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批判性思维工具>
主旨自然是利用逻辑技能建立起对万事万物的批判性分析框架。
但是本书封面上来就先犯了几个逻辑错误:
1. 风靡美国50年: 流行的就是好的,老字号就是权威,诉诸权威、诉诸大众;
2. 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 批判性思维不是什么神秘宗教、高难度科学,一种使用逻辑学进行剖析的一个手段而已,是一门实践。当官的学术能力就一定强吗,这个学会跟逻辑学、跟学术有关系吗,有的话为什么不报出学术机构的名称。
3. 耶鲁、牛津斯、坦福等名校最重视。最重视的地方往往也是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遍地的地方,这跟你这本有什么关系,用你做教材了?
然后主体部分,一本32K不到300页的小册子,硬划了17章。
上来绪论部分,先问境界、再谈努力。
然后不断强调公正和努力公正,价值判断凌驾于事实判断之上,而且将两者隐隐对立起来。
实施细节部分,分成那么多长,主题太多,流水账只能一笔带过。然后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宽泛的谈论起了学成后的能力和境界,诸如: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区分假设、理解意义(我看你干脆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算了)
提问很重要、深入很重要(这用你说?)
评估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很重要
决策很重要
媒体的偏见很重要
要有道德(道德跟批判性思维八字不合吗?)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多买几次课,上个高级批判性思维培训班呗?)
评价:
命题太大太多,空谈境界,难以实践;
将“正义道德”凌驾于逻辑正确之上,既不逻辑,又不道德;
作为一本tutorial,讲好5w1h、事件检验、谬误和观察者偏差、相关因果性分析等要素它又完全没有;
做zen of critical of thinking也不是不行,可是还是基于2自相矛盾
好的论证,他的主张和用来支撑主张的各项论据都有合理的事实和逻辑支持。而且可以用浅显的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讲清楚自己的意图。
这本书完全走到反面去了,是一本误人子弟的垃圾书,建议大家谨慎躲避。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872.4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667篇内容 · 68.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510篇内容 · 546.0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52.8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753篇内容 · 143.2万次浏览
- 无意间闯进了陌生人的人生36篇内容 · 38.3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56篇内容 · 195.1万次浏览
- 爹味会毁掉一个人的所有灵性38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