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走进任天堂的小绿帽

2008年的暑假,北京奥运会,没有当上志愿者的我,去了新浪体育做实习,算是换一种方式接触奥运会。因为暑假没有回家,所以有一天我跑去在北京的表哥家,表哥名叫天草,家里有很多游戏机,是我大学时代的乐园。
那天在他家吃过晚饭,玩到天都黑了。我说明天还得去实习,得回去睡觉了。天草说你拿台游戏机走吧,要不回去一个人多无聊。家用机自然搬不走,于是就拿掌机。他有PSP和NDS,问我要哪个。我想了想,没听过NDS是啥,于是选了之前玩过的PSP。
大一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位游戏达人曾经拿过一台PSP到学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大一,那台PSP成为了我们宿舍六个兄弟乃至整个楼层的娱乐佳品。从山脊赛车到实况足球,再到各种模拟器,拿台PSP上有太多美好的记忆。
于是在会学校的车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台PSP,开玩。但可能因为天草的游戏品味跟我们很不一样,所以那台机器上没有太多PSP游戏,反倒是塞满了各种模拟器。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天意吧,我没点开熟悉的FC和MD模拟器,反倒直接就点进了GBA模拟器。
这里来一段前情提要,GBA风靡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初中和高中的时代,但那段时间,家长一直都把电子游戏视为祸患,而我家的那座小城,加起来就两家电玩店,每次提心吊胆地去,也都只是过过眼瘾,而GBA是何物,我从来不知,直到那次点开了模拟器。
在GBA之前,我对掌机的印象,还停留在GB时代,也是在天草家,当时天草还没来北京,中学生天草觉得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跟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所以不怎么带我玩。所以每次我凑到他跟前想看看他玩什么的时候,他就提给我GB,让我自己去一边玩。后来上学,身边的同学也都没有掌机,顶多也就玩玩文曲星或者摩托罗拉上的手机游戏。所以对我来说,掌机世界完全是一片荒漠。
而就是这片荒漠,第一抹绿色就来自身穿绿衣,头戴绿帽的金发少年。其实在缩小帽之前,我曾经在我的Nokia6131上下载过一款手机的《塞尔达传说》,那款游戏的引擎就是GBA缩小帽的,但剧情和迷宫,却是最古老的FC初代,懵懵懂懂的我觉得换道具走迷宫的形式好酷炫,但手机体验毕竟太差,那款游戏最终烂尾。
而当我第一次在PSP上玩起缩小帽的时候,我才明白塞尔达真正的魅力在哪儿。故事的开头跟其他塞尔达很像,林克和公主青梅竹马,然后因为恶人的到来,公主遭遇不测,而林克则踏上拯救公主的道路。
冒险的第一站在森林里,也是在森林里,林克遇到了遭遇诅咒的先贤——艾塞罗AKA一只多嘴的绿色鸭子。解救了鸭子,他开始跟林克一起冒险,可是短腿的他跟不上林克的脚步,于是蹦到林克脑袋上,化作主人公那最为标致性的小绿帽。
《塞尔达传说》给我的第一次震撼,来自于林克的第一次缩小。在林克跳上树墩,艾塞罗念起咒语之后,林克变成只有蝼蚁般大小。而在缩小之后,周围的所有物体都变大了,所有的细节都那么契合着缩小后的林克,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置身童话世界。
就这样,我在PSP上操作着林克一路过关斩将,搞定过森林神殿里硕大的啾啾,去火山上寻找能修复圣剑的大师,还去古代的遗迹中探寻海拉尔留下的秘密,也在冰冻的海拉尔湖里用油灯点妖怪屁股,而每一件道具——魔法壶、弓箭、鼹鼠爪子、飞行翼、天马靴等等,都能让我抵达全新的领域,还有每寻找到一个元素之后的多重分身,遍布各地的剑术教练,时不时出现跟你拼幸福碎片的NPC,这个看似披着幼稚外衣的游戏,却藏着如此多的细节和秘密。
相信第一次玩塞尔达的人,总会在想尽各种办法解开一个谜题之后,发出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由衷感慨,而我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接近着最后的重点。在最后的天空迷宫,我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卡关。那个场景我至今印象深刻,在一扇门前,有横五竖三的石块阻挡着,我在每一个石块前让林克使出吃奶的劲儿去推,尝试各种角度,石块依旧纹丝不动。后来,我把所有道具拿出来用了个遍,我让林克拿炸弹去炸,拿魔法壶吸,拿弓箭射,穿上飞行翼飞,穿上天马靴撞,拿剑砍,拿盾抗,拿爪子刨……
