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澳门,写一组东西,20来篇,最后写了个小结,放在这里作为评论。另外附上行程表。 ************************** 澳门行记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老老实实的写第一眼澳门是正确的,以这样的资料写混搭澳门,那是昏了。 写到一半的时候,BD留言说澳门的建筑景观“妙就妙在五方杂初,相映成趣,大俗大雅”,我深以为......
6回应
去了一趟澳门,写一组东西,20来篇,最后写了个小结,放在这里作为评论。另外附上行程表。
**************************
澳门行记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老老实实的写第一眼澳门是正确的,以这样的资料写混搭澳门,那是昏了。
写到一半的时候,BD留言说澳门的建筑景观“妙就妙在五方杂初,相映成趣,大俗大雅”,我深以为然。可惜,流水帐的记叙没能重点体现出这12个字来。尽管记录了不同风格形形色色的宗教建筑和世俗建筑,却没有能表达出这么多种风貌的建筑物全都挤在这么一个小小的老城区里的城市状态。“步移景异”是在澳门老城中行走的最大视觉享受,这样的享受除了风格的多样性以外更和密度有关,而密度这两个字在这种被拉长的逐一叙述的记录方式中是体现不出来的。或许有心人可以从目录中行程表上的步行时间记录了解到这点,但毕竟不是直观的。
另一点遗憾就是,尽管断断续续的整理了那么长的时间,却没有能够给自己记录的这些建筑物从环境,风格,装饰,保护现况以及现场的观感做一个横向比较。气力没用到,出来的也就只能是泛泛的资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有意思的是,一路照片整理下来,到最后,我才发现澳门最大的魅力固然不在建筑物单体,但是也并不是五方杂初,而是作为一整个历史城区连同这些大量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一起被保存下来的城市文脉。从议事厅前地开始,往下经亚婆井前地一直到妈阁庙;或者往上到大三巴、大炮台,又或者转向东到西洋坟场,往北折至卢谦若公园,再往西走连胜马路直到白鸽巢公园,往南,草堆街,最后回到议事厅,一路上几乎没有出现突兀的不协调的建筑景观。在风顺堂区,那些古老的教堂还是城市区域的视觉焦点。窄街,坡路,路面的石砌图案,街两边的多层建筑,建筑物里的古老商铺等等这些将老区的视觉景观和文脉气氛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那些建筑艺术价值不高的普通建筑物并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借口被大肆的拆迁。在老城中心,看不到高耸入云,形状千奇百怪的当代新建筑。也因为如此散落在老城中的这些保护建筑才显得如鱼在水中,尽管历经风雨却仍有其生命力,而不仅仅只是一栋一栋的建筑标本。
澳门并不是没有现代建筑,以赌场和高级酒店文明的东方拉斯维加斯,怎能没有那些出人意表的玻璃和钢的造型?怎会没有夜夜笙歌灯红酒绿?那些当然有,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在规划上,避让开了老城的视线。最大限度的保留住了澳门的建筑遗产。
之前写到下环街市的时候,我对澳门的下环街市,水上街市的被拆也是颇有微词,但这不代表澳门老城保护的不好。一栋48年使用寿命建筑品质一般的普通建筑物在被政府拆迁时有那么多市民为了这个区域的城市文脉和普罗记忆自发的讨论和抗议,尽管最后保护失败,却也充分发出了民众的声音,而让政府有所顾忌有所考虑,这比起内地的城市保护状况从民众的自觉性和政府的开放性两方面,相差何其之远。
而我们呢?却只能在熊熊烈火燃尽的那天,在心里暗自祈求不会再有另一座新天安堂因疏于管理被毁,第二天一觉醒来,那场火也只入一场梦一般被遗弃在记忆的深处。
澳门老城带给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23栋世遗建筑那么简单。虽然我不能说澳门的老城保护就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说,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澳门的老城是我在中国走过的几十个城市当中最好的。如何保护老城,如何发展新城,如何让历史文脉和现代商业作结合,如何创造一个活的城市,活的历史,不妨可以看看澳门,那是一个范本。
其实这次澳门之行也就只是管窥,一百多处的保护建筑走访了还不到1/4,下次再去一定好好住上一周,再好好地细细地走一走。那些没走访的老建筑,那些豪华的赌场和酒店,那些老建筑后面的改造,那些新老城区的无缝的渗透和交融——这些因第一眼而衍生出来的题目,是绝对值的再作第二眼,甚至第三眼第四眼之观的。
**************************
[行程纪略]
07:30-08:30 香港至澳门
08:30-09:20 码头至议事堂前地
09:20-10:20 游览议事厅前地,在黄枝记早餐(议事厅前地、板障堂)
10:20-10:42 岗顶前地(圣若瑟修道院、何东图书馆、岗顶戏院)
10:42-10:51 风顺堂区街景 (半道下山,前总督府)
10:51-11:11 圣老楞佐大教堂
11:11-11:33 亚婆井前地
11:33-11:36 郑家大屋(郑家大屋外观-内部整修)
11:36-12:09 港务局大楼
12:09-12:58 妈阁庙及周边(买钜记手信)
12:58-13:09 下环街市
13:09-13:41 取道龙嵩正街返回议事厅前地,沿途补拍之前的建筑
13:41-13:49 议事厅前地(卢家大屋、澳门主教座堂)
13:49-14:26 大三巴牌坊
14:26-15:32 大炮台(炮台、博物馆及周边)
15:32-15:50 步行至西洋坟场(经澳门社会工作局)
15:50-16:11 西洋坟场(圣味基小堂建筑、圣味基小堂室内、墓地)
16:11-16:28 八间屋
16:28-16:34 卢谦若公园
16:34-16:50 瞎逛,路过澳门消防局
16:50-16:55 福庆街寺庙群
16:55-17:11 走连胜马路到花王堂
17:11-17:28 经花王堂路回议事厅前地
17:28-17:50 草堆街
17:50-18:50 回议事厅前地,逛书店,买书,在黄枝记吃晚饭
18:50-20:00 至码头
20:00-21:00 澳门至香港
**************************
详细内容,可以来这里:
http://mopp.blogbus.com/logs/280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