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机与广岛西条
本文首发自日料栈的公众号(日料栈,ID=RyoriStack) ,搬运版式可能有些出入,希望有更好阅读体验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公众号哟( • ̀ω•́ )✧
文:碗丸
清酒话题的第一篇,想聊聊直立式精米机。因为它的发明,无疑是清酒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笔。

在直立式精米机发明之前,清酒的精米步合最低只能达到70%,在它发明之后,以低精米步合为基础的吟酿、大吟酿酒得以登上历史舞台,更丰富、有趣、高级的清酒时代到来~

那么,直立式精米机是谁发明的?在哪发明的?它和贺茂鹤酒造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聊聊吧~

1蒸汽机时代
和很多国家一样,日本传统精米方式是捣臼式的,即将稻米放在石臼中,用木棒(杵)捣磨。

传统捣臼式精米按照动力的不同,分为以人为动力的足踏式精米和以水为动力的水车精米。到江户时代后期,在日本当时最重要的清酒产地——兵库的滩五乡,因为河道密布,水车精米十分发达,精米步合可以达到75-80%左右。

虽然水车精米节省人力,效率高,但也有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比如,在河川少的地区无法使用;在持续晴天的情况下,水量会减少,所以能源的稳定性有点差;而且水车设置在河边,与酒造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需要将米往返运输。

在滩五乡,有很多牛车往返于河边与酒造进行运米作业,这也算是当时的一道风景了(虽然很多牛🐂的气息充斥在空气中,并不宜人)。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精米界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风潮中,蒸汽动力被逐渐应用到很多领域,其中就包括精米界。1888年在滩五乡中的西宫,酒造家辰马喜十郎便引进了英国制蒸汽机进行精米。

虽然依然是捣臼式精米,与水车精米相比,蒸汽动力精米的好处是不受天气影响,也不用拉着牛车去河边了。在酒造里建个蒸汽动力的精米室,然后就可以愉快地磨米了。

开始还有些人担心蒸汽机冒出的黑烟会把清酒给熏坏了,然而经过实践发现,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所以,蒸汽机精米的时代就愉快地开启了。后来还出现了电力精米。

2村里的神童
1878年,在远离清酒酿造中心滩五乡的广岛西条,有个孩子也想到了发明动力精米机。
他叫佐竹利市(1863-1958),在村里是被视为理工神童一样的存在。

两年前村里要进行土地测量与计算,村长便把这个重任交给了13岁的利市。利市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当时的村长叫木村和平,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对的,他就是后来贺茂鹤酒造的创始人。

在当年的广岛西条,因为没有发达的水系,人们依然使用传统的足踏式杵臼捣米。利市在村里捣米时就想,农民每天做这样的工作,重复又繁重,要是能发明一个动力精米机就好了。
利市把这个想法和和平说了。和平说,“如果你能发明这样的机器,我就是你第一个买家。”
当一个50岁的人听到一个15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他没有觉得“这孩子可真是满嘴跑火车(虽然当时西条还没有火车……)”,而是看到了商机,这就是和平的远见和知人之明。

但在之后的十几年,利市担任了广岛县内最大的治水工程“并泷寺池工程”的负责人,而后又负责山阳铁道(三原-广岛段)铺设工程的指挥监督工作。等到这些工程结束,时间已经滑到了1895年,距离与和平约定设计精米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

3西条的崛起
在过去的十几年,利市的故乡广岛西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871年,明治政府废止了江户幕府时期制定的酒类许可制度,并颁布法令说,只要有资本,皆可自由酿造清酒。这让很多广岛人看到了酿酒业的商机。
可是广岛自古以来就不是清酒名产地,因为这里水的硬度很低,属于软水。

滩的水硬度在100mg/L左右,京都伏见的水硬度在60-80mg/L左右,而广岛县很多地方的水硬度在30mg/L左右。软水所含矿物质偏少,不能为酵母和麴菌提供足够的营养,会导致酒精发酵不活跃,酿出的清酒容易腐坏。

