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播出到现在才6年?只感觉恍如隔世、沧海桑田……
昨天许魏洲在微博官宣结婚了,据说新娘是他高中学姐。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还在北京双井富力城逛街时偶遇过许魏洲呢,那时候他刚凭《上瘾》红起来不久,虽然因为戴着帽子和眼镜,看不清那超夸张的双眼皮,但是那身材那轮廓还有那标志性的厚嘴唇还是一眼被我认出来了。
我的第二反应则是,《上瘾》播出是哪一年?2016年年初!什么,距离现在仅仅只有6年吗?我怎么感觉已经是好久远的上个世纪的事了?
记得那个冬天,《上瘾》同时在腐女群体和男同志群体中造成轰动,然后就破圈了,成为大众话题,就连直男楷模刘德华都在访问中说自己正在追《上瘾》。

在国内影视圈,产生这种效果的同志题材作品只有两部,另一部是2001年的《蓝宇》。至于其他的,要么腐女狂热但gay没感觉,要么gay追捧但腐女视而不见,更别提被大众关注,顶多都只是小圈子的狂欢罢了。
人对时间长度的感受,常常都是很主观的。在我的感受里,2016年的《上瘾》,离《蓝宇》所在的2001年很近,离2022年的现在却很远。
当然把《上瘾》和《蓝宇》相提并论,肯定是“辱蓝”了。论艺术品质,《上瘾》和《蓝宇》天差地别;论演员演技,黄景瑜许魏洲和胡军刘烨也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里插播一条小消息:《蓝宇》最近出了4K蓝光修复版,军烨CP粉可以去舔屏了。)
记得当年我看《上瘾》的时候,就是一边吐槽一边追的:这个霸道富二代爱上傲娇穷小子的剧情,也太俗套太模式化了吧……场景好单调,服化道好简陋……台词简直尬出天际,敢不敢再假一点……

但是,就算再粗制滥造,《上瘾》也是一部名正言顺如假包换的同性耽美剧!不打擦边球!有明确的男男示爱调情!有接吻!有船戏!而且,俩男主角都还挺帅的,哪怕演技麻麻,哪怕双眼皮太抢戏,至少是“耽美”而不是“耽丑”啊!这些条件都具备,咱还要什么自行车啊,还不赶紧一哄而上甭管这饲料是粗是精哼哧哼哧拱到嘴里拉倒吧!
我看昨天微博上有人分享了剧中的吻戏和船戏动图,很快就被夹无法显示了,那我也不敢放了,只放一张含蓄点的行不?就这张,当成暖心哥哥安慰生病弟弟也没差:

不过那些暗中流传的《上瘾》大尺度戏份,有很多也并非剧中所有,而是来自花絮。据说以柴鸡蛋为首的幕后主创,一早就计划清楚了,正片还是要点到为止,同时可以拍一些更大尺度的片段作为花絮物料对受众进行精准投喂,后来果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让粉丝磕CP磕得高潮迭起欲生欲死。
不过即便是这样精心策划,《上瘾》在网络平台播出的时候,因为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快惊动了有关方面,最后三集还没播完就被全网下架了。我记得那几天追剧的观众都在网上求最后三集的资源,可是资源删得太快,眨个眼就没了,各种帖子里一片鬼哭狼嚎,大家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看完全部15集,可是第15集最后也不像是大结局的样子,不知道是剧组没放完整版还是留个悬念等着拍第二季。
结果完整版一直没见到,第二季当然也不可能拍了。就这样,一部质量堪忧,内容见首不见尾的剧,成了国产耽美剧标志性的首本名作,也成为一代人内心的隐秘记忆。之所以这么荒诞,最主要原因当然是,它太稀有,太难得了,我们太饿了呀,可怜可怜孩子们吧。
而且,它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它之所以出现是得益于网剧刚冒头还处于试水期,尺度还可以拿捏拿捏,但随着网剧走上正轨,管理很快又收紧,于是《上瘾》就成为国产耽美剧昙花一现的绝唱。
但又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让资本们闻风而动,一系列转基因畸形品种应运而生,也就是耽改剧了。短短这几年,“耽改”就是内娱撬动资本、收获巨额利润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制造流量男明星的最强发动机。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演员随时可能爆红也随时可能被打垮,而现在,连耽改剧这个我们自创的鸡贼品种也被叫停无法生产了。
许魏洲和黄景瑜,作为内娱唯二因为正牌耽美剧上位的男演员,本该睥睨那些打擦边球的同行傲视群雄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上瘾》之后,他们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给CP党发糖,也只能暗戳戳偷摸来两下,和其他打擦边球的那些无异。甚至随着风向收紧,走红的起点成为了要抹去的黑点,于是CP要解绑,CP粉们不管是偏执人戏不分还是沉迷于无伤大雅的幻想,都成了危险。
这几年,两人越来越少同台,也总是回避谈到对方和《上瘾》这部剧。许魏洲总是出现在异性恋的言情甜宠剧里;而剧里直男味本来就很重的黄景瑜,后来更是在钢铁直男之路上拔足狂奔,演了好多警察、军人之类的主旋律作品硬汉角色。

