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nighter的广播

Allnighter 说:
2023-12-20 08:09:12 上海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书评(下篇)

4.对友情的思考 从前傻乎乎的查理总是认为那些戏弄他的人是他的朋友,并乐在其中,因为他不太能明白尊严、羞耻、平等、互助等字眼的真实含义与存在的必要。而他那些所谓的蛋糕店“朋友”却把查理当成了一个“寻开心”的工具。我脑子里闪过了鲁迅笔下嘲笑孔乙己的人群。其实,这蛋糕店里的人都是有着很严重自卑心的人,他们其中还有一个是瘸子,他们拿查理作为他们安抚自己那脆弱自尊心的海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查理变“聪明”以后,这群老伙计不仅是失望、嫉妒,而且是憎恶与完全的不能接受。因为他们曾经的“垫脚石”如今却狠狠砸在自己头上。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短暂的此类感受?我初中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哥们,他打游戏反应很快,每次我操作失误的时候他都会大喊“你个笨B”,当然我当时也并没有很在意。然而,当我成绩变得十分优秀之后,就像变聪明后的查理,我发现我也拥有了嘲笑他人能力。于是,我开始不满他对我的称呼,开始在学业上挖苦对方,就像高智商查理重新对待蛋糕店里的伙伴、实验室的教授以及纪尼安小姐那样。终于,在某一刻,我们友谊的小船翻倒了。但是在读到查理不经意间也嘲笑了那个因打碎盘子而尴尬的少年时,我也如图查理一样感到懊恼与震惊,因为这就像是在嘲笑曾经的自己一般。如果当时我能与那位哥们解开心结,而不是各自“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我们的友情或许就能走向积极的方向。 因此,这本书最感动我的便是,查理衰退以后,当一个后来的店员欺负他时,从前这群欺负他、赶走他的“伙计们”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将他视为自己亲弟弟般保护他。这一刻,查理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友谊。而这帮伙计们,他们从欺负别人寻找虚无缥缈的自尊心,到通过保护和帮助别人获得真真正正的自信心,小说中友情的内涵走向了积极的转变!他们从一个寄希望于别人智力比自己低,到追求自我品质比别人高的转变过程,这是一种从弱者思维到强者思维的转变。 我早已找不到那位哥们,他走开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所以,我想我们只能把握好当下和未来的每一段友谊。写到这里,我想起最近因为我的自作聪明而让一位朋友陷入了难堪的境地,然而这位善良的朋友却没有让我难堪。我从这本书中再次感受到了我对积极的友谊的向往。 (原文)我说谢谢金皮。那让我觉得很棒。有朋友真好...... 5.情感似乎具备超越一切事物的能力。 这篇小说给我最意想不到的收获便是对于人类情感的力量的认识。在我们脑海中,情感与智力或许都是平等的一种能力。然而,读完小说以后,你便能深感情感对于时空、智力和理性的超越。身体机能的变化只如流水,而人物情感才是不变的营盘。查理的智力大起大落,但是原先各种正负面的情感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查理手术后内心一直在与过去的自己作斗争,特别是作者对他在克服性爱恐惧的心理描写极其精彩。面对窗外凝视一切的小查理,他内心大吼着:你看吧,尽情地看吧,你这可怜的家伙,我再也不理你了! 我们的心中又何尝不是住着一位少男或少女。过去我是一位极度害怕发言的人,发言时同学们无意中的笑声都会无限放大我的恐惧。然而读到查理最后与纪尼安小姐一起在给与和接受中战胜恐惧时,我也很欣慰如今自己能够比较镇定地在人们面前发言,而过去那个怯弱的少年也早已不在窗边了。我想我第一次上台做学术报告,第一次在入党答辩时获得老师的表扬,第一次因为讲课生动而引得同学们大笑,那种感觉就犹如书中对查理与纪尼安抛下生理与心理顾忌时畅快淋漓的描写一般美妙! 当然,情感所能跨越的远不止书中展现的这些,它甚至能像物理学中的引力那样,能够跨越不同的维度。作为观众,我们能从他人的文字中感受到别样人生的情感,因而文本维度中的情感跨越到了真实的世界中。例如书中的查理关于电梯上下前后心境的比喻使我很好地理解了他所处的痛苦。我想,这是理性所无法做到的。如果通过理性而得到的道理就能够使人行动正确,那么作者只需告诉我们“需要关爱智力障碍人士”即可,而不必再去描写人物情感。但单纯论道理显得不那么吸引人,就像革命胜利之前的那些烈士们,他们并不是因为知道自己一定能亲自看到革命胜利才去参与革命,甚至他们的理性会告诉他们“革命有可能成功,但自己大概率等不到那一天。”事实上,怀着对实现人类解放的情感与信念,他们才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