但因为政策放开,很多不知死活的商人纷纷涌入广岛酿酒行业,也遭遇了种种挫败。
越挫越勇的唯有三津(今广岛县东广岛市安艺津町)的三浦仙三郎(1847-1908),他开启学霸模式,去酿酒圣地兵库的滩拜访酿酒大师,自己潜心学习、实验,从企业家生生变成了酿酒家,并于1892年发现是水的硬度导致了广岛酒与滩酒的差异,于1898年提出了适合广岛县的软水酿造法。

广岛酿酒业因此受益,酒的品质突飞猛进,并在1907年、1909年的第一、二届全国清酒品评会上大放异彩。软水酿造法对后来吟酿酒的酿造技术也有深远影响,因此仙三郎被称为“吟酿酒之父”。

西条的水
现在西条酒造带的水为中硬水,硬度介乎伏见与滩的水硬度之间,这是因为大正时代当地的地下水位下降,不得不打深井取水,取到了矿物质含量更多的地下水。在此之前西条的水为软水。

1873年,木村和平在西条设立了贺茂鹤酒造。在广岛,西条盆地被山围绕,气候凉爽,酿酒条件优良。但远离港口,交通不便,西条清酒要卖到其他地方需要花高额运费,酒的售价在市场上也就变得毫无竞争力。

1890年代,政府考虑在西条修建铁路,西条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铁路的修建会破坏原有业态,导致宿泊客人减少。但作为村长和本地名士的和平认为这是西条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他力主修建铁路,甚至还说服了附近的神社搬迁,以便让铁路更接近城区。

1894年,山阳铁道修建完成(也就是佐竹利市参与修建的那条铁路),西条附近的酒造受惠于此,迅速发展壮大。

4、利市的发明
佐竹利市作为一个工程机械方面的全才,职业生涯会有很多可能性。但他最终选择精米机作为研发方向,与西条、乃至广岛酒业的发展繁荣,以及贺茂鹤酒造的研发支持不无关系。

1895年利市开始研究精米机时,他的想法是优化捣臼:在1896年发明了连打式捣精机,在1898年发明了四连唐臼捣精机。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新式精米机已经问世。186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研削式精米机。1888年美国人发明了摩擦式精米机,1904年引入日本使用。这些长得不再像捣臼的精米机带给利市新的启发。
摩擦式精米机是现代横式精米机的前身。用这种机器进行精米,精米步合的下限是80%左右,因为过多的碾磨容易使米产生热量而断裂。

对于饭米来说,这样的精米度绰绰有余,所以横式精米机后来主要用于饭米的精米处理。但对于酒米来说,这样的精米度并不比水车精米强,因此不够令人满意。
研削式精米机是利市努力的方向。

1908年他发明了内部装有金刚石砂轮的研削式精米机,也就是直立式精米机的前身。1930年,利市改进了设计,做出了圆盘状金刚石砂轮,标志着直立式精米机的正式诞生。


由此,酒米精米步合的下限可以达到40%,吟酿与大吟酿的酿造成为可能。佐竹利市也因为在精米机领域的杰出贡献于1944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蓝绶褒章,其家族企业佐竹机械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由于软水酿造法、直立式精米机的发明,山阳铁道的开通,以及木村和平父子(贺茂鹤酒造)、岛博三(白牡丹酒造)等企业家和桥爪阳等酿酒师的共同努力,西条酒业在大正、昭和年代迅速崛起。西条被誉为“酒都”,且与兵库县的滩、京都府的伏见并称为“日本三大名酿地”。

以上文字内容为日料栈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日料栈】或ryori@robaiter.com。
日料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精米机与广岛西条 (3人喜欢)
- 江户时代关于红薯竟然有123种食谱?!日本人有多爱烤红薯? (20人喜欢)
- 木屑寿司、酒寿司…日本还有哪些神奇的乡土寿司? (3人喜欢)
- 清酒 | “吟酿”的前世今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看展记 1.2亿次浏览
- 你有哪些童年阴影? 7068次浏览
- 保持友谊长存的秘诀是什么? 9.8万次浏览
- 被大厂裁员之后 3.9万次浏览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热议 110.6万次浏览
- 面试刺客整顿职场 93.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