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能复述你说的那些话:
‘三场早雾和一个雨天能把
搭得最好的桦木围栏朽坏。’
想一想,在那种场合说那样的话!
杨木多长时间朽坏,和那停在
遮暗的客厅里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根本不在乎!不管谁死了,
最亲近的朋友可以去送葬,但也可以
挪不了几步,根本就不去。
不,从一个人生病到他死,
他一直是孤独的,死的时候更孤独。
朋友们假装跟到墓地,
但人还没埋进去,思绪就回头了,
用最快的方式返回自己的生活,
回到那些活着的人中,他们熟悉的事物中。
世界是恶的。如果我能改变它
我就不会这么悲哀。噢,我不会,我不会!”
——弗罗斯特《家葬》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鲁迅《狂人日记》
由于我的精神已经从一切干扰中解放了出来,我又在一种恬静的隐居生活中得到一个稳定的休息,那么我要认真地、自由地来对我的全部旧见解进行一次总的清算。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她这样说是考验丈夫,奥德修斯一听,
不由得气愤,立即对忠实的妻子大声说:
“夫人啊,你刚才一席话真令我伤心。
谁搬动了我的那张卧床?不可能有人
能把它移动,除非是神明亲自降临,
才能不费劲地把它移动到别处地方。
凡人中即使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壮汉,
也移不动它,因为精造的床里藏有
结实的机关,由我制造,非他人手工。
院里生长过一颗叶片细长的橄榄树,
高大而繁茂,粗壮的树身犹如立柱。
围着那棵橄榄树,我筑墙盖起卧室,
用磨光的石块围砌,精巧地盖上屋顶,
安好两扇坚固的房门,合缝严密。
然后截去那棵叶片细长的橄榄树的
婆娑枝叶,再从近根部修整树干,
用铜刃仔细修削,按照平直的墨线,
做成床柱,再用钻孔器一一钻孔。
由此制作卧床,做成床榻一张,
精巧地镶上黄金、白银和珍贵的象牙,
穿上牛皮条绷紧,闪烁着紫色的光辉。
这就是我作成的标记,夫人啊,那张床
现在仍然固定在原处,或者是有人
砍断橄榄树干,把它移动了地方?”
——荷马《奥德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陈仲蔚问:“韩文禘义,说懿献二庙之事当否?”
曰:“说得好。其中所谓‘兴圣庙’者,乃是凉武昭王之庙,乃唐之始祖。然唐又封皋陶为帝,又尊老子为祖,更无理会。”
又问:“韩柳二家,文体孰正?”
曰:“柳文亦自高古,但不甚醇正。”
又问:“子厚论封建是否?”
曰:“子厚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亦是。但说到后面有偏处,后人辨之者亦失之太过。如廖氏所论封建,排子厚太过。且封建自古便有,圣人但因自然之理势而封之,乃见圣人之公心。且如周封康叔之类,亦是古有此制。因其有功、有德、有亲,当封而封之,却不是圣人有不得已处。若如子厚所说,乃是圣人欲吞之而不可得,乃无可奈何而为此!不知所谓势者,乃自然之理势,非不得已之势也。”
——《朱子语类》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固谆谆然命之乎?曰:天地之前,则吾不得而知也。天地生人,斯有道矣,而未形也。三人居室,而道形矣,犹未著也。人有什伍而至百千,一室所不能容,部别班分,而道著矣。仁义忠孝之名,刑政礼乐之制,皆其不得已而后起者也。
人生有道,人不自知;三人居室,则必朝暮启闭其门户,饔飧取给于樵汲,既非一身,则必有分任者矣。或各司其事,或番易其班,所谓不得不然之势也,而均平秩序之义出矣。又恐交委而互争焉,则必推年之长者持其平,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长幼尊卑之别形矣。至于什伍千百,部别班分,亦必各长其什伍,而积至于千百,则人众而赖于干济,必推才之杰者理其繁,势纷而须于率俾,必推德之懋者司其化,是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作君作师,画野分州,井田封建学校之意著矣。故道者,非圣人智力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故曰天也。
——章学诚《原道》
‘三场早雾和一个雨天能把
搭得最好的桦木围栏朽坏。’
想一想,在那种场合说那样的话!
