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学界
豆友Sophie Z说想让我写写在电梯里怎么找话题。这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写过有关措辞的东西,而里面谈到“电梯演讲”(elevator talk)是很难的。我当时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个人类学家在教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她说,她在学术界待了三十多年,对于学术社交(n... (21回应)
来这儿近四年了。第一年觉得自己就是来读书的,每天上百页地灌文献;第二年犯矫情,觉得学到的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第三年不再那么小清新,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写作。第四年围着论文说了写,写了说,又觉得最难的还是打磨问题。 打磨的意思就是成天想,成天琢磨... (11回应)
这周的组会做成了一个简历工作坊。组员带自己目前的简历,教授带自己在博士毕业时用来应聘的简历,互相挑刺儿。教授们尖酸刻薄直白,一如既往。尽管两小时下来,大家的心都在滴血,但收获也不少,从中也多少能看到美国学术界的某些套路。简记一些观点罢,... (43回应)
年会将至,今天组会的主题是“如何制作和陈述海报(poster)”。摘教授们二三观点如下。 1. 永远记住:海报陈述,与演讲陈述一样,有且只有一个用意——诱惑读者(或听众)去读你的论文全文。因此,年会其实就是一个广告交流会。 2. 既然只是打广告,永远... (24回应)
1. 我很理解刚入门的博士生对理论的热情,但我真的很想给他们开一门课,名字就叫“请说人话”。 2. 当你修改一份申请经费的研究计划的时候,我建议你咀嚼里面每一句话,问自己同一个问题:我可以更直白地表达么? 3. 真的不要以为间隔了一两年没参加年... (15回应)
昨天看到某水的《我想听听你们说话的声音》,挺感动的。今天又看到这篇《玩笑贴》,里面第一条说要开一个四课时的“邮件的写作规范及修辞”,才想起曾经也写过这个问题。这些东西是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参加一个讲授如何写邮件的讲座的笔记,那时候我还没怎... (101回应)
今天在例会上讲我的资格考试的分析框架,讲出一身汗。会后和几个同事交流感想,大家都提到,很多时候自己想问题想得很清楚,模型立得起来,每个环节的论证也很顺畅,但站到人前一讲,尤其是听众一发问,就又拧巴了,回头还得重新推思路。 这一年来,随着自... (87回应)
1 我:今天没空见我? 师:啥。 我:你没回我的预约邮件啊。 师:我没回么?噢。 我:…… 师:那我看看时间安排吧。 我:好。 师:嗯,确实没空。 我:……行。 师:但我现在要去买午餐,你陪我走过去?路上说。 我:……荣幸。 2[在咖啡馆] 师:总之我... (7回应)
下学期要接一个助教(TA)的活儿,最近在和任课教授及另外俩助教一起开会讨论相关事项。几轮下来,我们仨(即下文的甲乙丙)都感叹这事儿的不靠谱:当学生的时候修一门课,累死累活,猪狗不如;没想到那些折磨人的熊玩意儿,在幕后却是这么轻率地就决定了... (17回应)
正犯着截止期前焦虑症,乱写些有的没的调节一下气氛好了。 话说我本科时候有个辅导员,一边辅导一边读研那种,算起来现在也博士毕业好几年了,据说留校当了老师。 自从我来了美国,这老师每隔三四个月要在QQ上联系我一次。非常准时不说,连交流的格式都差... (61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