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迷思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没错严格说来整体剧情没好到4※,好在有人性的诚意做替补也算能补足差额。
这边厢Nelson的病人阿恩出了事,那边厢三个trainees还在争论要不要将内情告知与supervisor。无意撞到的高医生痛心地问三位实习医生当初究竟是为何非选择精神科不可?明明可以学完内外全科后舒服体面地做个同样专业人士的家庭医生,为啥傻乎乎地要多捱几年精神科?
突然时光倒流回到年前一个难以忘怀的短期course上。当时印象深刻的点灿若繁星,可如今还能回想起的就只得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笑脸。其貌不扬的她随意活泼,穿着永远是休闲经典款,却毫不犹豫地刷卡自费参加这个不算便宜的课程,毕竟她去到那个二线城市工作也不算久。次次课间都能看到她黏住老师问到铃响。在精神科领域,临床实战永远是无价的宝藏:就像抑郁症病人跟狂躁症病人的药剂相同但药量减半,这都不是落伍的教科书能够明确告诉给一线医生的。但假若你没更新信息用错了剂量,又有谁可以理直气壮站出来指责你?毕竟大家都知道精神疾病是多变的,漫长的,需要长期抗争的。但是Who cares?病人cares,病人的家属cares,你自己更care,这或许才是“杏林深处”的真谛。
这边厢Nelson的病人阿恩出了事,那边厢三个trainees还在争论要不要将内情告知与supervisor。无意撞到的高医生痛心地问三位实习医生当初究竟是为何非选择精神科不可?明明可以学完内外全科后舒服体面地做个同样专业人士的家庭医生,为啥傻乎乎地要多捱几年精神科?
突然时光倒流回到年前一个难以忘怀的短期course上。当时印象深刻的点灿若繁星,可如今还能回想起的就只得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笑脸。其貌不扬的她随意活泼,穿着永远是休闲经典款,却毫不犹豫地刷卡自费参加这个不算便宜的课程,毕竟她去到那个二线城市工作也不算久。次次课间都能看到她黏住老师问到铃响。在精神科领域,临床实战永远是无价的宝藏:就像抑郁症病人跟狂躁症病人的药剂相同但药量减半,这都不是落伍的教科书能够明确告诉给一线医生的。但假若你没更新信息用错了剂量,又有谁可以理直气壮站出来指责你?毕竟大家都知道精神疾病是多变的,漫长的,需要长期抗争的。但是Who cares?病人cares,病人的家属cares,你自己更care,这或许才是“杏林深处”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