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搁浅》很好——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实际上,很多对于IGN US评测不满的声音都没有完整地看过IGN评价内容,说得还是相当客观的。也许IGN在进行评价前可能就预感到这是一个相当'两极化'的游戏,因为它的职能相比较其本身,倒不如说是在为整个行业的未来进行探索。小岛秀夫想要融合各种游戏类型与电影语言,打造一款很难去定义的游戏。因此当我打开其Steam页面时,'关联游戏'一栏居然有我最爱的《Edith Finch》,如此游戏的分类难度和本身对第九艺术这个媒介的探索度可见一斑。这固然伟大,但就死亡搁浅的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而言,IGN不得不放弃冷门式评分标准而客观地代表大众,给出一个OKAY的中肯分(这一点他们终究做的很好)。因此这款游戏不一定是给所有人的。我本身极其爱好步行模拟器,在开头的十五个小时内,我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它。可是对于那些偏重游戏有乐趣的玩法本身的人呢?这可能变成了一种煎熬。对于剧情深度与游戏趣味,不是说'游戏趣味'就代表无脑突突突,也不是说'剧情深度'就代表没趣。目前游戏的定义分类还不成熟,然而能确定的是,这两者的分歧是相当本质性的,是完全不能够一概而论的。所以为什么不单纯地留下你的评分,而非用尽吃奶的力气去说服跟你侧重方向完全相悖的玩家们呢?一句话,快乐就完事了,人最紧要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