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on Sui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Easton Sui 看过 隔壁房间 The Room Next Door (2024)
#2025 No.3 换了语言体系的阿莫多瓦似乎更想去写一篇“散文”,关于落雪,关于生死,关乎世界。 规整、强烈、以直白击碎麻木,这似乎一直都是阿莫多瓦作品系列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调和的亲子关系、一眼望透的生死别离还有那对抗现实的亲密关系,如果真的非要找一点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似乎城市景观与远郊自然中的一场场落雪成了链接生死之间的关键。 落雪在城市里因环境污染而粉红,成了特殊的景观,告别城市,也远离那段不安分的过往。落雪在《死者》中因情绪而蔚蓝,成了往复的共鸣,告别彼此或许是迎接新一天最好的答案。另一场雪在两个最亲的人最柔软的一刻落于远郊,化作郊区泳池的成分,也化作思绪,纷飞在亲友的面前… 但似乎好像还有第四场雪的存在,不在城市、电影、远郊,而在一段去往寻找生之意义的过路人的心上…
Easton Sui 看过 酷儿 Queer (2024)
#2025 No.2 “小腿倚靠的一刻,我真的以为你属于我” 酷儿是不安分的外表或一瞬间的认同,与独立性有关,与不安分有关,Lee的丛林物理验证似乎也没为他带来一个答案。 “I‘m not queer”是一个结果,一个强相关与感情的秘密,皮肤相融是时间与情愫推进的必然结果,一个与众多酷儿如此相像的故事,可是他们冰冷又火热,沉醉又逃亡,好像这确是酷儿们的画像,不安分却缠绵… 思绪被卷入肉体和灵魂的不安分里,探讨着无关我们的世界议题。Lee在两年后的梦境中告别了一厢情愿,又在弥留之际回到了他最想拥有的瞬间,我想了解这段关系的起因,但好像无从下笔,那是一种情绪,杂糅了欲望与情感,穿过肉体和灵魂,直达你的过往。 循环的伤害,虚实的情愫,切片的梦境,无我的未来,好像最后痛的人,不止Lee一个…
Easton Sui 看过 黑箱日记 Black Box Diaries (2024)
#2025年第一部电影 “她再也见不得樱花,只因那段过往发生在春日时节”这对于旁观者的我来说,太过冲击。 记者身份、法律责任、公权力的偏移形成了这段过往的线索、问题及社会意义,“黑箱”被打开,意味着我们真的把隔着屏幕把这个人抽丝剥茧,去评判或去自我,但无论是是前者还是后者,“黑箱”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至于疗伤,通篇尽是。八年不间断的拍摄,是剪除社会身份的过程,更是救赎自我的关键,书和影像的传播,是得到自我最直接的方式,更是逃出“黑箱”的最优解,我们看到无数社会身份最直白的表达,更看到一个女性在光明处曲折地生长血肉。 “这才是影像的力量” 这是我看过之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黑箱”呢?也许在这段过往里有了一个答案…
Easton Sui的同城活动 · · · · · · ( 15个参加 )
本页永久链接: https://www.douban.com/people/Sui10261026/
订阅Easton Sui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