的优点,却让眼睛局部“杀气”特重的他,变得“里外不是人”。本来一个俊美的反派,是会非常讨喜的,但这种现象一般更容易出现在港剧中,以阴谋与虐恋见长的“斯文败类”身上。毕竟电影的时长所限,特别是动作片,留给反派耍帅,和散发危险的男性魅力的时间,实在是屈指可数。常常眼看着女性观众就快被征服,准备放下“迂腐”的道德判断,将信任票投向邹擅长饰演的那类反派,而不是正角时,倪星可能已经被打得跟猪头一样,随即气绝身亡,女性影迷此时再坚贞,为他痛哭流涕,甚至“披麻戴孝”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同时,正因为他长得又不是那种“恶贯满盈”型的,所以也实在放不下身段,“破罐子破摔”,倒能杀出一条“邪”路来。于是乎,他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李连杰的标配反派,只是当后者开始反省“暴力”,试图以武“止戈”,拍出说教味不轻的《霍元甲》时,邹兆龙又尴尬的发现,他必须收起反派的眼神与身段,去演一个比霍元甲还要大义凛然的霍父。也就是说,他既演不到镇得住场面的正角,也无法彻底放下外形包袱,去演一个坏到掉渣的劣质反派,甚至在动作方面,他留给观众的印象,也只是一个男主角会花费不少精力,去干掉的一个反派而已,而不是“嚣张”到牙齿,和骨子的那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眼神杀气太重,动作与外形又都不错,使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在电影圈已经够用,而不去试图剑走偏锋,努力放大自己身上某个标志性的特征。 《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的港片元素:似乎有一种说法,是把《黑》称为老外制作的港片,区别只在于多了些科幻与哲思。我个人觉得这有点太过一厢情愿,甚至自以为是。《黑客帝国》距离日漫应该要比港片动作,亲近许多。而且如果二十多年前,港片还可以跟《黑》套近乎,那换到现在的漫威电影,还有人会说那不过是老外拍摄的港片,只是多了些玄幻,少了点哲思吗?在美国电影界高度政治正确之前的很多年里,好象只有在一些科幻片中,才会有多种族的大融合,以及对于所谓多元文化的猎奇视角在,比如将日本与香港的街景进一步的夸张,甚至“妖魔化”……但这种处理,可能真的只是一种悲观未来主义的风格要求,罢了。而千万不应该就此“受宠若惊”,认为是对本土“特色”的一种美学认同,更别说在某些跟悲观未来同样一穷二白的内地文艺片中,手里拿上一根灯管,就觉得是跟赛博朋克攀上了几分钟的亲戚,除此之外也包括像《智齿》那样原本想“合拍”的港片,以一种故意营造的“乐色”化,白色污染来试图达到某种意义的升华,但最后升起来的可能只是一只风中的塑胶袋。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電影魔鬼辭典 之 林愛華Aubrey:《12夜》片長是九十分鐘出頭,分十二段,也就算說平均下來,每一夜被“分配”到不滿8分鐘。數字,以及時長的短長,對於一(這)部電影來說,是既重要,也不重要……2000年的《入侵腦細胞 The Cell》中一匹馬突然被玻璃“鍘刀”“完美”的分成了12份,這個既精妙,又不失邪惡的畫面,據說靈感來自英國的達米恩·赫斯特,他的當代藝術作品對奶牛,以及鯊魚都進行了類似的“藝術化”處理,雖然還沒有電影裏的12等分那麼“誇張”……如果說一對男女的戀愛,從無到有,再化為虛無,又在闌珊處覓得芳草,是適合分成12段,或者說是十二個小說式的章節,那別的電影故事,題材呢?畢竟上溯得遠一些,像李翰祥那樣既古典又世俗的大前輩導演,也只習慣於“生硬”的將一部電影拆分成三段“折子戲”,還最多是“形散神不散”的那種……其實不需要對《12夜》一片做過多過“深”的拆解,就應該會發現要滿足12等分的要求或前提,就是得整個故事幾乎就發生在二人之間,還不能有太多的外在因素,甚至“不可抗力”,也就是說《12夜》中的男女主角就是在一門心思的做好(當然最後是未果啦)“戀愛”這一件大過天的事情,而沒有什麼別的干擾元素,比如常規的生老病死,階層財富,甚至包括稍極端一些的女權主張……因為不如此的話,一旦分成十二份,就很容易亂成一鍋粥,包括視角,觀點,以及轉折,等等等等。