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o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36 )
- 你家「爱豆」这次不是「落网」了,而是「退网」了。
-
-
Muto
(闻过则喜)
评论:
The Player
中国的《醒世恒言》中有句谚语:君子报仇,直待三年(或已不念旧恶),小人报仇,只在眼前。对于曾经被「好莱坞」驱逐,现在又被其邀请进《高斯福庄园》的「新贵」奥特曼来说,九十年代似乎正是他「报仇雪恨」的...
- 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
Muto
(闻过则喜)
评论:
Short Cuts
混沌而神秘的乐章 遗情,绝唱 银河里流变的声浪 织女,牛郎 夜幕上螺旋的双桨 预言,宝藏 尘土中镶嵌的星光 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显然,串联起《银色·性·男女》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核心线...
Muto的移动应用 · · · · · · ( 用过1 )
Muto关注的小站 · · · · · · ( 全部 )
Muto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在「黄金谷」倒闭又以类似的「聚宝盆」名义「换汤不换药」重新开张的背景下,哪位《全职》妈妈还在把孩子往「游乐园」里领呢?这个被危机抑或厄运所笼罩的「富二代」群体,又「卷土重来」为那些试图融入资产阶级「鄙视链」的小资产阶级推销库存了。若「没走开的妹子们」被人格化资本豢养的四只「宠物」狗的生活意见俘获和左右,那就不发愁「吃不饱」了,而是担心「吃不了兜着走」了。显然,经过了一轮财富《断·桥》洗牌和再分配博弈,眼下这四只分工不同「立场一致」的狗正在试图重铸脖子上的那条资产阶级「鄙视」链条。当然了,这种被大多数底层劳动者《朋友和陌生人》当作调侃、讽刺和模仿对象,被居高临下视角不断生产出来的消费性景观,要么被「大资产阶级」矮化成「羡慕」狗,要么被「爬到了半山腰」努力不掉队的小资包装成「精神保养品」鸡汤文。
Muto 看过 朋友和陌生人 Friends and Strangers (2021)
在《朋友和陌生人》这里,男主是一个游离于「底层与上层」两种身份之间摇摆不定的小资产阶级。这个对文化资产阶级抱有「一厢情愿」幻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上一代人所描述和践行的那种「在路上」生活方式当中似乎越来越体验不到乐趣。他们开着自己「租」的车抑或乘坐父母的车兜兜转转想要寻找到一块未被「资本主义」驻扎、殖民和监管的处女地,并试图建立起简易的,具有空想性而不具有根系性的「波西米亚式」房型。遗憾的是,曾无比亲近的二者很早就解除了「朋友」关系——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开放本质上是一种倒退主义式的保守,他们的每次迎接说白了都是一种爱欲幻灭后的「逃跑主义」行为。从「野合未遂」那场戏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种建立在「悲观主义」基础之上,激进又反动的「性本恶」论调和「享乐主义」行为持冷静、怀疑和批判态度。
Muto 看过 十六个春天 16 Printemps (2020)
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如何让自己在恋爱关系里成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例外?我们注意到,女主先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件中性色彩的服装。这种「穿搭」风格首先会「直观地」把她与其他女孩区隔开来,让她在女性群体当中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另类;其次会拓宽她的审美眼界,让她可以像坐拥审美特权的导演一样观察、分析和评论。不过,有趣的是,虽然已经手握导筒,但她的自我认同,并非是那位自觉退隐的导演,而是那位「怒刷存在感」亟需被「男性导演」当作一个人而非一棵树,亟需被「男性凝视」看见和认可的男性演员。事实上,类似「红石榴加柠檬苏打」这种极易被「众人」识别、消费和模仿「小布尔乔亚式」的唯美多是一种媚俗而廉价的甜美。不知这位有着明显「恋父」情结和「自恋」倾向的文艺女青年,除了喜欢歌剧和跳舞,还喜欢读哪些书,推荐福楼拜。
本页永久链接: https://www.douban.com/people/muto/
订阅Muto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