前后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每天醒着我就开着机器,在石块周围晃悠,希望找到机关。整个天空迷宫我里三层外三层翻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哪怕一丝丝的破绽。第三天,我终于熬不住了,我知道那扇门之后就是继续走下去的路,但我就是打不开门。没办法,我只能去找攻略。而攻略上只有简单地一笔带过——从楼上坠下去。
简单的几个字,瞬间解开了所有的谜题。就在那扇们的正上方,地面上有几块稍站一会就回掉落的地板。这样的地板在天空迷宫里屡见不鲜,可他们留给我的惨痛经验,往往都是掉下去之后,马山原地复活,然后掉血。但在那扇我怎么都没法接近的门前,这几块地板成了问题的关键。
我轻车熟路地走到了那扇门的上方,站在那块有裂痕的地板上。很快,地板漏了,林克嚎叫着摔了下去。画面一黑,来到了困住我好几天的门前,门前一个黑影,然后林克从天而降,稳稳落地。我当时把PSP往桌上一扔,双手插到头发里,来回揉搓着。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混合感受,里面有被游戏制作者戏耍之后的气愤,还有对设计这样谜题人的崇敬,更有想继续在这个游戏世界里探寻的渴望。于是,我跟林克一起推开那扇我们早就想推开的门,走了进去。
后面的游戏进程已经很短了,很快我就走到了被黑魔法覆盖海拉尔城,跟最终Boss古夫的战斗也很快取胜。公主被从石化的状态里救活了,海拉尔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而艾塞罗要走了。走之前,恢复成贤者模样的他变了一顶绿帽子给林克,绿帽勇者的这段征途,到此结束。
其实游戏结束的那一刻,我是非常舍不得的。我玩游戏也很多年了,几乎所有的游戏我都是想赶紧通关,但惟独《塞尔达传说》,让我有一种不忍太快结束的感觉。2008年的夏天,我的记忆里除了奥运会,就是在PSP上通关的缩小帽。后来,我把PSP还给天草,他问我玩什么了,我说塞尔达,并跟他大讲特讲。后来,他又把NDS借给我,说上面还有塞尔达。再后来,我在电脑上找来了其他系列作品,然后自己工作挣钱,买了NDSi,3DS,Wii,Wiiu,每台机器,都是为了玩《塞尔达传说》。
今年2月12日,《塞尔达传说——梅祖拉假面3D》偷跑了。我骑着车到鼓楼,赶紧买了一张。距离第一次玩《塞尔达传说》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些年里,我已经玩过了这个系列大部分是作品,同时也接触到任天堂很多其他的游戏。我成了一个任饭,生活里也变得离不开游戏。每次有人问我,你最爱玩什么游戏,我都会想起2008年夏天,那个捧着PSP玩缩小帽的我,然后脱口而出“《塞尔达传说》呀”。
“林克,这个盾送给你,你要用它来保护我呀。”
那天在他家吃过晚饭,玩到天都黑了。我说明天还得去实习,得回去睡觉了。天草说你拿台游戏机走吧,要不回去一个人多无聊。家用机自然搬不走,于是就拿掌机。他有PSP和NDS,问我要哪个。我想了想,没听过NDS是啥,于是选了之前玩过的PSP。
大一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位游戏达人曾经拿过一台PSP到学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大一,那台PSP成为了我们宿舍六个兄弟乃至整个楼层的娱乐佳品。从山脊赛车到实况足球,再到各种模拟器,拿台PSP上有太多美好的记忆。
于是在会学校的车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台PSP,开玩。但可能因为天草的游戏品味跟我们很不一样,所以那台机器上没有太多PSP游戏,反倒是塞满了各种模拟器。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天意吧,我没点开熟悉的FC和MD模拟器,反倒直接就点进了GBA模拟器。
这里来一段前情提要,GBA风靡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初中和高中的时代,但那段时间,家长一直都把电子游戏视为祸患,而我家的那座小城,加起来就两家电玩店,每次提心吊胆地去,也都只是过过眼瘾,而GBA是何物,我从来不知,直到那次点开了模拟器。
在GBA之前,我对掌机的印象,还停留在GB时代,也是在天草家,当时天草还没来北京,中学生天草觉得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跟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所以不怎么带我玩。所以每次我凑到他跟前想看看他玩什么的时候,他就提给我GB,让我自己去一边玩。后来上学,身边的同学也都没有掌机,顶多也就玩玩文曲星或者摩托罗拉上的手机游戏。所以对我来说,掌机世界完全是一片荒漠。
而就是这片荒漠,第一抹绿色就来自身穿绿衣,头戴绿帽的金发少年。其实在缩小帽之前,我曾经在我的Nokia6131上下载过一款手机的《塞尔达传说》,那款游戏的引擎就是GBA缩小帽的,但剧情和迷宫,却是最古老的FC初代,懵懵懂懂的我觉得换道具走迷宫的形式好酷炫,但手机体验毕竟太差,那款游戏最终烂尾。