可能一件原本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分了12份,就硬生生的變得“懸疑”起來,當然最後肯定還會“反轉未果”。而以這個標準來“縱觀”林愛華老師編劇或導演的代表作,似乎都不太可能像《12夜》那樣“純粹”,畢竟要麼是真正意義上的三角戀,要麼就是仨兄弟,不太可能只有一對“專職”戀愛的男女,這也就意味著那些代表作“先天”上就不太適合被12等分……倘若退而求其次的話,我會選擇《金枝玉葉2》《安娜與安娜》及《整容日記》這三部,恰好也是她職業生涯中港片,合拍,及“深度”合拍這三個不同時期的電影,這三部可能離能12等分的標準相對近一些,也是較偏女性視角一點。本來想過在這則魔鬼辭典詞條中將其中一部電影嘗試12等分,但一來篇幅所限,二來效果也未必會好,於是請允許我偷個小懶,就將之前對三部電影的詳細評述鏈接附上,當然每一篇的後半部分,還有我個人的情節“修正”設想…… 《金枝玉葉2》有炒隔兩夜飯之嫌 為何不能讓“張國榮”愛上“譚詠麟”?https://douc.cc/44DWOh 如何讓《安娜與安娜》中一雙女主角的人生選擇不會那麼單一https://douc.cc/1oim1r 如何讓《整容日記》變得美學圓融 地域和諧 男女平等https://douc.cc/3evfSs 以及林愛華Aubrey的代表作評述豆列 https://douc.cc/3YGwtP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东方不败:如果说于荣光饰演的顾长风,和冒充东方不败,由王祖贤扮演的雪千寻间的感情,是隔着一条“海峡”的话,那上一部李连杰版的令狐冲,和林青霞版的“正宗”东方不败之间,其实也不过是露水情缘,“酒虫上脑”后的半场春梦,几乎站不住脚,撩不得心,而李连杰除了酒壶不离手外,也欠缺一个浪子的神采,不管是神或是形,总不能说会耍套醉剑,就是一位风流而不下流的侠客。倘若以一种貌似简单粗暴的划分,将《地狱无门》作为徐克前期作品最重要的心理潜意识的话,那《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应该就是他后期作品的精神源动力。从上一部《东方不败》中的倭人苗人荷兰战船,到这一部里完全东西通吃,还加进了西班牙人势力,甚至干脆升级到“东西方不败”,借由火轮船将中国式的天下与江湖,“强行”升级到了“海江湖”版本。但不管是《风云再起》中的模型战船,逼仄的镜头视角(估计不如此,就一下子会穿帮),或者是日后在电脑特效加持下《龙门飞甲》的西厂“花”船,都“不约而同”的证明“江湖”的一切,可能还是有地域限制的,水也有淡咸之分,就算是江湖顶级高手,贸贸然入海,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不只是“晕船”那么狼狈。再加上,既然东方不败这个名号,在《风云再起》就像被下了强迫症的诅咒,重复了不知多少遍,有那么多人想要冒充她,可为何就没人想到冒充令狐冲呢?毕竟后者是“彻底”退出了江湖,冒充起来更得天时地利“人和”,还没风险,难道一个口口声声隐退的浪子,就一点没有被Cosplay的必要吗?最起码有一帮人冒充东方,另一帮人冒充令狐,是同人“复姓”作品的二次方,那样子的话,正版的东方就不只是在反自己的“盗版”,还在继续寻找正版令狐的过程中,反令狐的盗版,可谓一举三得,这才配得上东方教主的行事风格与选择。而那个所谓的男主角千户顾长风,是个极为奇怪的角色,就如同于荣光那双小而凌厉的眼睛,你完全不知道此时那两道眼神中,到底是英气,还是杀气居多!这个千户角色游走于洋鬼子,大魔头,“小媳妇”之间,一来你不知道他真正的职责使命为何?二来更不知他自己是怎么想的?毕竟总不能说他是想先退出官场,然后再退出江湖吧?