其实这样的轨迹,在当年《蓝宇》之后的胡军刘烨身上,也有过。胡军后来动不动就演大哥大侠大英雄,刘烨干脆有部电影片名就叫《硬汉》,这是不是为了洗掉出身、摘掉标签而用力过猛的举动?

但至少,胡军刘烨后来还可以在《爸爸去哪儿》重聚让老CP粉鸳梦重温,胡军甚至还可以在易立竞的访谈节目里明着撑同志反歧视,这在黄景瑜许魏洲们那里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并不是责备谁的意思。环境如此,首先要在行业生存下去,要保住来之不易的位置,这些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说来说去,最后徒留一声叹息罢了。
这几年,亚洲其他地区的耽美剧正在大干快上飞速发展,且各有所长——
泰腐虽然制作常常也很粗糙,但胜在清新自然,而且到《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制作也上去了,甚至有了电影般的质感;
日腐就普遍精致多了,主打的多半是卡哇伊风格,常常会有可爱的脑洞,比如《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
韩腐兴起得比较晚,但是有他们成熟的偶像剧工业加持,只不过把异性换成同性而已,很容易就可以后来居上,比如《你的目光所及之处》;
台湾地区本来就有友同的环境,同婚合法化后耽美剧更是有了一波热潮,除了男同耽美,女同百合剧也跟上来了,质量也不差,比如《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看以上这些剧的过程中,我都很难再找到当初看《上瘾》的那种兴奋雀跃的感受了。《上瘾》再粗糙,哪怕用的明显是劣质糖精,我还是会觉得甜,还是会看得脸红心跳傻傻地笑。为啥呢?是当时的我还很天真么?是因为我终究不是耽美的受众所以很快就免疫了么?
我想更多还是因为文化认同吧。在我们最熟悉的文化背景下,让戳中我们审美点的演员,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上演一出纯纯的男男恋爱故事,放在我们最常登录的网络平台上,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圈内引起讨论。光是这些因素同时都具备,哪怕不看具体内容,就已经足够让人激动了吧。
我们还能迎来这样的激动时刻么?
肖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汤唯你就留在韩国吧,别回来了 (312人喜欢)
- 新裤子乐队庞宽自我隔离14天行为艺术鉴赏报告 (156人喜欢)
- 把《玫瑰少年》唱成这样,是周深的错吗? (1080人喜欢)
- 在刘烨、诺一之外,安娜远比你们想象的要丰富 (94人喜欢)
- 《快乐大本营》为何如此惨淡收场? (12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离校那天 503.1万次浏览
- 看展记 9717.3万次浏览
- 书籍目录拾趣 1.4万次浏览
- 那些不经意间的“Cosplay” 新话题 · 2.3万次浏览
- 我的2022年上半年总结 4.6万次浏览
- 外籍同事那些奇特且有趣的行为和习惯 新话题 · 105.3万次浏览