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出行,总有人抱怨没有时间,请不了假,像是唐僧取经困难重重,然后露出一幅无奈又极度向往的神情。有那么难吗?问问自己,只想暂时远离熟悉的环境,关掉电话,只一个双休的光景,有那么难吗? 2小时以内的车程,干净的床铺,百求不得的临河房,这是一趟完美旅程的最佳物质基础。而进入一个地方,选择一天中不同的光景也会让人有不同的收获,......
1回应
说起出行,总有人抱怨没有时间,请不了假,像是唐僧取经困难重重,然后露出一幅无奈又极度向往的神情。有那么难吗?问问自己,只想暂时远离熟悉的环境,关掉电话,只一个双休的光景,有那么难吗?
2小时以内的车程,干净的床铺,百求不得的临河房,这是一趟完美旅程的最佳物质基础。而进入一个地方,选择一天中不同的光景也会让人有不同的收获,在西栅,我们要浸淫着的是小镇的夜与日。
今晚去哪里
傍晚时分,小镇的照明陆续亮起,将整个西栅勾画得晶莹剔透。古树下、桥拱里、水阁石柱水中、河埠台阶上,各种暖冷色调的点、块、线状灯光相互辉映。都说西栅的温度要比外边低2度左右,水域宽广的原因。所以,当这些星星点点亮起来时,身体也跟着温暖。
水多桥也多,而在这个地方,是不需要刻意去记这些名字和方位的,凭感觉随意走,走到哪儿都是好风景。看到有人正在点孔明灯,我们就走到一座小桥跟前,为孔明灯的升天拍手鼓掌,仰头朝夜空指指点点,“和星星一样高哦”。“啊?”旁边一中年大叔侧目过来不能理解这种形容,那就朝他笑笑,继续仰面。
站在桥头,花灯龙船悠悠划在西市河,再穿过桥洞。朝艄公大喊:HI,我们能下来吗?再唱《刘三姐》;木船载着游客划过,我们在上,他们在下,不知名的陌生人啊,呼儿嗨哟!
在西栅是要有点小期待的,比如,艳遇。同行的姑娘誓言不艳遇不回去,走着走着就到了似水年华酒吧。
喜欢乌镇的人多多少少都对《似水年华》这部电视剧有着不同程度的热爱,主人公的偶像效应,古镇古朴悠悠的调调,那么开这么一家酒吧似乎成了必然。没错儿,说黄磊和刘若英筹划了3年才有了今天的酒吧。可是,怎么也想不起那首歌了。
随手取一本海子的诗集,要一壶伯爵红茶,看样子是要好好待上一阵子并且守株待兔来的。价位不低,闲情油然,坐在屋外的长廊上,隔一条窄石板路就是热闹的西市河,也有人选择坐沿河边。
瞬间像永远,未来像从前,在古镇的酒吧里,时间变得古老。对面姑娘的脸色,有一种视而不见别的美,好像生命的画面都停留在上面。从生活着的城市说到西藏尼泊尔再拉回来看眼前的流光,好像从没离得那么远。
夜深了,凉意加重了,却感觉前半段时间的热身就为等着刻意体验这种冷,因为冷,才好要一块蓝印花边的白色桌祺临时充当披肩;因为冷,才好抿几口茶再捂着茶壶,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珍惜得到粼粼波光旁的暖意。
小路上来来往往的游客渐渐少了下来,服务生上来询问是否满意为我们特别播放的刘若英的《似水年华》和黄磊的《年华似水》。他叫Nicky,今年是在乌镇的第8个年头,从荒芜到繁华,他都目睹了。高耸的马头墙、观音兜,起伏的老建筑屋脊线,还有,还有一条走不完的西栅大街。这是多么短的一条街啊,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但每次Nicky都要走上2、3个小时。东家打个招呼,西家小憩一阵,这家聊聊,那家扯扯,和每户人家都很熟,每块青石板都很亲切,回到家即使饥肠辘辘也觉得分外美好。
大学毕业就来到乌镇,认识了一些人,做过一些事,兴起时拎包离开,但还是想念,要回来,仿佛看到乌黑的门,蛎壳色窗,听到吴侬方言,才能安心。
茶凉了再斟上,披肩掖一掖继续听故事,Nicky说艳遇是有套路的。或许这个段子他对无数人讲过无数次了,但你不忍心打断他,以及同行者的专注。那么,就让他再在姑娘们羡艳眼神中自我满足自信心膨胀一次吧;而我们,也正好听听他眼中的乌镇,风雅的、淡然的;嘈杂的、静谧的。
醒来闻到桂花香
凌晨睡下,没有关窗,早晨竟然是闻着桂花香醒来的。久违的一声轻唤,立即起身看窗外,天光大亮,河水泛动,有船行过,朋友正坐在沿河的小木方桌边看书。
长条椅,四方桌,头顶上丝瓜又肥又大,恨不能摘下来直接咬了嚼。朝旁边那间招了招手,昨天刚认识的朋友也下来吃早饭了,他们就住在隔壁。在沟通工具越来越便捷的今天,这样的隔河招手互表惊喜竟然成了难得。
房东按照昨天填写的单子送来早餐,白米粥、定胜糕,咖啡、白面吐司,果园里自家种的圣女果和黄瓜,中西结合,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我一直认为,早餐比一天中的任何一顿饭都寄托了我们更多感情,能够和你一起分享早餐的人必然在你的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小方桌边坐了很久,早餐吃完便呷一口菊花茶。见过一场海啸,没见过你的微笑,林夕说的;而我们,自以为走过沙漠见过冰雕,见过很多人,却不想被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水乡征服。小船送来蔬果,在岸边稍停,有新鲜的油麦菜,红澄澄的西红柿,房东再把打包的垃圾给艄公,打个照面,小船继续前往别家。这光景,让人错以为置身威尼斯。一个能够旅行的地方要保持一种自然恬淡的生活常态才会美丽。
清晨是进入乌镇的好时间。如果说深夜看到的是残妆和迷离,艳丽和妖媚,那么早上之好在于从容,这是生命里极难做到的事。它也不像下午,太热闹了,红尘滚滚你半途插入根本没办法替自己定位,神情都还没调整过来就跟随它的坐标旋转,像两个陌生人假装一见如故,散场之后连你自己都说演得很假。
走到最西端丝作街意外发现水剧场,罗马式大广场是观众席,剧场旁边有一小座具象的断桥。
许是因为西栅的温度低,你可以在十月中旬看到饱满金黄的规划,再闻着浓郁的桂花香一路走下去。回到西市街,两边的门面陆续打开,咖啡馆这么早还没开,酒吧自然还要再晚些,定胜糕铺子开始营业,酥羊面的香味飘了起来。路过住下的聚贤庄、跨过晴耕桥、拐到古月旧书店,红皮的毛主席语录,旧旧的摄影理论。读书人多多少少都有开书店的心愿,卖不出也好自己看,只不过在这里没能遇上一双因为抽掉一本书而对视的双眼。
有椅子不坐,单单喜欢民宿门口的低矮门槛,以一个最低的角度看一条窄街铺着青石板绵延,看一双双脚步越来越多。对面的邮局开了,寄一张盖有乌镇邮戳的明信片给远方的朋友,是旅人的习惯。
是旅行不是旅游。
旅游永远是走马观花,而旅行才是一种悠然的态度。旅行,你能像当地人一样地生活,而不是看到什么都一惊一乍地睁着好奇的眼睛。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这正是悠游的标准,就是扪心自问如果给你一个星期能否待得住。凤凰太山寨,丽江太商业,成都太市井,朋友说,何必跑那么老远去古镇呢,西栅就在身边,而且很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