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默的移动应用 · · · · · · ( 用过1 )
孔默的游戏 · · · · · · ( 玩过11 )
孔默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18 )
- 《九品官人法》读书札记
-
-
孔默
(不做侏儒也不做巨人。)
评论:
九品官人法研究

“自带弹幕的男人。”
——某位小伙伴的评价。
“少女心的直男。”
——某位小姐姐的评价。
半个“虚无主义”者:虚无一切貌似崇高宏大实则庸俗空洞的意义,但不虚无生命本身。
不做侏儒也不做巨人。
直面愚昧,乃智慧之肇始。
何谓“意义”——无中生有;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不卓越,但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平庸;我不智慧,但不回避自己的愚蠢;我不英俊,但可以接纳自己的丑陋,也不会随便去吓人。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卢梭《爱弥儿》
“Better a witty fool,than a foolish wit.”——William Shakespeare: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刘慈欣《三体》
“孔默”,取自屈原《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这样引经据典也有装x的意思。)
孔默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近日助教课指导学生,重点重读了十来个回目,竟获得了全新体验,这就是《红楼》的独特魅力吧。 宝玉是“赤子之心”的化身,因此,一方面纯真烂漫、真诚博爱,多情而不纵欲,他对黛玉外众姊妹的亲昵,本质上接近非性爱的友谊(见七十八回贾母对宝玉的评价);另一方面,自恋幼稚,耽于梦幻,拒绝成长(前期尤为明显),乃至贪恋富贵温柔乡(如六十二回黛玉担心贾府将来入不敷出,宝玉竟说“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赤子的纯真本心值得肯定,但赤子终归要长大,本心必须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砺,才能最终趋于完善。宝玉的爱情悲剧和其拒绝成长、拒绝责任不无关系,终是咎由自取。 黛玉的敏感,有其原因:年幼丧母、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等,不可武断地视其为“作精”。相较于宝玉的天真放肆,黛玉早熟而谨慎,宝玉似曹子建,黛玉竟如曹子桓。
孔默 读过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1.工作伦理还是生活道德?工作不同于自然劳动,工作和金钱相互绑定,其本质是量化,根据是“产能”、“绩效”,而非我们的实际付出与需求。这足以回答,为什么二十四小时待机(家务、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或者“家庭煮夫”从不会被视为职业。 2.从生产中心转变为消费中心,但内核未变,均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封闭式量化思维。“审美”只是幻象。如果点击价格不够高、销量不够大、点击量不够多,谁会相信这是“美”? 3.反思力犹如刹车片,一直踩得不放当然也会阻碍前行,但倘若失灵,就注定在“毋庸置疑”的“自信”与“一往无前”的“豪情”中车毁人亡。 4.我不认为人会天生懒惰,毕竟天真的孩童会贪玩,疲惫的成人才会嗜睡。 5.贫困被资本定为原罪,罪恶反而不是。 6.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可惜我们已失去想象力。
订阅孔默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