杨木多长时间朽坏,和那停在
遮暗的客厅里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根本不在乎!不管谁死了,
最亲近的朋友可以去送葬,但也可以
挪不了几步,根本就不去。
不,从一个人生病到他死,
他一直是孤独的,死的时候更孤独。
朋友们假装跟到墓地,
但人还没埋进去,思绪就回头了,
用最快的方式返回自己的生活,
回到那些活着的人中,他们熟悉的事物中。
世界是恶的。如果我能改变它
我就不会这么悲哀。噢,我不会,我不会!”
——弗罗斯特《家葬》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鲁迅《狂人日记》
由于我的精神已经从一切干扰中解放了出来,我又在一种恬静的隐居生活中得到一个稳定的休息,那么我要认真地、自由地来对我的全部旧见解进行一次总的清算。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她这样说是考验丈夫,奥德修斯一听,
不由得气愤,立即对忠实的妻子大声说:
“夫人啊,你刚才一席话真令我伤心。
谁搬动了我的那张卧床?不可能有人
能把它移动,除非是神明亲自降临,
才能不费劲地把它移动到别处地方。
凡人中即使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壮汉,
也移不动它,因为精造的床里藏有
结实的机关,由我制造,非他人手工。
院里生长过一颗叶片细长的橄榄树,
高大而繁茂,粗壮的树身犹如立柱。
围着那棵橄榄树,我筑墙盖起卧室,
用磨光的石块围砌,精巧地盖上屋顶,
安好两扇坚固的房门,合缝严密。
然后截去那棵叶片细长的橄榄树的
婆娑枝叶,再从近根部修整树干,
用铜刃仔细修削,按照平直的墨线,
做成床柱,再用钻孔器一一钻孔。
由此制作卧床,做成床榻一张,
精巧地镶上黄金、白银和珍贵的象牙,
穿上牛皮条绷紧,闪烁着紫色的光辉。
这就是我作成的标记,夫人啊,那张床
现在仍然固定在原处,或者是有人
砍断橄榄树干,把它移动了地方?”
——荷马《奥德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陈仲蔚问:“韩文禘义,说懿献二庙之事当否?”
曰:“说得好。其中所谓‘兴圣庙’者,乃是凉武昭王之庙,乃唐之始祖。然唐又封皋陶为帝,又尊老子为祖,更无理会。”
又问:“韩柳二家,文体孰正?”
曰:“柳文亦自高古,但不甚醇正。”
又问:“子厚论封建是否?”
曰:“子厚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亦是。但说到后面有偏处,后人辨之者亦失之太过。如廖氏所论封建,排子厚太过。且封建自古便有,圣人但因自然之理势而封之,乃见圣人之公心。且如周封康叔之类,亦是古有此制。因其有功、有德、有亲,当封而封之,却不是圣人有不得已处。若如子厚所说,乃是圣人欲吞之而不可得,乃无可奈何而为此!不知所谓势者,乃自然之理势,非不得已之势也。”
——《朱子语类》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固谆谆然命之乎?曰:天地之前,则吾不得而知也。天地生人,斯有道矣,而未形也。三人居室,而道形矣,犹未著也。人有什伍而至百千,一室所不能容,部别班分,而道著矣。仁义忠孝之名,刑政礼乐之制,皆其不得已而后起者也。
人生有道,人不自知;三人居室,则必朝暮启闭其门户,饔飧取给于樵汲,既非一身,则必有分任者矣。或各司其事,或番易其班,所谓不得不然之势也,而均平秩序之义出矣。又恐交委而互争焉,则必推年之长者持其平,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长幼尊卑之别形矣。至于什伍千百,部别班分,亦必各长其什伍,而积至于千百,则人众而赖于干济,必推才之杰者理其繁,势纷而须于率俾,必推德之懋者司其化,是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作君作师,画野分州,井田封建学校之意著矣。故道者,非圣人智力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故曰天也。
——章学诚《原道》
aspirin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aspirin的同城活动 · · · · · · ( 1个感兴趣 )
订阅aspirin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