这样二级跳的做法,不光是程小东的威亚所无法完成,更不是徐克等人的剧本所能描摹……但这种光有一种身份与身段的迷糊状态,不仅在日后《龙门飞甲》中李连杰角色的身上能轻易被发现,而且在上一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林青霞角色那边,也早就“埋下了伏笔”。如果说梁朝伟当年出演《悲情城市》,因为国语不行,于是干脆被设计成了哑巴,那反过来林青霞到香港主演《笑傲江湖》续集,东方不败的台词,不管发音如何,数量上也是少的可怜,而且不难发现,当她面对令狐冲时,不管是男装还是女妆,都是一副茫然懵懂的表情,跟一个听力有问题,唇语又不精通的人士脸上的表情,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发散说开来,《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中的顾长风等角色,正是更后期徐克电影中角色的“模板”,都是身份与使命含糊“架空”,只知道先“游走”于各派势力间,再“盲目”排外,而内心世界更是无从谈起。这是我个人将《东》列为徐克后期电影“题眼”的主要原因。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李翼的广播: 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之 邵氏:我不是太能肯定,要是六叔早知道Shaw Brothers (Hong Kong) Limited的声母缩写,竟然在内地是如此的“脍炙人口”和“深入人心”(每个人不亲口骂上,或者被骂几句,就无法真正的成长,和融入这个社会,这俩字母就好比是某种成人通关密码般的存在)的话,他是否会考虑在改名(仁楞)之余,把姓都给改了?比如为了电影豁出去了,改姓“牛”……当然六叔还是“一体两面”的,压缩一半的词汇量,就是“体面”,毕竟当他以一种类似于血汗工厂的经营方式,来管理一批又一批艺术家,或准艺术家(倘若卓别林的最后一部电影,不是《香港女伯爵》,而是应邀来港开拍邵氏版的《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那他应该不仅会在齿轮中穿梭,更会在胶片中徜徉)的同时,又把所积累的公司利润,建造中国香港及内地的教学楼,从这个角度来讲,邵氏及TVB(可直接视作邵氏的电视版本,两者间可能没有本质区别)的全体演职员,实在都是中国香港,特别是内地教育事业真正的大恩人。而六叔个人在捐献的时候,也是睿智万分,是以自己改过后的新名来命名,而不是用“必属佳片”的公司声母缩写来为教学楼冠名。不然的话,因为捐献的教学楼实在太多,逐一改名的话,都会是一项不菲的额外支出。 成奎安:虽然我不能百分百保证,他是大智若傻,但就外形而言,除了刻意表现出来的“恶相”外,其实成老师的身材,发型等方面都很端正,甚至可以说很出众,特别是当他外穿西装,内配高领毛衣时,其帅气程度几乎能直逼同样打扮的周星驰。据说他是由梁小龙介绍而改当武行的,那既然连小龙早年都可以演杨康,那同样也年轻过的成老师演个欧阳克之类的,应该也不会显得太出戏,太过分吧?虽然成老师在电影里很少打过赤膊,胸肌似乎也不够发达,但想来只要勤加苦练,应该很快就会出效果,毕竟这是个连张家辉老师都能练出胸肌的时代。而之所以提及“练块”,是因为成老师的长相,包括脸型,嘴型,还有那凌厉的眼神,其实会让我联想到阿诺德·施瓦辛格老师来,也就是港译为舒华辛力加的那位,近似的气质,念台词时的脸部肌肉,动作的节奏,以及搞怪和偶尔“亲和”的潜质,但后者可以当全球动作巨星,还有州长,而前者只能演“大傻”,不是在黑道上混,就是人如其名,要不就是很傻的黑帮分子……这种同人不同命,有着云泥之别的演艺生涯对比,值得中国香港电影界好好反省,虽然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已经有点晚了。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电影 时尚 艺术 人文

李翼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