而当我第一次在PSP上玩起缩小帽的时候,我才明白塞尔达真正的魅力在哪儿。故事的开头跟其他塞尔达很像,林克和公主青梅竹马,然后因为恶人的到来,公主遭遇不测,而林克则踏上拯救公主的道路。
冒险的第一站在森林里,也是在森林里,林克遇到了遭遇诅咒的先贤——艾塞罗AKA一只多嘴的绿色鸭子。解救了鸭子,他开始跟林克一起冒险,可是短腿的他跟不上林克的脚步,于是蹦到林克脑袋上,化作主人公那最为标致性的小绿帽。
《塞尔达传说》给我的第一次震撼,来自于林克的第一次缩小。在林克跳上树墩,艾塞罗念起咒语之后,林克变成只有蝼蚁般大小。而在缩小之后,周围的所有物体都变大了,所有的细节都那么契合着缩小后的林克,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置身童话世界。
就这样,我在PSP上操作着林克一路过关斩将,搞定过森林神殿里硕大的啾啾,去火山上寻找能修复圣剑的大师,还去古代的遗迹中探寻海拉尔留下的秘密,也在冰冻的海拉尔湖里用油灯点妖怪屁股,而每一件道具——魔法壶、弓箭、鼹鼠爪子、飞行翼、天马靴等等,都能让我抵达全新的领域,还有每寻找到一个元素之后的多重分身,遍布各地的剑术教练,时不时出现跟你拼幸福碎片的NPC,这个看似披着幼稚外衣的游戏,却藏着如此多的细节和秘密。
相信第一次玩塞尔达的人,总会在想尽各种办法解开一个谜题之后,发出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由衷感慨,而我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接近着最后的重点。在最后的天空迷宫,我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卡关。那个场景我至今印象深刻,在一扇门前,有横五竖三的石块阻挡着,我在每一个石块前让林克使出吃奶的劲儿去推,尝试各种角度,石块依旧纹丝不动。后来,我把所有道具拿出来用了个遍,我让林克拿炸弹去炸,拿魔法壶吸,拿弓箭射,穿上飞行翼飞,穿上天马靴撞,拿剑砍,拿盾抗,拿爪子刨……
前后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每天醒着我就开着机器,在石块周围晃悠,希望找到机关。整个天空迷宫我里三层外三层翻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哪怕一丝丝的破绽。第三天,我终于熬不住了,我知道那扇门之后就是继续走下去的路,但我就是打不开门。没办法,我只能去找攻略。而攻略上只有简单地一笔带过——从楼上坠下去。
简单的几个字,瞬间解开了所有的谜题。就在那扇们的正上方,地面上有几块稍站一会就回掉落的地板。这样的地板在天空迷宫里屡见不鲜,可他们留给我的惨痛经验,往往都是掉下去之后,马山原地复活,然后掉血。但在那扇我怎么都没法接近的门前,这几块地板成了问题的关键。
我轻车熟路地走到了那扇门的上方,站在那块有裂痕的地板上。很快,地板漏了,林克嚎叫着摔了下去。画面一黑,来到了困住我好几天的门前,门前一个黑影,然后林克从天而降,稳稳落地。我当时把PSP往桌上一扔,双手插到头发里,来回揉搓着。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混合感受,里面有被游戏制作者戏耍之后的气愤,还有对设计这样谜题人的崇敬,更有想继续在这个游戏世界里探寻的渴望。于是,我跟林克一起推开那扇我们早就想推开的门,走了进去。
后面的游戏进程已经很短了,很快我就走到了被黑魔法覆盖海拉尔城,跟最终Boss古夫的战斗也很快取胜。公主被从石化的状态里救活了,海拉尔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而艾塞罗要走了。走之前,恢复成贤者模样的他变了一顶绿帽子给林克,绿帽勇者的这段征途,到此结束。
其实游戏结束的那一刻,我是非常舍不得的。我玩游戏也很多年了,几乎所有的游戏我都是想赶紧通关,但惟独《塞尔达传说》,让我有一种不忍太快结束的感觉。2008年的夏天,我的记忆里除了奥运会,就是在PSP上通关的缩小帽。后来,我把PSP还给天草,他问我玩什么了,我说塞尔达,并跟他大讲特讲。后来,他又把NDS借给我,说上面还有塞尔达。再后来,我在电脑上找来了其他系列作品,然后自己工作挣钱,买了NDSi,3DS,Wii,Wiiu,每台机器,都是为了玩《塞尔达传说》。
今年2月12日,《塞尔达传说——梅祖拉假面3D》偷跑了。我骑着车到鼓楼,赶紧买了一张。距离第一次玩《塞尔达传说》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些年里,我已经玩过了这个系列大部分是作品,同时也接触到任天堂很多其他的游戏。我成了一个任饭,生活里也变得离不开游戏。每次有人问我,你最爱玩什么游戏,我都会想起2008年夏天,那个捧着PSP玩缩小帽的我,然后脱口而出“《塞尔达传说》呀”。
“林克,这个盾送给你,你要用它来保护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