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历史的旧书店
守望历史的旧书店
季米
浙江省衢州市孔庙边上的青简社是一家主营古籍、地方文献和布展策划的民营独立书店,也是一家发掘、推广衢州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文化传播平台。青简社保存有大量各类古籍善本、地方文献、家谱、围棋典籍、本地老字号实物、证章、字画、广告、民间绣片、粿印、钱币、契约文书等,还收藏了数百个历代书箱,可谓是个书香之地。
我为阿滢主编的《中国旧书店》写过一篇《浙江的旧书店》,介绍过这家旧书店;在薛原主编的《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中《那些淘书的地方》一文也提到过青简社;在《书痴们的快乐》中写到过青简社和其顾客张剑老人的故事,这确实是一家有故事的书店。
青简社店主王汉龙2004年在水亭街上开了一家叫水亭书社的旧书店,2006年搬到了孔庙边上的新马路,改名叫古书观止斋,2017年元旦,王汉龙启用了新店名“青简社”,为何起名叫“青简社”,起源于他那时收到的一个旧书箱上刻着隶书体“青简”二字,这两个字让他心生欢喜,于是就以此作为书店的名号。“这里不仅仅是售卖旧书的店铺,也是读书人的一个社交场合。”
确实,这里是我去衢州城里经常喝茶聊天会友的地方。我曾在那里和外地的书友侯军、傅国涌、朱绍平、励双杰、江少莉、王淼、鲍海春等人会过面。和侯军的交往缘于他的读书随笔集《淘书·品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那一次因为参加全国报纸副刊协会的活动到了衢州,便有了在青简社的一面之缘,那个晚上留下的故事曾被巫少飞写入文章,也延续了我们的书缘。
在青简社见过的本地书友就数不清了,有鄢卫建、蔡恭、庄月江、晋军、潘玉光、巫少飞、钟睿、许强、俞俊、张朝雄、毛芦芦、紫含、蓝智玲、赖雄剑、方樟连、许晨、阿潇等,还有一些人聊过天也叫不出名字。
我不记得在青简社有没有见过张剑老人,但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在旧书店买过他的签名自印回忆录《忆沂蒙八年》。从书后简历看,他1918年出生于山东,1937年参军,是一名抗战老兵。1949年作为南下干部在杭州工作,此后在常山县一中教书,后调到衢州第二中学担任历史老师并在那里离休,离休后担任过衢州市关心下一代协会主任,2017年100岁高龄时去世。他非常热爱读书,离休后写下并出版了自己早年经历的回忆录。张剑生前很喜欢去王汉龙的旧书店买书,并且在每本书上都写上购书日期和地址。在他去世后,他从旧书店买的一部分书又回到了王汉龙那里。书痴生前节衣缩食,不辞辛苦和高龄去淘书,人一走什么都留不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王汉龙在重新收到张剑的这些书后自然是又惊又喜,既高兴再次见到这些书,又为再次见到它们而伤感,因为每本书的扉页里都记录着张剑在他的旧书店出现的时间。有些书是王汉龙送给老人的,他自己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书上都写着,自然是让人感慨良多。动了感情、流了眼泪的王汉龙最后决定无偿地将这些老人的藏书和其它纪念品都捐给了衢州档案馆。为此我写了《书痴们的快乐》一文,刊登在《温州读书报》和《巨化报》上。
这样喜欢读书的老人我在青简社见过好几位,徐文荣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好几次在青简社碰到他,他可是衢州文史方面的活地图,有一次还向他请教过烂柯山石刻的事情。我在读郁达夫《烂柯纪梦》一文时看到以前烂柯山石梁下有“烂柯仙洞”字样的摩崖石刻,可是现在根本看不到,于是就请教徐文荣先生。他告诉我:那些都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小将们磨平了,就是现存的“天生石梁”也是八十年代重新开发烂柯山之后他叫人去重新刻的。听得我一阵感慨,这个城市本来就没多少文化遗存,还这么去破坏,这沉重的历史事实真是让人叹息。
青简社因为拥有大量的年画、连环画、电影海报、民国时期的月份牌、抗战实物和史料、古书箱、戏谱、契约、药方、执照、账单、课本、地方志等,引起了很多文化部门的注意。柯城区图书馆就与青简社合作成立了“青简社地方文献馆”并对公众开放,为研究地方文史的学人们免费提供参考资料,可谓功莫大也。青简社还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学基地”并正式挂牌,这得力于其大量的民间契约文书收藏。2018年为浙江师范大学契约文书博物馆捐赠了明代碑文等藏品,此后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阮宝玉、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许晨等人牵头下,青简社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达成了建立研学实践基地的合作目标。
青简社与衢州博物馆、中国儒学馆、柯城区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分别举办过余绍宋文化展、围棋文化展、电影海报展、文书材料展、年画展、小人书展、签名书展、历书展等等展览,还为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上海民间抗战博物馆、衢州市档案馆、江山市档案馆、龙游县博物馆、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纪念馆、衢州展览馆、衢州学院、衢州孔氏家庙等提供了许多可遇不可求的古籍及资料,也为文化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在朋友推荐下曾来青简社访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他为汉龙写了一篇好几千字的长文《白手起家,独劈书径》,还推荐朋友来衢州拍摄书店主题的纪录片《书迷》,我有幸得到过一张《书迷》的海报,后来也送给了王汉龙,也是一段难得的书缘。
现在的青简社差不多了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因为王汉龙在书店外摆了一个无人售书的书摊,10元一本卖旧书和小人书。在门口摆了好多小凳子,吸引游人过来翻读那些怀旧的小人书,也成了古城一道难得的风景。有一次去书店,王汉龙正在睡午觉,我就拍了一张他的照片,发到书友群里戏言他“躺着就把钱挣了”。其实他开实体店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为了书友们有一个可以喝茶交流的地方,他还一直坚持着。
本地报纸上时常会出现王汉龙的名字,大都是文化记者们的报道,写他又发现了什么地方文史资料之类的消息。他是浙江省收藏协会的会员、衢州市收藏协会的理事、衢州市弘一法师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柯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前段时间他还成了新成立的“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的副会长。他这位安徽人对第二故乡的衢州的乡土文献特别关注,总是能找到一些稀有的文献资料。现在卖平装旧书其实很难挣到多少钱,不过对于送来的旧书他还是尽量收下。很多藏书人在过世前,为不使旧书蒙尘,都愿意将几十年收藏的书籍卖给王汉龙,他们期望通过王汉龙的手,让书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我在王汉龙的旧书店买到过很多本地文化人的签名本,这其中有庄月江的《劳碌斋随笔》、傅春龄的《傅春龄文稿》、陈才的《算了,是什么东西》、楼翠如的《楼翠如自选集》和张剑的《忆沂蒙八年》等。和庄月江老师熟悉后,我还让他在那本《劳碌斋随笔》上重新签名,成了一种有趣的“复签本”,我写过一篇《我的复签本》提到过这件事。
对于浙赣皖三省交界地区有名的青简社,我希望存在的时间能够更长久一些。
(20240531写,20240603修订)
季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4季度读书录 (4人喜欢)
- 2024年的新书 (2人喜欢)
- 2024年3季度读书录 (4人喜欢)
- 美国现代诗歌翻译ON EMPTINESS by Garrett Hongo 关于空虚by加勒特·本乡
- WHILE IT'S HAPPENING当它发生的时候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