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下的暗流涌动

那一晚,纪子一定是绝望吧。姑妈步步紧逼她结婚;父亲可能真的是可以不再需要自己,在剧院他和某夫人的点头致意,简直让纪子当即深感自己被抛弃;去秋子家也许是想获得安慰,却只得另一场枉顾她心情的逼迫。那一刻,对她来说世界是背对着的。有人说小津的片毫无攻击力,可是每一次都可以让我看到心酸。我不认为小津讲的全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恰好相反,正是有人情冷暖,有淡漠,所以那些真实而克制的温情才让人尤其心酸——姑妈的殷勤不一定出于热心,秋子这个闺密只是需要一个倾倒自己价值观的对象。她们对纪子婚事的热心,并没有真实的考虑纪子的心境,只是理所应当着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父亲是唯一一个真实为纪子以后的幸福认真做考量的人。
纪子对父亲的爱,我不认为是有些人第一反应的“恋父癖”,它更像一种价值寄托,“只有我知道父亲需要什么,只有我能照顾好父亲”她这样欢快得意的确信着,这是她做的最好的事情,这也是她最被需要的地方,正因此她才认为婚姻给她带来的快乐不会比陪在父亲身边更大。她没有料到父亲会考虑再婚。在片子开始就直接说再婚是丑恶的事情的纪子是精神洁癖患者,这在她和小理的交往中也可以看出。有人说纪子之所以拒绝演奏会邀请是害怕面对某说不出口的情愫,在我看来,全然不是这样。纪子是喜欢着小理的,之所以要拒绝,和她在海边说的嫉妒心相关,她不能容忍受自己可能破坏小理与其未婚妻,她抑郁的走过街头转角时我就在想,她有精神洁癖。所以没料到父亲也会有再婚这么丑恶的念头的纪子,一早认定,为了不让父亲孤单,下半辈子会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可是父亲这善意的谎言让她心灰意冷,第二天允诺姑妈出嫁时的纪子,我想是哀莫大于心死了。
所幸,父亲最后的一段话,终于劝服了纪子,给她指出幸福的可能之方向。这段话真是精彩,句句深得我心,有机会找来剧本摘抄下来。大意差不多就是夫妻并不能一开始就得到幸福,必须经历共同的坎坷历练,幸福才会降临,才懂得体味幸福的滋味。这似乎就是小津一直以来的婚姻观。
今天是小津的诞辰和忌日,老实讲我对他并不是多了解,单单看了两部片,恰好被感动。今天特地奔老远爱跑艾书吧看专场,并不是为了追忆或者致敬,只是纯粹想再看一部电影,散场后心情却极满足。能拍出这样电影的导演,值得每年祭奠。
纪子对父亲的爱,我不认为是有些人第一反应的“恋父癖”,它更像一种价值寄托,“只有我知道父亲需要什么,只有我能照顾好父亲”她这样欢快得意的确信着,这是她做的最好的事情,这也是她最被需要的地方,正因此她才认为婚姻给她带来的快乐不会比陪在父亲身边更大。她没有料到父亲会考虑再婚。在片子开始就直接说再婚是丑恶的事情的纪子是精神洁癖患者,这在她和小理的交往中也可以看出。有人说纪子之所以拒绝演奏会邀请是害怕面对某说不出口的情愫,在我看来,全然不是这样。纪子是喜欢着小理的,之所以要拒绝,和她在海边说的嫉妒心相关,她不能容忍受自己可能破坏小理与其未婚妻,她抑郁的走过街头转角时我就在想,她有精神洁癖。所以没料到父亲也会有再婚这么丑恶的念头的纪子,一早认定,为了不让父亲孤单,下半辈子会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可是父亲这善意的谎言让她心灰意冷,第二天允诺姑妈出嫁时的纪子,我想是哀莫大于心死了。
所幸,父亲最后的一段话,终于劝服了纪子,给她指出幸福的可能之方向。这段话真是精彩,句句深得我心,有机会找来剧本摘抄下来。大意差不多就是夫妻并不能一开始就得到幸福,必须经历共同的坎坷历练,幸福才会降临,才懂得体味幸福的滋味。这似乎就是小津一直以来的婚姻观。
今天是小津的诞辰和忌日,老实讲我对他并不是多了解,单单看了两部片,恰好被感动。今天特地奔老远爱跑艾书吧看专场,并不是为了追忆或者致敬,只是纯粹想再看一部电影,散场后心情却极满足。能拍出这样电影的导演,值得每年祭奠。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